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背景: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下生长状态差异显著,因此选取一种更适合的培养基相当必要。 目的:对比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情况,并检测细胞免疫表型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 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贴块法收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T75培养瓶培养传代后,取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种入到含体积分数为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Mesen PRO RSTM培养基中,培养第1,3,5,7天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并检测其成骨及成脂肪诱导分化能力。 结果与结论:培养出的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CD29、CD31、CD34、HLA-DR。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可见胞浆中有大量红色小脂滴;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后镜下可见成骨样细胞团,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形态均匀,而其他2种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程度和形态都不如前者好。在培养传代细胞时,可优先选择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62.
背景:体外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培养体系下生长状态差异显著,因此选取一种更适合的培养基相当必要。目的:对比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3种培养基中的生长增殖情况,并检测细胞免疫表型以及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能力。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贴块法收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T75培养瓶培养传代后,取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种入到含体积分数为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Mesen PRO RSTM培养基中,培养第1,3,5,7天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并检测其成骨及成脂肪诱导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培养出的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44、CD73、CD90、CD105,不表达CD29、CD31、CD34、HLA-DR。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可见胞浆中有大量红色小脂滴;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后镜下可见成骨样细胞团,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形态均匀,而其他2种培养基中的细胞集落密集程度和形态都不如前者好。在培养传代细胞时,可优先选择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评价股骨中下段骨折不同手术入路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1999年3月至2005年5月57例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术后疗效,运用统计学方法双向无序行×列表(R×C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前外侧、外侧和后外侧三种手术入路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统计学检验三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前外侧组与外侧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前外侧组与后外侧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外侧与后外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前外侧入路对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有显著影响,外侧及后外侧入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选择.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分析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尿沉渣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选取30例正常人,纳入观察组。2组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尿沉渣,统计并分析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7、17、9p21染色体畸变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探针敏感性为36.67%,7探针敏感性为43.33%,17探针敏感性为40%,9p16探针敏感性为50%,4组合用探针敏感性为70%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尿沉渣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6.
我院 1 985年 6月~ 2 0 0 0年 9月采用冲压机式碎石器治疗膀胱结石 84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4例均为男性 ,年龄 1 6~ 62岁 ,平均 38 6岁。其中后尿道结石推入膀胱 8例 ,膀胱结石并上尿路结石 2 4例 ,膀胱结石并前列腺增生症 6例 ,多发性膀胱结石 1 7例。结石最小 0 .8cm× 0 .6cm× 0 .5cm ,最大 3 .5cm× 3 .0cm× 2 .0cm。全部患者无尿道梗阻和 (或 )出血性疾病。1 2 治疗方法 采用日本产Mauer mayer碎石器 ,其结构包括一个带中枢开关的金属外鞘、闭孔器、一个调…  相似文献   
67.
68.
高博  魏东  刘伟倩  郭留雄  李守宾  肖贺龙  刘俊江 《中草药》2019,50(14):3409-3412
目的探讨癃清片辅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8~40岁的急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抗菌药物联合癃清片(6片/次,每天3次)治疗,治疗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记录疼痛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对患者精液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14 d后单纯显效28例,单纯有效12例,无效0例,显效率70.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14d后单纯显效19例,单纯有效18例,无效3例,显效率47.5%,总有效率92.5%;试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精子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精子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浓度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试验组精子总活力、正常形态精子率、精子浓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时间(51.0±28.5)h短于对照组的(70.0±23.5)h,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个月复查阴囊彩超,试验组阴囊彩超提示附睾结节形成5例,对照组阴囊彩超提示附睾结节形成9例。结论癃清片辅助治疗急性附睾炎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炎症减退等,且对精液质量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 TIP30/ CC3基因的相关表达以及表达的意义。方法收集于2010至2014年存有的完整临床以及病理资料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存档蜡块50例以及癌旁组织50例,通过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存档蜡块以及50例癌旁组织进行相应的检测,分析其中的 TIP30/CC3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分析 TIP30/ CC3基因和患者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特征以及临床特点的相关联系,同时对TIP30/ CC3基因的相关表达进行相应的定量分析,对患者的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以及癌旁组织中的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进行对比。结果 TIP30/ CC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现出一种低表达状态,但在患者的癌旁组织中呈现出高表达状态。癌旁组织中 TIP30/ CC3的平均光密度以及阳性面积率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时 TIP30/ CC3基因和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临床的 UICC 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作为一种抑癌基因,TIP30/ CC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低表达情况极有可能促进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以及发展,在临床对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治疗以及预防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过程中需要关注 TIP30/ CC3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评价既往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试验为多中心、非随机、开放、单组治疗达标研究,包括2周筛选期、4周导入期和16周治疗期.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每日两次BIAsp30注射联合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收集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293例患者(男154,女139)入选,平均年龄(54.0±9.6)岁,平均糖尿病病程(8.54±5.49)年,平均体重指数(24.89±3.28)kg/m2,HbA1c 8.16%±0.89%,122例既往使用基础胰岛素类似物,169例使用人中效胰岛素.经16周的治疗,平均HbA1C降幅达1.30%±0.96%(P<0.01);HbA1C达到<7.0%和≤6.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0.4%和38.9%.患者8点血糖谱各点血糖值均有显著降低(P<0.01),8点血糖均值由基线时的(10.53±2.58)mmol/L降至(7.79±1.58)mmol/L(P<0.01),降幅为2.76 mmol/L.早餐和晚餐后血糖增幅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1.73 mmol/L(P<0.01)和1.28 mmol/L(P<0.01),而午餐后的血糖增幅未发现显著性降低(-0.09 mmol/L,P=0.734 5).研究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和重度低血糖事件报告,总体低血糖发生率为2.68例/患者年;患者体重平均增加(0.76±0.14)kg(P<0.01).结论 BIAsp30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基础胰岛素联合OAD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