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1.
曲马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曲马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20例ASAⅠ~Ⅱ级在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麻醉维持采用1.5%安氟醚加N2O-O2(50∶50)吸入,同时静滴10%曲马多至手术结束前 25 min.记录术前、静滴时、切皮时、切皮后 10,30 min、停止静滴、手术结束时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及曲马多的用量,另外观察患者的苏醒情况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各时点BP,HR,SpO2与术前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拔管后潮气量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部病例拔管时均无烦躁及苏醒延迟的现象.结论曲马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能保持呼吸循环的稳定,且能减轻拔管期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可行的麻醉维持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地氟醚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男27例,女17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病人44例,随机分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加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CI组)24例,地氟醚加芬太尼静吸麻醉组(DF组)20例。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3、24h应用mini—mental state(MMS)测试方法评定其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术后麻醉苏醒恢复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结果】①两组病人在相同麻醉深度下,即脑电双频指数(bispeetral index,BIS)术中维持在40~60,各时间点MM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仅在术后1h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术后3h即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h TCI组有6例(25%)、DF组有9例(42.9%)病人有明显的认知功能降低,术后3hDF组有2例(10%)病人的MMS值较低(〈28分),而TCI组所有病人认知功能已恢复。②TCI组呼吸恢复时间、听从指令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早于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2,0.03和0.02)。拔管时间,呼之睁眼时间也早于DF组,但无统计学意义。③TCI组在拔管即刻的OAAS评分高于DF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7)。④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无差异,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鼻内镜手术可引起一过性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地氟醚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相似。  相似文献   
93.
黄芪注射液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肠黏膜NO和ET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 再灌注后肠黏膜组织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32只 ,随机分成 :正常组、模型组、黄芪低剂量组 (黄芪注射液 10g·kg-1)和黄芪高剂量组 (黄芪注射液 20g·kg-1)。复制重度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动物模型 ,黄芪注射液于再灌注前静脉注入 ,造模完成后观察各组动物肠黏膜病理学变化 ,检测肠黏膜组织乳酸、一氧化氮和和内皮素含量。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 :模型组肠黏膜损伤最重 ,黄芪具有保护失血再灌注肠黏膜的作用 ,以黄芪高剂量组效果最佳 ,正常组肠黏膜正常 (P <0 .0 1)。模型组和黄芪低剂量组小肠黏膜组织乳酸含量高于黄芪高剂量组和正常组 (P <0 .0 5 )。模型组和黄芪低剂量组小肠黏膜组织NO含量低于黄芪高剂量组和正常组 (P <0 .0 1)。小肠黏膜组织ET含量以模型组最高 ,与其他 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黄芪低剂量组黏膜组织ET含量高于正常组和黄芪高剂量组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减轻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肠黏膜损害 ,可能与其减轻肠黏膜组织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四逆汤(SND)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仅作假手术处理)、模型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 h后再灌注3 h)、SND1组(SND 0.6 g/200 g大鼠灌胃3 d后手术)及SND 2组(SND 1.2 g/200 g大鼠灌胃3 d后手术)。实验时取回肠末端组织行电镜检查,并测量上皮细胞线粒体二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和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 电镜下可见对照组上皮细胞柱状排列紧密,微绒毛细长、整齐、无水肿,线粒体丰富,无肿胀;模型组细胞间隙增宽,可见大量凋亡细胞,微绒毛脱落明显,线粒体严重肿胀,嵴断裂,内质网扩张。SND1组与SND2组均可见微绒毛及上皮细胞排列基本整齐,有少量上皮细胞脱落,线粒体轻度肿胀,嵴清。线粒体体视学参数提示模型组上皮细胞单位胞浆内线粒体少,肿胀;而SND1及SND2组线粒体丰富,肿胀轻微。电镜及体视学参数均提示SND对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无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四逆汤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小肠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肠损伤的影响。 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后,随机分为3组(n=10):(1)肠缺血再灌注(I/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开放再灌注2 h;(2)迷走神经刺激(VNS)组:在夹闭前及再灌注开始均以5 V、2 ms和1 Hz强度的电能持续刺激左颈部迷走神经远端20 min;(3)假手术对照(SC)组:仅暴露腹腔,不行SMA夹闭及电刺激。颈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所有动物在再灌注2 h后处死,取小肠组织行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肠粘膜损伤程度并行改良的Chiu’s评分;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 结果:各组大鼠MAP在缺血期基本保持平稳。而在再灌注期,I/R组的MAP随时间延长明显低于SC组(P<0.05),而VNS组能明显拮抗MAP下降(P<0.05)。