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重庆市人群沙门菌感染进行监测并对监测分离的菌株进行耐药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研究。方法明确监测病例定义,制定、实施监测方案,实验室分离、鉴定监测的沙门菌,利用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检测,并采用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2007年监测了835例病例,病例分布在9个区(县),其中监测沙门菌暴发疫情10起,病例175例。实验室共分离鉴定了79株12种沙门菌(11种血清型和1组B群),全部菌株对至少一种抗菌素耐药, 9种(75%)对3种以上的抗菌素耐药,2种(16.67%)对6种抗菌素耐药,尤其是里定沙门菌、婴儿沙门菌及汤卜逊沙门菌耐药严重。沙门菌PFGE分型被分成9种14种亚型。结论重庆市2007年人群沙门菌分离株没有明显的优势流行株,同一事件中的沙门菌PFGE分型相同,分离株耐药情况严重,分离菌株的耐药谱和PFGE型也没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了解重庆市5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240名5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城乡居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粗患病率为50.4%(年龄标化患病率为50.1%),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渝西地区患病率(61.4%)高于渝东(48.1%)和城区(44.5%);50岁及以上居民患病率(41.7% ~66.3%)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农村女性患病率(55.5%)高于男性(50.1%),城市男女性别之间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高血压家庭史者的患病率(59.7%)高于无家族史者(4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豆制品摄入不足、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育锻炼和体质指数是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男性、文化程度低、食用泡菜或咸菜习惯、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体质指数是农村居民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市5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和体质指数是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城市还包括缺乏体育锻炼和豆制品摄入不足,农村则为吸烟、食用泡菜或咸菜的习惯和文化程度偏低.应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患病危险.  相似文献   
73.
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估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艾滋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2006年与2007年对MSM人群采用"滚雪球"法进行二次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MSM人群知识、行为和HIV及梅毒患病率的变化隋况,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由干预前的74.3%上升到干预后的82.4%(P=0.01);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由56.4%上升到65.5%(P=0.00);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率也由2006年干预前的31.8%上升至41.9%(P=0.00).干预前后HIV感染率分别为10.4%和10.8%,梅毒患病率分别为9.3%和7.3%,干预前后HIV和梅毒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M人群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明显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也有所提高,干预工作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人群(MSM)高危行为情况及其HIV感染状况,为制定针对MSM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男男性接触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其静脉血5ml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资料经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计调查了1000名MSM,平均年龄(27.8±9.1)岁。调查结果显示,MSM发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8.8±3.4),发生首次性行为的性伴56.8%是男性。近6个月有78.6%的MSM与男性有过肛交性行为,男性性伴数平均是3.7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只有31.8%的MSM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HIV感染率为10.4%,梅毒感染率为9.3%。结论MSMHIV和梅毒感染率高,多性伴和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将可能促进艾滋病在MSM中的快速蔓延;针对MSM的监测,干预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75.
目的分析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知识、行为与感染HIV风险的影响,为调整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MSM人群为干预组,未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知识、行为以及梅毒与HIV感染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3人和528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6.8±8.0)岁和(26.3±6.2)岁。干预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χ2=28.9,P〈0.001),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14.7,P〈0.001),HIV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0,P〈0.001)。结论艾滋病检测可以有效提高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在MSM人群中倡导主动咨询检测,扩大咨询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76.
