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医话三则     
证有常有变必须通权达变患儿,男,1岁半,1980年5月30日诊,由父陈×民代诉:出生后十个月发现患儿不能站立,乃至各地治疗,经诊断有为脊椎结核,有为大脑发育不全,治疗罔效。嗣由中医服药  相似文献   
12.
骨槽风一名穿腮毒,患于腮颊部的牙床之间.由于罹患后,常历久不愈,或愈后易致面部残损之故,更属外科重症之一.古人对本疾患的致病之因,大致可分为二:一、如陈实功曰:"得于郁怒伤肝,致筋骨强急;思虑伤脾,致肌肉腐烂;膏梁厚味,致脓多臭秽."高锦庭曰:"忧愁思虑,惊恐悲伤,以致气血凝滞,或由风寒袭入,筋骨邪毒交生."高梅溪曰:"太阳受病,结于大肠之间,邪毒交生,灌于经络之内."综上所述,有为七情郁结,肝脾受伤,以致筋骨紧急,肌肉腐  相似文献   
13.
“灸”是祖国医学中的一种独特疗法,根据古人“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经验,灸疗的作用是值得重视与研究的。外科的灸疗作用外科大成云:“灸乃开结破硬之法,盖火性畅达,引撥内毒,有路而发外也”,这是外科应用灸疗的主要原则。凡属阳症初起,由于散寒凝滞;大都坚肿不痛,灸疗的作用,是使用阴凝开散,内毒引发于  相似文献   
14.
虚劳包括现代医学上所称的“结核病”。虽然在医药科学发达的今天,在治疗结核病来说,还是比较薄弱和不能满意的。因之,对之不断的研究,实是目前医务界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在祖国医学遗产中。有关虚劳的论著,也和其他疾病一样,是有着悠久的历史记载和丰富的内容,足供我们去研究和发掘。就笔者所见,除“十药神书”以外,比较全面的专著,则首推“何氏心传”。何氏心传是年代较近的虚劳专书,为江南世医北簳山一支的何嗣宗所著,经其子何王槇校订的一本家  相似文献   
15.
疗毒流窜(疗疮走黄)的发生,一般由于毒邪熾甚或治疗不慎及护理失当等原因所引起。在临床上表現,大致有下列几种:1.头眩眼花,恶心呕吐,局部肿势散漫,流水无脓,体温在39℃以上;2.神昏痙厥,高热不解,体温在40℃以上,局部干涸黑陷;3.热势稽留,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患者王××,女,55岁,病历(仁)9574号,9月2日初诊。患者于五天前左手小指患生疖瘰一粒,自行将脓头挑破,挤出血水少许,当晚肿势扩大,麻痒微痛。在8月30日经外科医治,进行切开扩创处理。当日傍晚,即有高热不解,局部肿势更甚.翌日又至原医处复诊,内服处方:  相似文献   
17.
三黄琥珀膏是外科去腐、拔毒的一种软膏型敷药,适用于一般溃疡的拔毒阶段。经笔者按法制成,在临床上应用了二年多的时间,认为本方确有显著功用。它的应用范围,就观察所及,对脑疽、发背、疔疮,蟮拱头以及一切属于阳症的溃疡,均能迅速达到腐去、新生的要求。远年膁疮,色黑、腐顽、秽臭的,敷用以后,可使肉芽红活而有愈合的功效。尤其是本方药物不多,成本不高,疗效好,制法简单,符合“好、快、省”的原则与优点。方剂组成:黄连一钱半,黄柏一两,黄芩一两,广丹一两三钱,沥青一两,黄蜡六钱;麻油一斤。制法:以黄连、黄柏、黄芩浸入麻油内,按照夏三、冬七,春、秋五日的漫法,使药物浸透为度。然后置入铜锅内煎熬焦枯,用五层纱布过滤、去渣,再行煮沸。先入黄蜡溶化,再加入沥青搅匀后,俟油沸出白烟时,徐徐加入广丹,随放、随用水棍不停搅之,至药油成为黑色,离火、冷定,即成为琥珀色软膏。用时,以纱布摊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结局的影响证据尚不充分,本研究旨在探讨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北京大学援鄂国家医疗队于2020年1月29日至2020年3月10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治的COVID-19患者。鼻咽拭子标本检测COVID-19病毒核酸阳性以及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和/或冠心病为纳入标准,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COVID-19患者发生病死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有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存活患者81例,病死患者13例,平均年龄 66.7 岁。入院生命体征:与存活组患者相比,病死组患者基础心率较快(103.2次/min vs. 88.4次/min, P=0.004), 呼吸急促(29.0次/min vs. 20.0次/min, P<0.001)。血常规提示:病死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高(9.2×109/L vs. 3.8×109/L, P<0.001),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0.5×109/L vs. 1.1×109/L, P<0.001)。心肌损伤标记物提示:病死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3.2 μg/L vs. 0.8 μg/L, P<0.001)、高敏肌钙蛋白Ⅰ (high 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Ⅰ,hs-cTNⅠ; 217.2 ng/L vs. 4.9 ng/L, P<0.00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945.0 μg/L vs. 154.0 μg/L, P <0.001)较高。炎症因子提示:病死组患者铁蛋白(770.2 μg/L vs. 622.8 μg/L, P =0.050)、白细胞介素-2受体(interleukin-2 recepter,IL-2R;1 586.0 U/mL vs. 694.0 U/mL, P <0.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82.3 ng/L vs. 13.0 ng/L, P <0.001)、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 9.8 ng/L vs. 5.0 ng/L, P <0.001)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1.11, 95%CI =1.03~1.19, P =0.026)、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OR=0.85, 95% CI =0.72~0.99, P =0.041)、IL-10异常(>9.1 ng/L;OR=101.93, 95%CI =4.74~2190.71, P =0.003)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淋巴细胞计数低、发生心肌损伤、IL-2R、IL-6、IL-10指标异常升高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相关因素;高龄、不吸氧血氧饱和度低、IL-10异常(>9.1 ng/L)是COVID-19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对比分析研究分期杂交技术(staged-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Staged-HCR)与微创双侧胸廓内动脉(bilateral 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BITA)全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7年2月,70名患者接受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血管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应用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MIDCAB)行左侧胸廓内动脉至冠状动脉前降支搭桥、结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非前降支血管病变的Staged-HCR组患者40名;应用微创BITA旁路移植术治疗患者30名。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血液制品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以及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两种微创方法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按计划接受微创搭桥治疗。在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Staged-HCR组(11.2±8.7) h,微创BITA组(18.3±9.1) h, P=0.013]、监护室停留时间[Staged-HCR组(26.29±4.05) h,微创BITA组(44.74±28.75) h,P=0.022]以及累计伤口引流量[Staged HCR组(695.57±250.46) mL,微创BITA组(1103.26±547.44)mL,P=0.03]方面,Staged-HCR技术更有优势。术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种方法均取得较高的移植血管通畅率,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术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结论:Staged-HCR技术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一种微创方法,在治疗存在右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再血管化方面有优势;微创BITA全动脉化旁路移植手术具备更优异的远期通畅率,且适用于不能耐受PCI治疗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本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