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I/R后肠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I/R组最为严重,而VNS组相对较轻;但两组的改良Chiu’s评分值显著高于SC组(P<0.01),VNS组的评分值明显低于I/R组(P<0.01)。I/R组血浆MDA、TNFα含量明显高于SC组和VNS组(P<0.05,P<0.01);VNS组血浆MDA含量高于SC组(P<0.05),VNS组血浆TNFα与SC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能显著减轻I/R肠粘膜结构的病理改变并使再灌注期的循环血压得到一定改善,其保护效应可能与减少脂质过氧化、下调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两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86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患者分为研究组(术中在患侧宫角和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垂体后叶素)42例和对照组(未使用垂体后叶素)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等.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1.24±22.58)min和(67.02±25.1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16±26.10)ml和(68.23±28.2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4.76%和11.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离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在患侧宫角及输卵管系膜无血管区注射,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并有降低复发率的可能,是一种安全、可靠、价廉、方便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镇静深度对区域麻醉患者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区域麻醉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浅镇静组(BIS 60~80)和深镇静组(BIS 40~60),每组16例。给药前,先予清醒听词学习,在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时,给予镇静听词学习。记录患者用药前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停药4 h后,通过加工分离程序评估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结果浅镇静组外显记忆成绩为(-0.05±0.15)分,内隐记忆成绩为(0.06±0.11)分。深镇静组外显记忆成绩为(0.04±0.10)分,内隐记忆成绩为(-0.06±0.11)分。浅镇静组内隐记忆成绩明显高于0(P0.05)。结论在右美托咪定浅镇静和深镇静状态下均可抑制外显记忆形成,但只能在深镇静时消除内隐记忆。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国人原位肝移植术中凝血弹性图(TEG)的变化及其与激活全血凝块形成时间(ACT)的相关性。方法 19例病人分为急性肝衰组(8例)与肝肿瘤组(11例),接受原位肝移植术,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无肝前(手术开始后120min,I 120)、无肝的30min(Ⅱ 30)、新肝前5min(Ⅲ-5)、新肝后5min(Ⅲ+5)、30min(Ⅲ+30)、60min(Ⅲ+60)、120min(Ⅲ+120),8个时间点,分别观察硅燥土激活的全血TEG及ACT的变化。19例病人中有6例于新肝后5min同时观察肝素酶修正后的TEG与非肝素酶修正后的TEG及ACT的变化。结果 肝衰组TEG值(r、r k、αlpha角或α、MA)的变化主要在Ⅱ+30min、Ⅲ-5min、Ⅲ+5min,肝肿瘤组TEG值(r、r k、αMA)的变化均在新肝后5min、30min、60min。与术前值相比,两组TEG值的表现为r与r k延长,α与MA减小(P<0.05、0.01)。相关研究表明,两组r k与ACT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43及0.634,P<0.01)。其中6例于新肝后5min,有肝素酶与无肝毒酶的全血TEG值差异亦显著(P<0.01),后者经静注鱼精蛋白50-75mg后,两组TE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提示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凝血紊乱主要发生在无肝期及新肝早期,TEG指标r k与ACT有相关性。肝素酶修正后的全血TEG可提示新肝期体内存在肝素化效应,需用鱼精蛋白拮抗。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比较小剂量舒芬太尼与常规剂量舒芬太尼对全麻诱导喉罩置入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常规组(A组)和低剂量组(B组).麻醉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罗库溴铵0.6mg/ks,A组给予舒芬太尼0.5μg/kg,B组给予舒芬太尼0.25μg/kg,诱导完成后置入喉罩.分别记录麻醉前(T0)、诱导完毕(T1)、喉罩置入即刻(T2)、喉罩置入后1 min(T3)、2 min(T4)、3 min(T5)、4min(T6)和5 min(T7)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并观察有无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从麻醉诱导后到置入喉罩后5 min,A组较B组心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5例患者由于心率<55次/min而静注阿托品,B组为1例.与T0相比,A组在T1、T2、T6和T7时间点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1和T2时间点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所有患者在T1和T2时点SAP、DAP、MA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SAP、DAP、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喉罩置入时,对心率的抑制作用较轻,可有效抑制喉罩置入的心血管反应,为喉罩置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价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5~275 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不夹闭;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采用夹闭SMA 6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预处理组(IPr组)夹闭SMA 10 min,再灌注10 min,余同I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 组)夹闭SMA 60 min后,再灌注30 s,缺血30 s,反复3次,再灌注60 min;缺血预处理.后处理组(IPr-IPo组)先行缺血预处理,再行缺血后处理,操作过程同IPr组和IPo组.于再灌注60 min时各组取肠粘膜组织,观察肠粘膜形态并行Chiu评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Chiu评分、MDA含量、MPO活性、血浆TNF-α与IL-6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IR组比较,IPr组、IPo组及IPr-IPo组Chiu评分、MDA含量、MPO活性、血浆TNF-α和IL-6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与IPr组和IPo组比较,IPr-IPo组Chiu评分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IPr组与IPo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较单独应用时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