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探讨CT对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均行CT检查。结果11例患儿,肿块仅限于颈部9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肿块。结论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从而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先天性成骨不全X线、超声的特征性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2月我科收治的28例成骨不全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超声检查14例,X线检查14例.结果:先天性成骨不全超声检查均有四肢短小并多发骨折,其中8例胎儿羊水在正常范围,6例羊水较多.X线主要表现为多发性反复骨折及骨折后畸形愈合,骨质稀释、骨皮质变薄.结论:先天性成骨不全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 X线、超声是诊断先天性成骨不全的重要方法,超声为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异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3.
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与CT特点,探讨其临床表现与CT特征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儿童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和头颅CT表现.结果:胼胝体发育不全的CT表现有:1、第三脑室扩大并上移.2、半球间裂异常造近第三脑室前部.3、双侧侧脑室体部平直、分离.4、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及枕角扩大.结论:胼胝体发育不良CT表现具有特征性,CT能够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介入再通术与宫、腹腔镜联合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为双侧输卵管近段阻塞的不孕症患者,根据患者的要求随机分为2组。A组104例X线下行介入输卵管再通治疗术;B组48例行宫、腹腔镜联合导丝疏通治疗输卵管治疗术。结果两组输卵管的再通率为A组为88.2%(179/203),B组为90.4%(85/94);1~3个月后两组输卵管的再阻塞率在A组为16.8%(30/179),B组为14.1%(12/85);随访1年,两组宫内妊娠率A组为26.7%(20/75),B组为29.8%(14/47);两组输卵管妊娠率A组为2.7%(2/75),B组为2.1%(1/47)。结论选择性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能复通大部分输卵管近端阻塞,应成为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子宫输卵管造影改进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造影改进方法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对664例不孕症患者,从子宫通水造影注水腔注入2ml空气,造影剂为76%泛影葡胺或欧乃派克,并运用注射泵自动推造影剂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并在透视下实时点片。结果常规注射泵注药时双侧输卵管显示557例,显示率83.88%(557/664);移动造影管及用机械臂于盆腔上部边加压后有619例显示双侧,显示率93.22%(619/664),显示率提高了9.34%。223例显示输卵管通而不畅或输卵管积水,14例显示单角子宫或双角子宫等子宫畸形。结论改进方法可以提高造影质量、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和输卵管再通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立体定位穿刺活检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意义。方法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立体定位穿刺活组织检查与手术活检标本作比较,观察其准确率。结果 发现乳腺导管原位癌6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7例。其准确率达96%。结论 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是一种准确率较高、安全、方便的方法,在临床上可以作为诊断乳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分析各种隐匿性乳腺病灶钼靶X线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种隐匿性乳腺病灶如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共122例钼靶X线表现,并与其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0例导管原位癌钼靶X线表现为细沙样簇状钙化、结节样致密影、局部结构紊乱.13例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X线表现为细沙样簇状钙化、放射状的毛刺影、血管影增多、局部结构紊乱、结节性致密影.1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X线表现为小结节影、局限性致密影.52例乳腺增生症X线表现为局限性致密影、结构紊乱.29例乳腺纤维瘤X线表现为孤立的结节、局限性致密影.结论 良、恶性隐匿性乳腺病灶的钼靶X线表现为常见的特征,恶性征象有细沙样不均质簇状浅钙化、局部结构紊乱等;良性征象有孤立的结节、局限性致密影、粗大钙化等;与相应病理学有高度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MRI探讨中枢性性早熟(CPP)女童的垂体腺大小、形态和信号强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40例临床诊断为CPP并有完整MRI资料3~10岁年龄段的女童40例,观察测量矢状面T1加权图像上垂体腺大小、形态及信号特征.结果 3~<5岁组腺垂体高度为6.1±0.2 mm,5~<10岁组腺垂体高度为6.4±0.4 mm;3~<10岁组垂体上缘隆凸型占85.0%(34/40);垂体柄宽径为1.93±0.50 mm;垂体后叶均为高信号(100%).结论 CPP女童垂体大小形态变化大,垂体腺明显大于同龄正常儿童,垂体腺明显增生肥大,垂体上缘上凸比率也明显高于同龄正常儿童,垂体腺在MRI上的这种改变反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A)有过早活动,这种改变对临床诊断CPP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