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甘油冷保存的角膜组织对22例(22眼)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行深角膜板层移植术。真菌性角膜溃疡16眼,病毒性角膜溃疡4眼,热烧伤引起的角膜溃疡2眼。其中角膜溃疡穿孔10眼,术中行双板层移植,前房注气。结果随访5~24个月,21眼角膜植片存活,溃疡治愈率95.45%,1眼术后原发病复发,2眼术后移植片血管化,19眼角膜半透明,视力提高。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的角膜溃疡,及时应用甘油冷保存的角膜组织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可以控制炎症,恢复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102.
上尺桡关节松解改善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尺桡关节松解改善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的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12月共收治12例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患者,男9例,女3例;左侧3例,右侧9例.患者初次治疗时平均年龄为37.7岁(27~48岁).原始损伤包括:"恐怖三联征"3例,尺骨近端骨折4例,桡骨头骨折4例,冠状突骨折1例.11例患者松解术前有手术史.受伤至松解手术时间平均9个月(6~27个月).松解术前患者前臂旋前平均17.5°(0~80°),旋后平均39.1°(0~9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56.7°(0~130°).7例采用后侧入路,3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2例采用单纯外侧入路.术中去除上尺桡关节周围增生瘢痕及骨赘,如上尺桡关节已融合,则切除中间骨桥,注意保护肱二头肌腱止点,尽量保留桡骨头,术中尽量达到旋前80°,旋后90°.术后第1天开始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并常规口服吲哚美辛预防异位骨化.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8.3个月(14~25个月)随访.松解术后患者旋前平均70.8°(60°~80°),旋后平均86.7°(70°~90°),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为157.5°(130°~170°).术后前臂旋转功能按Failla标准 [2]评定:12例患者皆为优.6例合并异位骨化患者松解术后1例复发异位骨化,7例采用后侧入路患者2例出现皮下血肿,均未做特殊处理.12例患者均未出现感染、肘关节不稳定及上尺桡关节脱位等情况.结论 对于肘部创伤后前臂旋转受限患者,术前审慎评估肘关节功能情况,术中仔细松解上尺桡关节,尽量保留桡骨头,术后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CCR7基因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干扰效果。方法以CCR7为靶基因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模板寡核苷酸,退火形成互补双链结构,再克隆至pGC-silencer-CRM30载体,构建的3条重组短发夹shRNA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pGC-silencer-CRM30-CCR7A、-CCR7B和-CCR7C。采用测序法鉴定寡核苷酸序列。将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RT-PCR法检测CCR7干扰效率。结果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的CCR7 cDNA序列相符,转染SW480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RT-PCR结果表明,pGC-silencer-CRM30-CCR7C干扰效果最强。结论靶向CCR7基因shRNA表达载体构建无误,为进一步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肠道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干扰素滴眼液联合无环岛苷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5.
航天员心理调适能力训练方法研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适宜于不同压力情境的有效心理调适方法.方法 首先在大学生群体中以压力情境和调适方法为自变量,以情绪体验、情绪生理及行为表现为因变量,进行"不同压力情境下不同调适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在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基础上筛选有效要素、整合新方法.运用在航天模拟情境进行有效性验证.最后,在航天员训练中进一步应用验证.结果 大学生群体实验结果显示,飞镖或速算压力下,想象放松都有明显降低心率的作用.而双重注意刺激只在速算压力条件下能降低心率;双重注意刺激组在飞镖竞赛压力条件下的操作水平较其他组差.演讲压力条件下,积极暗示组演讲面部表情得分显著优于其他组,资源植入具有降低主观焦虑的作用.在航天模拟情境下,想象放松显示出具有缓和焦虑和提高被试者调节能力的作用.在演讲比赛压力条件下,整合积极资源(积极想象、积极自我暗示和资源植入)组在演讲语音、语调、语速和整体表现上优于对照组.对航天员进行想象放松和整合积极资源方法训练有效性得到参训者的普遍认可.结论 想象放松能缓解压力焦虑;整合积极资源能够提升自信和演讲表现水平.  相似文献   
106.
+Gz作用下心电图QT间期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能否用QT间期来预测飞行员对+Gz应激的反应情况。方法37名空军 在人用离心机上经受峰值为4G的正向加速度作用,根据被试者对+Gz应激反应的不同,将其分成A组(反应良好组,n=18)、B组(反应亢进组,n=14)和C组(反应抑制组,n=1)。实验结束后测量+Gz作用前、中、后心电图的QTU是期和RRU是期,并对能够测量出QT间期的33人(89.2%)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Gz作用中  相似文献   
107.
干扰素滴眼液联合无环鸟苷治疗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严重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对HSK治疗药物较多,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大多疗程长,易产生耐药,效果多不理想。我科从1996年9月~1998年1月,用高浓度的干扰素滴眼液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108.
让女儿从小就树立一种竞争意识,并敢于面对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其实就等于给女儿增加了一个拼搏向上的动力,同时也等于给了女儿一个明确的前行目标,可谓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 女儿两周岁时,我们就有意让她独居一室,以培养其独立的生活能力。开始时,女儿一进自己的居室就嚷嚷怕这怕那,她睡不着觉,不准爸爸妈妈离开。有时她睡着了,小手还紧紧地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松开。对此,我们批评她不勇敢,她白眼一翻,质问道:“爸爸、妈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9.
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词语的注意偏向及习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随刺激呈现次数的增加,高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注意偏向的变化。方法:被试为大一新生,依据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得分,随机选择了得分最高的25%部分中的24人作为高焦虑组,得分最低的25%部分中的23人作为低焦虑组。实验采用点探测视觉搜索任务,以威胁性词语为刺激材料,刺激呈现8次,分析刺激每次呈现时高低焦虑组被试对威胁性词语的注意偏向。结果:当刺激首次呈现时只有高焦虑组被试的注意偏向值与0相之间差异有显著性(t=2.34,P<0.05)。方差分析显示在刺激呈现的前三次,随着刺激呈现次数的增加,只有高焦虑组被试的注意偏向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F=5.44,P<0.01.注意偏向值分别为:13.1±27.3,2.5±27.0,-10.0±27.9),对刺激呈现的后五次高低焦虑组个体的注意偏向值变化均不显著。结论:随着词语刺激呈现次数的增加,高焦虑被试对威胁性词语的注意偏向表现出习惯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在非典型肺炎疫情的不同阶段 ,北京人的应对行为、认知评价和情绪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方法 :自编《关于非典型肺炎 (SARS)的调查问卷》 ,通过E -mail和网页填写问卷的方式 ,共得到北京的有效问卷 473份 ,使用SPSS10 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面对非典型肺炎 ,北京人感到了比较多的环境压力 ,他们对非典型肺炎的信息比较关注 ,同时采取了注意个人卫生、作息习惯、出门戴口罩、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等措施进行预防 ,部分人也出现了一些储存现金和食品、过多测体温等非理性的行为。在认知上 ,人们认为应该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在非典型肺炎与人们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减少时 ,人们越来越多的体会到紧张、恐惧、愤怒、悲观、无助的负性情绪 ,兴奋、平静和麻木的情绪在随之减少。随着疫情的发展 ,人们的认知、行为和对非典型肺炎的关注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