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评估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的55例患者(34例为肿瘤患者怀疑有肝脏转移,21例CT、B超等影像学检查拟诊肝脏占位性病变无法进行定性诊断)行MR常规序列及DWI,共发现92个病灶(25个原发性肝癌,27个肝转移瘤,3个肝胆管细胞癌,2个肝硬化结节,2个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7个肝血管瘤,26个肝囊肿)。通过分析肝脏病灶信号强度随b值不同的变化及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平均数±标准差)等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不典型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MR DWI上,b=50 s/mm2、500s/mm2及b=50 s/mm2、1000 s/mm2时,良性病变的信号衰减程度高于恶性病变,即b为50 s/mm2、1000 s/mm2时,恶性病变为高信号,而良性病变呈相对等信号或低信号,良恶性病灶信号强度差异明显。恶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0.845±0.0110)×10-3mm2/s,n=55]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的ADC值(b值为50 s/mm2、1000 s/mm2时计算)[(2.230±0.0497)×10-3mm2/s,n=37],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905,P<0.01),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36%和83.78%。结论 DWI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特别是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肿瘤性病变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对肝脏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2.
毋庸置疑,医院质量安全文化的基础是全体员工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上至拥有决策权的医院管理者,下至一线工作的普通员工,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哪些问题应该优先解决?"纵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的发展历史,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无不与质量安全文化发生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3.
太湖南岸,一路往南10余公里,便是湖州地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湖州市中心医院的所在。此刻,院长钮富荣正在17楼的办公室内,和同事、设计方热烈地商讨着新院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4.
思想的高度决定行动的高度。任何行动如果没有先进理念作牵引和指导都是盲目的、短期的、徒劳无益的。翠绿的草坪,红色的楼房。占地面积300多亩的东阿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东阿县医院”)绝对是这个县城最亮丽的风景。拼花的大理石地面,恍如步入五星级殿堂;宽敞舒适的诊室,仿佛置身国际化医院。  相似文献   
25.
薪酬制度改革,关系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切身利益,如果改得不合适,不能获得全国800万医护人员的配合与支持,将难以成功,甚至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新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以慎之又慎的态度,集思广益,以人为本,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这样必将搅活医改的“一池春水”,有效调动和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真正担当起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神”的神圣职责与使命,达到医生、患者和社会“三方满意”。  相似文献   
26.
27.
【摘要】目的:探讨辐射剂量、机型对瞬时kVp切换单源双能CT肝脏铁和脂肪沉积定量评估的影响。方法:制作肝脏铁沉积体模(铁浓度分别为50.000、25.000、12.500、6.250、3.125、0mg/mL大鼠肝脏匀浆液)、脂肪沉积体模(脂肪体积百分比分别为100%、60%、30%、10%、0%大鼠肝脏匀浆液):①应用256-MDCT分别以管电流200、320、485mA扫描体模,管电压80、140kVp瞬时切换,相应CTDIvol分别为4.88,8.21,12.64mGy;②应用64-MDCT扫描体模,管电流为375mA、CTDIvol为12.92mGy。以标准算法分别重建铁(水)、脂肪(水)基物质图像,将图像传至ADW4.6工作站,利用GSI分析软件(GSI Viewer)分析,于体模内每个试管横断面中心放置3个直径为6mm、面积为28.26mm2圆形感兴趣区(ROI),然后记录其平均值为各ROI虚拟铁浓度值(VIC)、虚拟脂肪浓度值(VFC),先对256-MDCT 3组辐射剂量下的VIC、VFC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再分析256-MDCT辐射剂量为12.64mGy下、64-MDCT辐射剂量为12.92mGy下,VIC与肝脏铁浓度(LIC)相关性,VFC与肝实际脂肪浓度(LFC)的相关性。