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急诊第二足趾趾甲皮瓣与掌背皮瓣瓦合修复单指脱套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拇指及手指脱套伤并不少见 ,用传统方法进行修复 ,其外观及功能均不理想[1 4 ] 。我们采用第二足趾趾甲皮瓣与掌背皮瓣瓦合移植 ,急诊修复拇手指脱套伤 19例 19指 ,再造指体全部成活 ,功能与效果满意 ,达到预期目的。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9例 19指 ,男 12例 ,女 7例 ;年龄 16至 32岁 ,平均 2 5岁。均系机器挤压伤致拇手指逆行套状撕脱伤。右示指 6指 ,右拇指 7指 ,左示指 2指 ,左拇指 4指。自指根部套脱 6指 ,自掌指关节以远脱套 13指。伤指脱套皮肤严重损伤均无回植条件 ,入院后急诊行第二足趾趾甲皮瓣与掌骨背动脉皮瓣瓦合…  相似文献   
42.
急诊手指指尖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急诊手指指尖再造临床效果。方法 在解剖废弃趾血管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指尖。结果 再造手指指尖36例54指,全部成活。经1~6年随访,再造指尖血运丰富,感觉良好,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 采用第二足趾游离移植,急诊再造指尖是治疗指尖毁灭性损伤或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我院于 1995年~ 2 0 0 0年应用残指延长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3 2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 2例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18~ 5 1岁。损伤原因以摔伤 2 7例 ,撞伤 5例 ,均系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均采用残指延长器 (江苏武进医疗器械三厂生产 )。首先手法整复 ,失败后采用本法治疗。2 操作方法在第 2掌骨和桡骨近骨折段穿两枚钢针 ,安装延长器 ,逐渐延伸延长器 ,同时手法牵引整复 ,直至骨折获得满意复位 ,维持延长器距离 ,直至骨折愈合 ,必要时同时予以石膏固定。3 治疗效果本组随访时间 4个月~ 4年。骨折复…  相似文献   
44.
抽动障碍是发生在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难以自控的、无规律的肢体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由于抽动症状的可听、可视,易引起患儿多种心理、学习及行为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负担。本病的主要病因是脑内神经递质功能紊乱、微量元素失衡、神经炎症,其发生发展、复发与外感、饮食、情志密切相关。史正刚教授是甘肃省名中医,长期致力于小儿心肝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史正刚教授在长期的临床中总结认为痰扰瘀阻风动是本病的关键所在,又因为抽动障碍的病程较长,不同阶段有各自的致病特点,提出以肝为中心辨治抽动障碍,三期论治的观点,即初期从肺论治,宣肺清肝,祛外风以防抽;急性期从心论治,清心平肝,息内风以止抽;缓解期从脾论治,运脾疏肝,消痰瘀以除抽,体现了中医治疗本病个性化的特点,对指导抽动障碍的辨证治疗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5.
崔方强  赵文景  王悦芬  孟元  蔡朕  陈广峰  冯鹏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7):175-178,后插5
目的探讨保肾通络方对KK-Ay小鼠肾脏足细胞p38通路及凋亡的影响,进而阐明保肾通络方防治DN的分子机制。方法 30只KK-Ay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保肾通络方组及缬沙坦组,另选取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保肾通络方组和缬沙坦组分别给予保肾通络方和缬沙坦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实验周期为12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足细胞p38通路显著激活,足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保肾通络方组及缬沙坦组小鼠足细胞p38通路激活被抑制,足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保肾通络方可以抑制DN小鼠足细胞p38通路激活,减轻足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降低DN蛋白尿,延缓疾病进展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6.