目的调查HIV感染者的HLA-A,B,DRB1等位基因的分布特征,并与具有同样高危行为的HIV阴性者相比较,拟发现在HLA基因中HIV-1感染的易感和抗性基因。方法将712名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以358名高危行为HIV阴性者为对照,采用基于Luminex流式荧光分析仪的PCR-SSO方法进行HLA-A、B和DRB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使用Arlequinver2.000软件分析两组HLA-A,B,DRB1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频率,使用EpiInfo2002软件和SPSS14.0软件分析HIV-1阳性组和HIV阴性组的HLA等位基因的差异。结果本研究获得了重庆地区汉族HIV-1感染者和高危行为HIV阴性者的HLA-A,B,DRB1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和单体型的组成情况。以具有同样高危行为的HIV阴性者做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的HLA基因亚型与HIV-1感染者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携带B*3901和B*5101等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单体型和HLA_Bw4-Bw6杂合体对HIV-1感染有保护作用。HLA-Ⅱ类基因的DRB1*0403和DRB1*1101的基因可能会增加HIV-1感染的危险性,通过调整年龄和性别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上HLA等位基因亚型与HIV-1感染的相关性独立于宿主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作用。另外携带B*40等位基因及其组成的单体型可能会增加HIV-1感染的危险性,而A*0101-B*3701和A*0101-B*3701-DRB1*1001单体型和该人群中常见单体型也可能是HIV-1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此研究推证了人类自身遗传因素中HLA基因多态性影响个体抵抗HIV-1感染的能力。该人群的HLA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和HIV-1感染的易感性/抗性与宿主遗传背景HLA的关联研究对于HIV感染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和HIV疫苗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高危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高危行为,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法招募MSM 945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6.9±7.4)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0%;最近6个月有多个同性性伴的(≥2个)占56.0%;最近1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为64.4%,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为35.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保护性肛交性行为影响因素有年龄(≥31岁年龄段OR=0.67)、文化程度(OR=1.82)、最近1年进行过HIV咨询检测(OR=1.75)、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服务(OR=1.85)。结论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普遍存在,干预和咨询检测对MSM安全套使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技术"监测HI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TCRα链CDR3谱系漂移(单/寡/多克隆增生)。方法提取6例HIV感染者、4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设计人32个TRAV基因家族上、下游引物,荧光定量PCR(FQ-PCR)扩增32个TRAV基因各家族CDR3谱系,溶解曲线法分析各家族CDR3谱系的单/寡/多克隆增生。结果健康者外周血T细胞TCRα链32个家族CDR3表达频率不一致,各家族PCR产物的"溶解曲线谱型图"显示多克隆增生的高斯分布,呈现溶点不同的CDR3多态性,6例HIV感染者的外周血TCRα链CDR3谱系的32个家族CDR3表达频率不一致,患者各家族PCR产物的"溶解曲线谱型图"显示多数家族为多克隆增生的高斯分布,但每个患者均出现数量不等的单克隆和寡克隆增生家族。结论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法监测人TCRα链CDR3谱系漂移的方法稳定、简便,可以用来监测健康者和HI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TCRα链CDR3谱系漂移。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评价1997-2009年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状况以及蓄水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在三峡库区选择9个县(区)的17个乡镇(街道)设立疾病和生物媒介监测点,1997-2009年连续系统收集人口出生死亡、传染病、生物媒介等监测数据.采用时间和空间分析以及蓄水前后比较,分析疾病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库区人群健康状况.结果 三峡库区监测点2003年蓄水后7年室内平均鼠密度(2.22%)比蓄水前6年平均鼠密度(4.38%)下降49.32%;蓄水后室外平均鼠密度(2.76%)比蓄水前平均鼠密度(4.43%)下降37.70%.蓄水后人房年均蚊密度[35.09只/(间·人工小时)]较蓄水前[54.24只/(间·人工小时)]下降35.31%.蓄水后畜圈年均蚊密度[125.75只/(间·人工小时)]比蓄水前[179.46只/(间·人工小时)]下降29.93%.2003年蓄水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疟疾、钩端螺旋体(钩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发病率分别较蓄水前下降22.88%、84.85%、95.03%和81.82%.在蓄水后,钩体病、疟疾和出血热各年发病率均处于较低水平(<0.4/10万),乙脑历年发病率<2/10万,下降幅度略低于重庆市和宜昌市.各年粗死亡率低于重庆市和湖北省的平均水平,标化死亡率为3.77% ~ 5.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婴儿死亡率为11.8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后未诱发疟疾、乙脑、钩体病、出血热等生物媒介传播疾病的明显升高,尚未发现水库蓄水对人群死亡率造成影响,库区人群总体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