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13.
0~7岁儿童1087名血铅水平及补钙驱铅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铅是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随着城市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铅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儿童是铅污染的易感人群,铅对儿童智能和行为发育有严重影响,血铅每上升0.483μmol/L,儿童智商下降6~8分。铅对儿童健康发育的危害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酒仙桥地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于2003年7~8月对辖区0~7岁散居和集居儿童进行血铅调查,同时对部分铅超标儿童进行集中补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浆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s)水平及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A desaturase,SCD)活性的变化,探讨其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6例3~6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并按性别、年龄1∶1配对的36例正常儿童。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测定其血浆脂肪酸组成,以棕榈油酸/棕榈酸(C16∶1n-7/C16∶0)比值代表SCD活性。结果:肥胖儿童血浆棕榈油酸、油酸(C18∶1n-9)、MUFA总量及SCD活性较正常儿童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儿童SCD活性与B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SCD活性及MUFAs水平升高在肥胖发生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具体情况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酒仙桥地区0—6岁散居儿童锌缺乏现状及微量元素锌与钙、铁、铜、镁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对健康体检的2122例儿童进行手指血锌与其他元素钙、铁、铜、镁含量的测定,并进行血锌与其他元素的相关分析。结果:2122例儿童中,血锌含量最低值为75.36μmol/L,最高值为227.62μmol/L,锌缺乏发生率为24.8%。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血锌与血钙和镁的Pearaon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198和0.081,P值均〈0.01。同时显示,血锌与血钙、血镁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儿童锌缺乏可导致血钙、血镁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母乳和配方奶粉喂养对婴儿机体脂肪酸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于2006年10~12月,选取北京市酒仙桥地区的正常健康婴儿80例,其中母乳喂养者40例(男25,女15)、配方奶粉喂养者40例(男23,女17)。每种喂养方式又分为3~4个月龄和8~9个月龄两个年龄组,均为20例。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母乳和婴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以及婴儿血浆进行脂肪酸测定。【结果】母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38.23±5.34)%]显著低于配方奶粉中的含量[(44.75±4.97)%](P<0.01);而母乳中n-6脂肪酸含量[(25.83±4.96)%]和n-3脂肪酸含量[(1.01±0.53)%]则较配方奶粉明显升高[(19.06±6.78)%,(0.49±0.14)%](P<0.01)。总n-6/n-3脂肪酸比值在母乳(29.75±12.30)显著低于配方奶粉(42.09±18.83)(P<0.05)。母乳和奶粉喂养对婴儿血浆脂肪酸的影响主要见于8~9个月龄,母乳喂养组血浆单不饱和脂肪酸[(18.68±4.42)%]显著低于奶粉组[(26.56±3.87)%](P<0.01),而n-6脂肪酸[(40.51±3.80)%]和n-3脂肪酸[(4.28±1.35)%]均显著高于奶粉喂养组[(34.95±3.89)%,(2.58±0.65)%](P<0.01);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n-6/n-3脂肪酸比值在母乳喂养组(10.55±3.92)要显著低于奶粉组(14.21±3.36)(P<0.01)。【结论】配方奶粉在脂肪酸组成上不同于母乳;母乳喂养能够使婴儿获取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降低机体n-6/n-3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一种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减毒活疫苗在≥50岁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确定试验疫苗的最佳接种剂量。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在3个现场招募≥50岁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分别接种1剂次高、中和低剂量(4.9、4.7和4.3lgPFU)试验疫苗以及安慰剂,检测免疫前和免疫后42d血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观察免疫后42d内不良事件/反应,分析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增长、IFNγ几何平均浓度(GMC)增长和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结果 A、B、C、D组各纳入100名受试者,免疫后血清VZV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7.00%、63.00%、74.00%、55.00%(χ2=13.82,P=0.003);免疫后与免疫前抗体GMT比值分别为6.77、4.96、7.26、3.81(F=5.20,P=0.001);免疫后与免疫前IFNγGMC比值分别为5.24、4.22、3.50、1.94(F=3.67,P=0.013);免疫后总不良事件/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00%、12.00%、1...  相似文献   
18.
处理好疫苗安全接种和延迟接种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预防接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就中国常用成人型非免疫规划疫苗延迟接种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同时做出具体接种建议,以期更好的对该类疫苗科学使用和发挥预防作用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循证医学的概念是1992年加拿大的科学家首先提出来的,由于其科学性很强。因而迅速在世界医学界推广。循证医学的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分析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定出患者的治疗措施。”如果用这种观点检查现在医院的临床工作,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关键是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