岭南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等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独特影响,在着重研究本地特色和秉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岭南医学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域特点的论治疾病的独特医学科学体系。岭南儿科作为岭南医学中的一个分支,自古建树颇丰。为发掘中医学遗产,传播儿科学术思想,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以岭南中医儿科学术及其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和分析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理、挖掘和总结岭南儿科流派成因及岭南儿科源流,以期为继承岭南中医儿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研究菖蒲郁金汤对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 TS)模型大鼠突触体中SNARE蛋白复合体的调控作用, 揭示菖蒲郁金汤治疗TS的药效机制。方法  选择3周龄SD大鼠240只, 依据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60只)和造模组(180只), 采用3, 3'-亚氨基二丙腈(IDPN)腹腔注射法制备TS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 再次随机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硫必利组及菖蒲郁金汤组,每组60只。从造模完成后次日(即d0)开始灌胃给药, 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 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 每日1次, 连续给药4周。各组大鼠分别于第0、7、14、21、28天(即d0,d7,d14,d21,d28), 随机抽取12只大鼠, 麻醉后取纹状体, 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纹状体中的突触体, 并在透射电镜下进行形态学鉴定。ELISA法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 DA)含量,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突触体中SNAP-25、Syntaxin-1a和VA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纹状体上述指标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 模型组各观察点纹状体中DA含量降低(P < 0.01), 突触体/纹状体中SNAP-25、Syntaxin-1a、VA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5, P < 0.01);与模型组相比较, 硫必利组及菖蒲郁金汤组在干预期间的各观察点(d7,d14,d21,d28)纹状体中DA含量以及突触体/纹状体内SNAP-25、Syntaxin-1a、VAMP-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在治疗结束后(d28), 菖蒲郁金汤组突触体中SNAP-25、Syntaxin-1a、VAMP-2 mRNA, Syntaxin-1a蛋白及纹状体中SNAP-25、VAMP-2蛋白的表达高于硫必利组(P < 0.05, P < 0.01)。结论  菖蒲郁金汤通过调控SNAP-25、Syntaxin-1a、VAMP-2的表达促进DA的释放, 进而发挥其抗抽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分支阻滞在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疼痛科门诊收治的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40例,根据神经阻滞定位方法将患者分为超声引导组和解剖定位组,每组20例。解剖定位组患者男7例,女13例,年龄(63.42±7.71)岁,体重(63.65±10.72)kg,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6.61±1.52)分,病程(16.55±4.68)个月。疼痛部位:L2,3节段4例,L3,4节段8例,L4,5节段11例,L5S1节段11例。超声引导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59.58±10.21)岁,体重(60.61±13.81)kg,NRS评分(6.84±2.43)分,病程(13.70±5.98)个月。疼痛部位:L2,3节段6例,L3,4节段6例,L4,5节段9例,L5S1节段13例。超声引导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选择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与后外侧支行神经阻滞,解剖定位组使用解剖定位法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与后外侧支神经阻滞,注射药物均为0.125%罗哌卡因,每个神经分支注射3 ml。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次数和每次治疗过程中俯卧位的时间以及治疗结束后即刻、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NRS评分,并观察治疗过程中局麻药过敏与中毒、局部穿刺感染、全脊髓麻醉等不良事件和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NRS评分、病程及疼痛节段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定位组所需要的治疗次数显著性高于超声引导组(P<0.0001)。每次治疗期间患者俯卧位时间解剖定位组显著性低于超声引导组(P<0.0001)。治疗结束后即刻、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NRS评分:解剖定位组分别为(2.98±0.25)、(3.04±0.38)、(3.37±0.47)、(3.42±0.85)、(3.50±0.43)分,超声引导组分别为(2.94±0.31)、(3.00±0.29)、(3.21±0.68)、(3.16±0.94)、(3.17±0.53)分,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的N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过敏与中毒、局部穿刺感染、全脊髓麻醉等不良事件,也没有发生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解剖定位组发生头晕6例,超声引导组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解剖定位,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分支阻滞治疗腰脊髓后支综合征可减少治疗次数,维持更长疗效时间,但也需关注每次治疗时间,以免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9.
50.
无痛隆鼻术主要在局部麻醉复合静脉麻醉下进行,因此静脉麻醉在这类手术中的主要目的往往是为了镇静。那么,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是否还有使用的必要?为此我们对异丙酚单独或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隆鼻术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