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及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血脂浓度的临床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确定其大小、范围、表面形态、病变性质 ,酶法测定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最高 (6 8.4 % ) ,脑梗死组次之 (5 5 .3% ) ,高血压组更低 (40 .9% ) ,正常人组最低 (19.0 % )。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组与无颈动脉粥样斑块组相比 ,血清TC、LDL C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超声可以监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存在 ,并可以估计脑梗死的预后及预报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TC、LDL C相关。  相似文献   
132.
C反应蛋白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按CRP水平分为高CRP组213例,低水平CRP对照组202例,分析两组各心血管危险因子;分别以危险因子:性别(女/男)、吸烟(吸烟/不吸烟)、糖尿病(糖尿病/非糖尿病)、体重指数(BMI)(超重/正常)、血脂(异常/正常)、血压(高血压/正常)为切入点分析与高CRP的相关性。结果高CRP组各危险因子参数均比低水平CRP对照组异常明显(P<0.05),相关分析高CRP与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女性性别、高血压、吸烟相关联。结论CRP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子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建立亚细胞组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探讨阿德福韦(ADV, adefovir)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损伤的机制以及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抑制剂对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利用免疫磁性分离法分离亚细胞组分,利用液质联用仪(LC-MS/MS)测定亚细胞组分中的ADV的浓度,利用realtimePCR测定线粒体DNA(mtDNA)的相对含量。结果 HK-2细胞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为12.5±3.8 ng/mL,显著高于细胞核组分中ADV含量2.3±1.7ng/mL, 经Mdivi-1预处理的线粒体组分中ADV含量显著降低,而细胞核中组分无影响(P<0.05)。ADV干预后mtDNA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而Mdivi-1可逆转这一变化。结论 ADV主要分布在HK-2细胞线粒体中;ADV对mtDNA明显抑制作用;线粒体动力学蛋白drp1可逆转ADV对HK-2细胞mtDNA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刘伟英  钟金花  陈丽坤 《医疗装备》2023,(17):114-115+118
目的 探讨便携式吸痰器在急诊内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需要院内转运的急诊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吸痰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转运中途对照组采用50 ml注射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的方式吸痰,观察组采用便携式吸痰器吸痰。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单次吸痰时间、单次痰液量、耐受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吸痰前,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两组MAP、HR、RR、PaCO2均低于吸痰前,PaO2、SpO2均高于吸痰前,且观察组MAP、HR、RR、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次吸痰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