结果:①ANOVA分析显示3组CTDIvol下肝铁沉积模型VIC组间差异P=0.993(F=0.00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CTDIvol下肝脂肪沉积模型VFC组间差异P=0.976(F=0.02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同辐射剂量下测得的3组VIC、VF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②256-MDCT组CTDIvol为12.64mGy下与64-MDCT组CTDIvol为12.92mGy下,两组铁沉积模型VIC与LIC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8(P=0.000),256-MDCT组12.64mGy下拟合铁的线性方程为y=2.179x-2.923(y为LIC,x为VIC,R2=0.996),64-MDCT组12.92mGy下拟合铁的线性方程为y=2.714x+16.971 (R2=0.996);两组脂肪沉积模型VFC与LFC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1.000(P=0.000);256-MDCT组12.64mGy下Fat线性方程:y=0.064x+23.44 (y为LFC,x为VFC,R2=0.868); 64-MDCT组375mA下Fat线性方程:y=0.09x-60.442 (R2=0.994)。结论:辐射剂量对双能量CT物质分离技术定量评估肝脏铁、脂肪沉积无影响;256-MDCT及64-MDCT所测的VIC与LIC、VFC与LFC均呈高度正相关,两个机型在铁定量评估VIC与LIC的相关性、脂肪定量评估VFC与LFC的相关性无差异;本研究为今后临床低辐射剂量CT扫描下定量评估肝脏铁、脂肪沉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电针刺激光明、外关组穴fMRI脑功能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平台,观察电针刺激光明(GB37)、外关(SJ5)组穴时对人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名健康志愿者,电针刺激光明(GB37)、外关(SJ5)组穴,采用Siemens公司Sonat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数据经SPM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激活统计参数图,观察脑皮层相应功能区的激活状况.结果电针刺激右侧光明(GB37)及外关穴(SJ5)可使受试者双侧大脑枕叶距状沟附近的视觉皮质及顶下小叶皮层区的fMRI信号显著增加.结论特定的功能组穴与相应皮层兴奋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fMRI影像技术结合SPM分析是研究电针作用机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评价基于血流敏感散相为准备脉冲的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非增强MR血管成像(FSD-bSSFP NC-MRA,简称FSD-bSSFP),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足部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有足部症状的糖尿病患者采用FSD-bSSFP序列和三维对比增强序列(CEMRA)进行足部动脉成像.然后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对2种成像技术的足部动脉图像质量、静脉污染和足部动脉分支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FSD-bSSFP和CEMRA图像质量、静脉污染情况、足背动脉及分支显示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组图像足背动脉的信号强度(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FSD-bSSFP的图像质量评分为(2.7±1.1)分,CE-MRA为(2.6±0.8)分,两种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34,P>0.05).FSD-bSSFP对足背动脉分支显示情况良好,为(3.2±0.9)分,CE-MRA为(2.5±0.9)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46,P<0.05).FSD-bSSFP静脉污染为(1.8±0.4)分,CE-MRA为(2.1±0.8)分,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1,P<0.05).FSD-bSSFP图像的SNR为148.6±26.7,CNR为88.3±19.0.3D CE-MRA图像的SNR为148.5±45.6,CNR为121.0±41.0.两者间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3,P>0.01),CE-MRA CNR高于FSD-bSS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3,P<0.05).结论 FSD-bSSFP非增强MRA可获得较好的足部动脉图像,可显示足背动脉及三级分支,为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对比剂的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类风湿关节炎手腕部骨侵蚀MRI表现及临床指标对照研究,探讨两者在评价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行手腕部MRI扫描的患者80例,患者均在1周内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其中符合类风湿诊断标准的入选为研究对象。采用OMERACT的RA评分系统为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破坏的评分标准,对磁共振图像进行分析及评分。分别按性别、年龄、病程、晨僵、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O"(ASO)、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予以分组,使用Mann-Whitney方法分析各组间骨侵蚀的差异。结果:符合RA诊断标准的共54例,共发现238处骨质侵蚀,最多的1例累及13处骨质。腕部骨侵蚀最常累及三角骨(36/54),其次为头状骨(31/54);手部最常累及第三掌骨头(7/54),其次为第二掌骨头(6/54)。早期/中晚期RA组、CRP阳/阴性组、ESR阳/阴性组间骨侵蚀评分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抗CCP阳/阴性组间的骨侵蚀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晨僵、RF、ASO的组间骨侵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为骨侵蚀的诊断及评估预后提供最直观的依据,抗CCP抗体、CRP、ESR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骨侵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