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颅内动脉瘤的CTA术前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评价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的术前诊断价值及对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容积显示技术(VRT)作用的比较.材料和方法:对36例CT平扫怀疑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初选27例动脉瘤患者分别进行MIP、SSD及VRT成像,观察动脉瘤的部位、形态、生长方向及载瘤动脉;进行瘤体大小及瘤颈宽度的测量,部分病例与术中结果比较.结果:27例动脉瘤患者中,动脉瘤大小:5~60mm.瘤颈呈蒂状(颈宽<10mm)18例、宽颈(颈宽≥10mm)9例.载瘤动脉分别为:大脑中动脉(12例)、大脑前交通动脉(7例)、颈内动脉虹吸部(6例)、基底动脉(2例).蒂状窄颈动脉瘤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1例瘤颈宽为10mm手术后患者所在中动脉闭塞,脑组织缺血性梗死,9例均放弃手术.结论:CTA可作为动脉瘤的有效术前筛选诊断,可作为神经外科医师手术前的重要指导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2.
慢性丘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近 50年来 ,利用立体定向外科方法治疗各种震颤和运动障碍性疾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经过对不同靶点的探索和研究 ,目前认为丘脑的腹中间核( Vim)核、苍白球腹后外侧部 ( PVP)以及丘脑底核( STN)是治疗帕金森病理想靶点。随着近年来神经影像学及微电极记录等电生理技术的快速发展 ,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和苍白球毁损术的定位更加精确 ,毁损灶趋向更小 ,而控制震颤和肌僵直的效果更好。尽管如此 ,根据国内外大宗资料报道 ,其毁损手术后造成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感觉缺失、言语障碍、视野缺损等达 2 %~ 2 5% [1~ 7]。自从 1…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5月至2010年4月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1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比较肿瘤大小对患者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107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101例(87.07%),术后1周根据House-Brackma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对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显示Ⅰ、Ⅱ级89例(76.72%),Ⅲ、Ⅳ级13例(11.21%),Ⅴ、Ⅵ级14例(12.07%).患者出院后随访3~12个月,近期并发症主要为-过性声嘶、饮水呛咳(16例)和患侧单纯性疱疹(20例);远期并发症主要为听力丧失(83例)、永久性面瘫(23例);肿瘤直径>5 cm患者近期并发症中声嘶、饮水呛咳和患侧单纯性疱疹发生率较直径3~5 cm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熟悉手术入路相关临床解剖、积累手术经验、肿瘤大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large acoustic neuromas performed surgery via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 under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and the prevention of postsurgical complication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patients with large acoustic neurom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6 to April 2010, were performed surgery via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 under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clinical data and follow-up data (3-12 month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umor dimension on short-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fter the surgery were compared.Results Total tumor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107 patients, subtotal resection in 7 patients, and partial resection in 2 patient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facial nerve was preserved anatomically in 101 patients (87.07%); and the functional valuation of facial nerve according to postoperative House-Brackman showed 89 patients (76.72%) in grade Ⅰ-Ⅱ, 13 patients (11.21%) in gradeⅢ-Ⅳ and 14 patients (12.07%) in grade Ⅴ-Ⅵ. Short-term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hoarse voice in 16 patients and herpes catarrhalis of injured side in 20 patients. Long-term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loss of hearing (n=83) and permanent facial paralysis (n=23). Patients with tumor dimension larger than 5 cm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incidence of short-term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an those within 3-5 cm (P< 0.05). No patient died. Conclusion The keys to avoiding the complications are to master the clinical anatomy of the approach, accumulate surgical experiences, preoperatively study the individual imaging and clinical data, and use intraoperative nerve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34.
苍白球内侧部毁损术中靶点的综合定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综合定位法在苍白球内侧部(Gpi)毁损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9例Gpi毁损术中的靶点综合性定位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先根据Shaltenbrand图谱和姚家庆图谱,确定一个标准的Gpi坐标,X=18 mm, Y=2 mm, Z=-6 mm,再通过MRI定位扫描、粗电极刺激和微电极记录三种方法对标准靶点坐标进行三次修改.最后,在对靶点进行试验性毁损后,制作永久性Gpi毁损灶.结果第一次标准靶点修改例数为50例,修改范围:x=0~4 mm,y=1~2 mm,z=0~3 mm;第二次修改例数为18例,修改范围:x=1~3 mm,y=1~1.5 mm,z=1~1.5 mm;第三次修改例数为9例,修改范围:x=0.5~1 mm,y=0.5mm,z=0.5~1.5 mm,而且大多数仅在z轴上进行修改.所有病例均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结论最大限度地利用MRI定位扫描和粗电极刺激所获得的信息,是Gpi毁损术中靶点定位的基本方法,微电极记录技术是靶点Gpi定位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5.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125例面肌痉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25例HFS患者行乙状窦后入路面神经根MVD,手术时经绒球小叶显露面神经脑干段,仔细找寻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离开面神经,在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棉固定。结果术中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3例,小脑后下动脉34例,椎基动脉6例,椎基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小脑前下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共同压迫22例。术后随访4年,全部病例抽搐完全消失,有效率为100%。1例术后出现面瘫(0.8%),经针灸、理疗、药物治疗后仍有轻微的面瘫(House-Brackmann评分II级);3例出现迟发性面瘫(2.4%),经针灸、理疗、药物治疗后均完全恢复;1例出现咽部不适(0.8%)。无脑脊液漏及死亡病例。结论MVD是HFS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不遗漏责任血管,在血管与脑干间恰当的放置Teflon棉,使责任血管远离面神经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6.
