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43篇 |
免费 | 872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5篇 |
儿科学 | 77篇 |
妇产科学 | 69篇 |
基础医学 | 612篇 |
口腔科学 | 124篇 |
临床医学 | 2542篇 |
内科学 | 1322篇 |
皮肤病学 | 85篇 |
神经病学 | 140篇 |
特种医学 | 37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664篇 |
综合类 | 3785篇 |
预防医学 | 1731篇 |
眼科学 | 125篇 |
药学 | 1572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413篇 |
肿瘤学 | 3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1篇 |
2023年 | 363篇 |
2022年 | 391篇 |
2021年 | 536篇 |
2020年 | 478篇 |
2019年 | 388篇 |
2018年 | 388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338篇 |
2015年 | 348篇 |
2014年 | 722篇 |
2013年 | 744篇 |
2012年 | 871篇 |
2011年 | 954篇 |
2010年 | 887篇 |
2009年 | 750篇 |
2008年 | 736篇 |
2007年 | 723篇 |
2006年 | 608篇 |
2005年 | 653篇 |
2004年 | 552篇 |
2003年 | 472篇 |
2002年 | 354篇 |
2001年 | 338篇 |
2000年 | 295篇 |
1999年 | 215篇 |
1998年 | 199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202篇 |
1995年 | 166篇 |
1994年 | 156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62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泽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综合征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燕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6):24-24
泽泻汤加味治疗美尼尔综合征63例吴春燕(安徽省贵池市中医院247100)关键词:泽泻汤;美尼尔综合征1临床资料63例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44例,年龄20岁~72岁,病程5天~7年。诊断依据:有典型的眩晕症状,如坐舟车,旋转难停,姿势改变时加重... 相似文献
93.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餐具消毒管理,预防肠道传染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们对2004~2006年南京市秦淮区餐饮单位的餐具消毒及卫生状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为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2006年7~9月,对南京市秦淮区辖区内的熟肉制品进行了抽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多药耐药基因相关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糖蛋白(P-gp)、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9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4例肝硬化组织及13例正常肝组织中P-gp、Topo-II、GST-π的表达。结果肝癌组三者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组(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之间两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p表达与肿瘤Edmondson分级呈负相关;Topo-II表达则与Edmondson分级和转移呈正相关。P-gp、Topo-II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肝癌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gp、Topo-II、GST-π的表达有助于临床判断肝癌对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 相似文献
96.
97.
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方案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组 (治疗组 ) 132例 ,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89例 ;疗效判定依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 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项目制定。结果 (1)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2 )治疗开始的时间≤ 48小时与 >48小时者的疗效比较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3)对治疗组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结论 颈动脉加压注射尿激酶治疗缺血性脑梗死 ,提高了缺血区药物浓度 ,克服了全身用药所致的高费用低疗效 ,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方法 ,降低了致残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8.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