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31篇 |
免费 | 885篇 |
国内免费 | 3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5篇 |
儿科学 | 77篇 |
妇产科学 | 69篇 |
基础医学 | 613篇 |
口腔科学 | 124篇 |
临床医学 | 2542篇 |
内科学 | 1321篇 |
皮肤病学 | 85篇 |
神经病学 | 140篇 |
特种医学 | 37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664篇 |
综合类 | 3783篇 |
预防医学 | 1731篇 |
眼科学 | 125篇 |
药学 | 1572篇 |
20篇 | |
中国医学 | 1413篇 |
肿瘤学 | 30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8篇 |
2023年 | 363篇 |
2022年 | 391篇 |
2021年 | 536篇 |
2020年 | 478篇 |
2019年 | 388篇 |
2018年 | 388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338篇 |
2015年 | 348篇 |
2014年 | 722篇 |
2013年 | 744篇 |
2012年 | 871篇 |
2011年 | 954篇 |
2010年 | 887篇 |
2009年 | 750篇 |
2008年 | 736篇 |
2007年 | 723篇 |
2006年 | 608篇 |
2005年 | 653篇 |
2004年 | 552篇 |
2003年 | 472篇 |
2002年 | 354篇 |
2001年 | 338篇 |
2000年 | 295篇 |
1999年 | 215篇 |
1998年 | 199篇 |
1997年 | 148篇 |
1996年 | 202篇 |
1995年 | 166篇 |
1994年 | 156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09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63篇 |
1988年 | 36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62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患者女,23岁。闲“血便3h”于2013年8月13日入院。患者诉无明显诱因下出现3次排血便,不成形,呈暗红色,量1500—2000ml,一过性晕厥3次,每次持续约3~5s,伴头晕,无明显腹痛,无恶心呕吐和呕血。既往有阑尾切除史。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78次/min,血压99/65mmHg, 相似文献
14.
利用(VMG)肌声图技术连续监测10名男同学在做手持哑铃负重弯举与侧平举两组动作的原动肌与协同肌的声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循环动作中,原动肌比协同肌的运动时间长,并且原动肌比协同肌运动声谱强度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囊肾保留原肾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症状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多囊肾保留原肾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肾移植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腰部胀痛、腹胀及高血压,26例有血尿病史,19例术前有肉眼血尿;术后早期所有患者腰部胀痛、腹胀症状缓解不明显;7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18例患者口服降压药剂量逐渐减少,余7例患者术后1个月内降压药物剂量未减;6例患者术后3d内尿色转为正常,19例术前有血尿病史的患者移植术后血尿逐渐减轻,持续1~2周后消失,7例患者在移植术后5~10周内肉眼血尿反复,5例伴有低热,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多囊肾保留原肾肾移植与由其他原发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的移植术后护理相比有其特殊性。认为多囊肾保留原肾肾移植术后除了应做好普通肾移植术后的相关护理之外,应加强对腰痛、腹胀、高血压、血尿等原多囊肾伴随症状的观察与护理,且加强术后的活动、饮食、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手术是一种有创性的医疗手段,其后果与手术的效果、并发症的发生及康复时间等均有很大的关系,给面临手术的病人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等[1].2004年1月-2007年1月我科收治青光眼病人86例,入院及术前1d进行心理调查,分析护理干预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达到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注射法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学法是先课堂讲授,再到实验室进行训练,这种方式造成了理论与技术相脱节,学生不能即学即练,加之演示视野窄,学生不能真正看清每一动作细节,以至学生在练习时不会定位,不敢进针,产生恐惧心理。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注射法教学,把注射部位的神经、血管与肌肉的解剖关系制成动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清晰地展示注射部位与解剖之间的关系,从而阐述注射部位选择的重要性,同时将注射过程进行分解,尤其是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9.
邵春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9):3287-3289
目的探讨FOCUS-PDCA程序在提高低血小板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规范该类患者护理流程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选取实施FOCUS-PDCA程序的60例低血小板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实施传统护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绝对卧床依从率,并于患者出院前1 d采取我科自行设计的低血小板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CS)评估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绝对卧床依从率为91.67%(55/60),对照组患者绝对卧床依从率为76.67%(46/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评分、GS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CUS-PDCA程序可显著提高低血小板患者绝对卧床依从性,有效增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自我效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肾虚哮喘与哮喘易感人群基因表达谱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小儿肾虚哮喘与哮喘易感人群基因表达谱的相关性,指导中医宏观辨证及治疗用药。方法:选取符合肾虚哮喘诊断的小儿进行其家系ACE基因和FcεRI-β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对于ACE的插入/缺失多态性,哮喘家系的DD基因型频率为15.8%,明显高于正常人的6%。对于FcεRI-β基因的RFLP多态性,不论是基因型频率还是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若联合两个基因进行连锁分析,然后对各基因型频率进行统计学处理,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儿肾虚哮喘与这两个基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