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抗疟药硝喹毒性作用的观察和安全剂量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我们实验证明硝喹(Nitroquine)醋酸盐(CL_(679))对鼠疟(P.berghei)、鸡疟(P.gallinaceum)和食蟹猴疟(P.cynomolgi)均有较高的疗效。对被鸡疟子孢子感染的鸡有一定的病因性预防作用,并初步证明对猴疟有根治作用,对鸡疟、食蟹猴疟、人间日疟和恶性疟的孢子增殖有较强的阻断作用。为向临床应用过渡,又进行了动物实验,观察此药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并确定其安全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酚氧化酶 (phenoloxidase,PO)与疟原虫卵囊黑化的关系。 [方法 ]以斯氏按蚊 /约氏疟原虫为模型 ,对 4组斯氏按蚊 (不吸血组、吸正常血组、吸感染血组和硝喹组 )血淋巴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和凝胶图像分析 ,检测单酚氧化酶 (monophenoloxidase ,MPO)和二酚氧化酶 (diphenoloxidase,DPO)活性。 [结果 ]吸正常血组和不吸血组蚊血淋巴中MPO及o DPO活性无明显差异 ;与吸正常血组或不吸血组相比 ,感染组MPO及o DPO活性无明显变化 ,但用药组d1 0 则显著增加 ,d1 5 显著降低。 [结论 ]斯氏按蚊血淋巴中PO活性变化与约氏疟原虫卵囊黑化在时间上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斯氏按蚊血淋巴前酚氧化酶与疟原虫卵囊黑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斯氏按蚊分吸糖水组、吸正常小白鼠血组、吸约氏疟原虫感染血组和吸硝喹糖水组 ,挤压法收集雌斯氏按蚊血淋巴 ,解剖后取吸硝喹糖水蚊第 1、2和 3天斯氏按蚊中肠 ,超声提取中肠蛋白 ,Bradford法检测血淋巴总蛋白浓度 ,继而对血淋巴和中肠蛋白进行SDS -PAGE ,Western印迹电转移后检测前酚氧化酶。结果 四组血淋巴前酚氧化酶和用药后中肠前酚氧化酶均呈现一条阳性蛋白带 ,分子量分别均约 6 6kDa,与吸糖水组比较 ,吸正常小白鼠血组血淋巴前酚氧化酶表达增强 ,而感染后血淋巴前酚氧化酶表显著增强。硝喹诱导黑化后血淋巴前酚氧化酶表达水平呈逐日下调趋势 ,而硝喹诱导黑化过程中中肠前酚氧化酶量逐渐增加。结论 斯氏按蚊血淋巴前酚氧化酶参与疟原虫卵囊黑化反应。  相似文献   
14.
臭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嗜吸人血,与人类关系密切,是对人类造成极大骚扰的吸血害虫。经常活动于人们居室的臭虫有两种,即热带臭虫(Cimex hemipterus)及温带臭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L-1、IL-6和活化枯否细胞(Kc)产物对约氏疟原虫红外期(EEF)发育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IL-1、IL-6或合用,3 h后接种子孢子(Sp),42 h后观察EEF发育情况;建立大鼠肝细胞-约氏疟原虫体外培养模型,Sp接种后2 h加IL-1、IL-6及激活后Kc培养上清,观察对EEF发育的影响.结果:IL-1组、合用组Sp发育率明显降低,IL-6组无明显下降;IL-1、IL-6明显抑制培养的EEF发育;激活Kc培养上清也可抑制EEF发育,EEF成熟度低、体积小.结论:IL-1、IL-6在体内外和接种Sp前后均可抑制EEF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恶性疟原虫无性体与配子体出现于周围血液中的间隔时间为 7~ 11d ,近年来国外研究指出 ,幼稚红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能提高恶性疟原虫的配子体形成率 ,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择四种不同病因所致富网织红细胞血 ,观察其对配子体形成的影响 ,以期进一步认识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发育过程。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血样采自临床确诊的 4名贫血患者 ,包括镰刀细胞贫血 (SC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PNH)、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和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各一位。正常血样源于血库献血员 ,EDTA抗凝。恶性疟原虫HB - 3株为本室保存。1…  相似文献   
17.
在血传感染约氏疟原虫后第54h、70h分别皮下注射1000U人IL-6或血传感染后第70h静注2000U人IL-6,在第72h分别被斯氏按蚊吸血,吸血后第7d解剖蚊胃,观察其感染率、感染度。结果表明:按不同途径、不同时间给感染小鼠注入IL-62000U,与对照组相比,对按蚊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实验结果表明,食蟹猴疟原虫B株配子体对不同龄斯氏按蚊的感染性存在着差异,随着蚊龄的增长,感染度下降,尤其在不佳感染时间血餐者,这种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在疟疾实验研究中,以选用3~8日龄斯氏按蚊为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斯氏按蚊成蚊在不同食源条件下血淋巴蛋白浓度的变化。 方法 挤压法分别收集4组(吸蔗糖水组、吸正常血组、吸感染血组和吸硝喹组)斯氏按蚊成蚊血淋巴,采用Bradford法测定血淋巴蛋白浓度,并进行Excel自动分析。 结果 吸血感染约氏疟原虫8d后,吸感染血组血淋巴蛋白浓度高于吸蔗糖水组和吸正常血组,平均分别为4.436、3.080和3.092μg/μl,通常硝喹组浓度(2.264μg/μl)低于吸感染血组。 结论 吸硝喹组蚊体内血淋巴蛋白浓度下降,提示蚊血淋巴蛋白可能参与疟原虫卵囊的黑化包裹反应。  相似文献   
20.
大劣按蚊系重要的媒介种类,由于其野栖习性,在自然界的交配活动甚难了解。1981年,在实验室饲养成功,并获自然交配成功~[1]。现在实验条件下对其早期交配活动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