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建立大样本量、孕周分布均衡的中国胎儿肺容积(FLV)预期值回归方程。方法 采集457胎胎龄18~39周胸部正常胎儿产前MRI,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轴位图像上测量FLV。对采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根据拟合度及检验结果确定回归模型,并得出基于孕周的FLV预期值回归方程。结果 457胎胎儿平均孕周为(29.44±4.61)周,其中孕周 ≤ 28周胎儿占43.11%(197/457)。基于MRI测量FLV值为9.47~131.48 ml,平均(50.78±23.76) ml。回归分析所得方程为FLV预期值=0.004g2.76(g为孕周,R2=0.845,P<0.001)。结论 本研究所得的FLV预期值回归方程简便实用,适用于大多数产前检查,有助于国内开展胎儿肺产前评估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分析12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MRI影像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6月本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术前MRI影像表现,包括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表现及BI-RADS 分类评估。结果:129例确诊病例中,MRI发现有异常强化病变113例,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强化病灶86例(66.67%);非肿块强化病灶27例(20.93%);导管扩张不伴异常强化11例(8.52%);另外有5例MRI为阴性。113例强化病变动态增强表现为上升型强化27例(20.93%),平台型强化41例(31.78%),流出型强化45例(34.88%)。MRI评估BI-RADS 1~3类108例,BI-RADS 4类21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术前MR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定位,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BI-RADS MRI评估分类有部分高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根据X线诊断标准及分级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7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87例中,Ⅰ级11例,Ⅱ级2 7例,Ⅲ级31例,Ⅳ级18例。其各种并发症如下动脉导管开放38例,肺出血2 9例,肺炎14例,气漏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颅内出血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可靠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大都可以作出肯定诊断。X线、B超等影像检查的常规、动态观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两院HSG诊断144例子宫发育异常者经开腹手术及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的结果。结果:HSG发现双子宫19例,双角子宫17例,鞍状子宫2例,中隔子宫86例,单角子宫20例,共计子宫发育异常144例。HSG诊断的准确率为83.33%(120/144),误诊率为16.67%(24/144),其中对中隔子宫、双角子宫、双子宫和单角子宫误诊率较高。结论:HSG可以作为诊断子宫发育异常的首选方法,但对发育异常的诊断最好结合其他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验性缺血性脑梗塞早期CT表现与神经细胞损伤的相关性及与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新西兰大白兔经颈总动脉注入PVA栓子栓塞大脑中动脉,在不同的时间点(2~36h)对免脑进行CT扫描,并取脑组织经:HE染色、Nissl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法)进行观察。结果 CT分期Ⅰ期(脑梗塞后2~8h),神经细胞首先出现缺血改变,随后细胞周围出现水肿:基底节周围及大脑皮质可见少量TUNEL阳性细胞。CT分期Ⅱ期(梗塞后12~18h),以神经细胞溶解消失为主:基底节周嗣及大脑皮质可见较多TUNEL阳性细胞。CT分期Ⅲ期(梗塞后24~36h),脑水肿改变十分显著,基底节呈明显的坏死区,神经细胞坏死,结构消失.大脑皮质可见大量TUNEL阳性细胞。神经元具有凋亡及坏死的双重形态学特征。结论 缺血性脑梗塞后神经细胞损伤形态上有水肿、凋亡及坏死等多样性,CT扫描显示缺血性脑梗塞的进展与实际病理变化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卵管梗阻再通术后再阻塞的原因。方法:对66例X线下放射介入输卵管再通术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再通术后输卵管造影显示输卵管再阻塞的不孕症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腹腔镜诊疗结果显示,输卵管轻度积水6例、输卵管积脓1例、附件及盆腔肿块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子宫角部肌瘤2例、子宫角部息肉1例、异物反应1例、输卵管假性不通4例、原因不明14例。结论:输卵管梗阻再通术后再阻塞的主要原因是原发疾病没有彻底治愈,病情继续进展所致。  相似文献   
17.
冯长征  刘浪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17-30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对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210例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采用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对比增强心脏成像扫描和普通对比增强心脏成像扫描方案,评价两组的图像质量和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可评估和不可评估的图像为100.0%(114/114)、0%(0/114),对照组分别为97.9%(94/96)、2.1%(2/96),可评估图像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不可评估的图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杂性先心病诊断准确率和冠状动脉异常准确率分别为97.4%(111/114)和100.0%(6/6),对照组分别是94.8%(91/96)和50.0%(2/4),两组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冠状动脉异常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可以提高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图像质量,提高新生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尤其是提高伴有冠状动脉异常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CT对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1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均行CT检查.结果 11例患儿,肿块仅限于颈部9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肿块.结论 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从而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颈部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均行CT检查。结果11例患儿,肿块仅限于颈部9例,累及颌下间隙和(或)纵隔2例。CT平扫表现为颈部多房或单房性、薄壁水样密度肿块。结论CT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延伸范围,从而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