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经历了苍白球毁损术,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苍白球毁损术的复兴。深部电刺激术的出现,使得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向着丘脑底核刺激的方向发展,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病的疾病症状:震颤、僵直、运动缓慢、异动症及中线症状均有益。靶点的定位方法最初标准脑图谱法、微电极记录术的引入,使得靶点的定位进入细胞水平,高场强核磁共振的出现,使得靶点的定位更加直观和个体化。  相似文献   
37.
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对免脑毁损灶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对免脑组织毁损灶形成,以了解毁损灶的形成大小与时间、温度的关系以及温控热凝射频仪相关性能.方法利用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和外裸长4mm、直径1.6mm热敏电极,对70只成年兔脑组织进行温控热凝毁损实验,测量毁损灶的大小以及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单极毁损灶为类圆形,在70℃时,随着时间的延长从30秒、60秒、90秒,坏死灶直径分别为3.4±0.3mm、5.2±0.4mm、5.8±0.2mm;75℃毁损时间为30秒、60秒、90秒,毁损坏死灶分别为3.7±0.4mm、5.7±0.3mm、6.5±0.5mm,呈逐渐增大;而在45℃时,不管如何延长毁损时间,均不能造成大范围坏死区.因此,45℃以下,可作为可逆性毁损时选择的温度.在电极直径大小不变时,在一定时间内毁损形成的范围与温度、时间呈正相关,但当温度达到75℃时,不管如何延长时间,毁损灶达到一定范围后就不再扩大,再增加温度,对毁损灶的影响亦不大.结论ASA-601TS型温控热凝射频仪,对兔脑组织毁损灶形成是可靠和安全的.在温度达70℃或75℃,持续60秒以上,可作一直径为6~6.5mm的毁损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微侵袭理念在癫痫型脑囊虫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138例癫痫型脑囊虫病.在CT或MRI或导航下精确选择人颅点,采取直径为2.5cm环钻开颅,在显微镜下,运用微侵袭理念,垂直切开皮质.完整取出脑囊虫。结果 138例癫痫型脑囊虫病均完整取出.无手术死亡,无手术新增加神经功能缺失。原肌力下降18例,有17例恢复正常,原感觉减退11例.完全恢复正常,语音障碍9例,也完全恢复正常。癫痫完全控制而且不需要服药135例,仅3例需口服抗癫痫药物才能控制癫痫。结论 运用微侵袭理念摘除脑囊虫病,可以控制癫痫发作,保全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9.
影响立体定向活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立体定向活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年12月至2000年6月间我科收治并行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的156例病例。患者年龄6-72岁,平均45.5岁,其中男89例,女67例;病灶位于鞍区5例,基底节区33例,松果松区46例,中脑2例,侧脑室壁2例,三脑室底部2例,额叶深部28例,颞叶9例,顶枕叶6例,多发性病灶23例。手术采用Leksell-G型定向仪和1.0TMR机(Siemens)。所有靶点活检均采用Sedan侧方开口活检针,标本立即行快速冰冻病检。结果:病理诊断阳性97.4%(152例),其中低级别星型胶质瘤24例,高级别星型胶质瘤28例,室管膜瘤2例,转移瘤33例,感染性病灶29例,生殖细胞瘤31例,松果体母细胞瘤2例,垂体腺瘤1例,淋巴瘤2例,阴性4例。活检出血2例。术中癫痫发作1例,并发症发生率1.9%。全组病例无死亡。结论:影像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术是一种安全、定位精确、高诊断率的微侵袭性脑深部疑难病变定位诊断方法。其影响因素包括影像定位技术、 靶点及活检通道选择、活检器械选择、并发症防治等。  相似文献   
40.
丘脑底核高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脑深部刺激(DBS)对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观察术中丘脑底核(STN)刺激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效果及对语言的影响,探讨植入刺激电极的最佳位置。方法:17例帕金森病患者,利用MRI及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其靶点:X=11mm,Y=-1mm,Z=-7mm。术中予以高频刺激(频率为150Hz,脉宽为150μz,脉宽为150μs,电压自0.5V开始,逐渐增至6-8V);其中有2例进行了STN电极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术后随访6-8月,结果:17例术中刺激发现,STN中上部是其刺激、改善病人症状的最佳位置,而电极过深及过外则易引起言语障碍,2例永久性植入慢性电刺激经随访观察对肌僵直的控制非常满意,对运动缓慢有明显改善,并减少美多巴的服药量,UPDRS运动评分下降50%。结论: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是PD慢性刺激的最理想靶点,其中上部是刺激效果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