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结合收治的3例飞行人员的临床资料及复习文献,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医学鉴定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名患者在26~29岁间出现症状,较长时间诊断不明确,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血管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接受血管重建手术的197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外科手术77例,血管腔内治疗82例,杂交手术38例.探讨3种血管重建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结果 外科手术成功率97.4%(75/77),腔内治疗90.24%(74/82),杂交手术81.58%(31/38).随访2~112个月,平均随访46个月,随诊率71%(164/197).远期通畅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57%和51%)高丁腔内治疗(48%和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通畅率在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中杂交手术(54%、26%、28%)明显高于其他方法(48%、23%).并发症在主髂和股腘动脉中外科手术(31%、12%)明显高于血管腔内治疗(31%、11%),在多节段病变(36%)明显高于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12%、15%).外科手术对于主髂和多节段动脉病变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分别为1.5%、2.0%,其他部位病变为0%;血管腔内治疗和杂交手术均为0%.结论 对于主髂和股腘动脉,外科于术是长段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是短段非闭塞性病变的首选.杂交手术对多节段病变和动脉狭窄并血栓形成更具优势.对于膝下病变,血管腔内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但远期通畅率不佳.  相似文献   
25.
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以提高保肛治疗下段直肠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375例直肠癌行保肛治疗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直肠癌保肛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1~60个月,平均37个月,3年生存率75.77%,死亡79例。术后吻合口漏14例,占3.73%;吻合口狭窄37例,占9.87%;吻合口出血13例,占3.47%。吻合口复发25例。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是影响保肛治疗术后吻合口漏的主要因素。(P=0.017);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P=0.040)和患者年龄(P=0.041)是影响吻合口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肿瘤下缘距齿状线距离和患者年龄是影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重要因素。严格选择保肛治疗适应证,规范的手术操作和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防治并发症和复发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6.
凌平  龚昆梅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8):38-38,4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为临床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MAP经综合治疗后,100%治愈,无一例转为重症,平均住院时间13d。18例重症患者中,保守治疗5例,治愈4例,死亡1例;外科手术治疗13例,治愈11例,死亡2例。结论轻型急性胰腺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疗效确切,而对于重症胰腺炎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视病情的轻重决定手术的时机,可望有效降低该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7.
人胎儿脑细胞核T3及其受体的个体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对胎儿脑细胞核T_3及其受体的个体发生进行的系统研究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1)胎儿的大、小脑细胞核受体对T_3的亲和常数(Ka)值不因脑区不同或发育阶段不同而有显著差别;(2)胎儿大、小脑细胞核T_3受体的最大结合容量(MBC)值有所不同,但均随孕龄增加而增高,且各呈线性相关;(3)胎儿脑细胞核内源T_3含量(总量及受体结合形式者)随发育而增高,且与受体MBC值的增长显著相关;(4)受体占位率不随发育而改变。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腹股沟复发疝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21例临床资料。 结果:21例复发疝均成功完成TAPP手术,无中转手术。术后2例出现尿潴留(9.5%),1例出现阴囊少量积液(4.8%)。术后均2~3 d出院,随访6~24个月,无1例复发。 结论:TAPP安全有效;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于复发疝。  相似文献   
29.
凌平  陈复仁 《重庆医学》1995,24(6):349-350
腰—腹腔分流术(Lumboperitoneal shunts-LPS)国内文献较少报道。1986年10月—1993年10月,我们采用简易经皮LPS共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大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2年收治的60例老年大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0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手术51例,占85.0%;5例行短路手术,占8.3%;4例行单纯造口术,占6.7%。本组患者术后5例出现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腹腔感染10例,1例吻合口漏,2例死亡,死亡率为3.3%。本组60例患者中,除2例死亡的患者外,均顺利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是解决大肠癌性肠梗阻的有效的治疗方式,加强围术期的处理对老年癌性肠梗阻术后恢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