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况建国  邹安琪  夏亮  江志群 《江西医药》2005,40(11):689-690
目的 总结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6例三叉神经痛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即刻疗效:优良22例,良好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fMRI辅助脑功能区病变手术设计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在脑运动区病变手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累及运动区的脑内占位病变病人术前行手握拳运动block激发模式fMRI,分析病变与运动区的关系及功能重塑情况,据此在手术中尽可能切除肿瘤并保留运动皮质的完整。结果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2例。术前10例上肢肌力下降病人术后上肢肌力好转7例.余3例及术前肌力正常10例术后保持术前水平、结论fMRI用于运动区病变病人运动功能的客观评估和手术计划,对于降低手术带来功能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鞍膈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开并探讨鞍膈脑膜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8年间经手术厦病理证实的鞍膈脑膜瘤1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3岁。根据肿瘤与鞍膈的关系可分为3型,即鞍上型、鞍内型和鞍内鞍上型。10例均采用Yargil切口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10例中8例行肿瘤全切除,2例行肿瘤大部分切除,7侧痊愈,2例好转,仅1例死亡。结论:鞍膈脑膜瘤为发生于鞍膈及其附近的肿瘤,肿瘤可向鞍内或鞍上生长,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而内分泌功能障碍却很少见,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及磁其振成像(MRI)检查见鞍内用鞍上有肿块阴影,易误诊为垂体腺瘤,显微外科治疗有益于肿瘤全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109例脑积水患者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109例脑积水患者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93例。好转者14例,症状元改善者2例。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分流管阻塞5例,术后感染1例,精神障碍1例,癫痫1例。结论: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疗效显著,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手术的创伤及采用最佳的置管方式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微电极电刺激技术在帕金森病苍白球毁损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 :采用微电极电刺激技术 ,记录不同部位视束和内囊反应的数值。结果 :在 10 0 0Hz ,0 .2ms脉宽条件下 ,靶区视束反应值为 5~ 15mA ,内囊反应值在 2 0mA以上。结论 :微电极电刺激能准确探及内囊和视束的位置 ,可避免内囊和视束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交通动脉瘤(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 aneurysm,AcoA)占脑动脉瘤的30%-35%,是最常见的颅内动脉瘤。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0月行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6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南昌大学一附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50例,通过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进行治疗. 结果确诊治疗时间越早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越好;同时VEP检查结果、视神经骨折及手术时间长短也对视力恢复的重要的影响. 结论对颅脑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应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骨瓣去留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冲性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术中颅骨瓣的去留问题。方法 对1993-1997年收治的53例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3例病人中,一期完全还复骨瓣者共38例(包括单侧及双侧开颅);双侧开颅单侧还复骨瓣者5例;未能保留骨瓣者10例。骨瓣保留的病人术后病情恢复平稳,疗效满意。结论 脑损伤范围在两个脑叶之内,术前无脑疝或仅有轻度脑疝表现者,在充分清除血肿减压后,脑压缓解满意、脑搏动良好者可保留骨瓣;脑损伤广泛、病情重(有明显脑疝表现及生命体征紊乱)、术中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后脑压缓解不满意者或考虑有脑表现静脉血栓形成以及脑博动恢复者不良者,应去骨瓣或谨慎保留单侧骨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78例鞍上颅咽管瘤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应用显微手术解剖鞍区各脑池,充分利用鞍区4个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72例,占92.3%;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2.6%。术后随访1月-22年,平均3.6年。能正常日常工作或生活者67例,生活需要照顾者6例,死亡3例。结论 经翼点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鞍上颅咽管瘤手术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139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的手术时机、诊断方法及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13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140个前交通动脉瘤)的诊治过程,对手术时机与近期疗效关系、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评价。术前按Hunt—Hess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其中Ⅰ级42例,Ⅱ级52例,Ⅲ级25例,Ⅳ级20例。结果本组近期疗效良好率75.5%,病死率7.9%;Ⅰ级患者最近一次动脉瘤破裂后3d内手术(早期)、4~14d手术(中期)和14d后(延期)手术,近期疗效均为良好,Ⅱ级疗效良好患者比例依次为9/9、26/35、8/8,Ⅲ级患者依次为6/7、9/13、4/5,Ⅳ级患者依次0/6、0/6、3/8;8例行CTA检查的患者,结果与DSA检查及手术结果均符合。结论Hunt—Hess评分Ⅰ~Ⅱ级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应尽早手术,但Ⅱ级患者CT显示出血量多的患者在最后一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后4~14d手术,近期疗效不确定;Ⅲ级患者若错过早期手术机会宜延期到14d后手术。Ⅳ级患者应延期到14d后手术。CTA可作为可疑前交通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