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99篇
预防医学   81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脑钠肽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对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90例AMI患者(男<55岁,女<65岁)入院时的血浆BNP和肌钙蛋白T(TnT)浓度,记录患者住院和平均随访6个月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意外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分析BNP与TnT的相关性及BNP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早发AMI患者平均BNP浓度高于对照组[(238.74±131.59)pgmlvs.(38.70±23.81)pgml,P<0.01]。早发AMI组BNP与TnT成正相关(r=0.805,P<0.01)。早发AMI患者心血管意外死亡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事件组BNP与无此事件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生心力衰竭或复合心血管事件组BNP高于未发生组[(337.75±66.05)pgmlvs.(229.08±132.61)pgml,P<0.05;(304.05±134.94)pgmlvs.(214.37±120.86)pgml,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BNP是预测早发AMI患者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RR:1.831,95%CI1.086~3.514,P=0.016)。结论血浆BNP可以反映早发AMI患者心肌坏死的程度和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重庆市高危人群中HIV-1亚型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采自重庆市经性传播和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3份HIV-1阳性外周血分离PBMC,扩增env基因C_2-V_3区核酸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孕妇体内发现一株G亚型HIV-1毒株序列的存在,这是G亚型HIV-1毒株首次在中国被发现,同时有母婴传播的可能;另外两例被证明为E亚型和C亚型HIV-1毒株。结论 这表明HIV在重庆市高危人群中已有流行并且流行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23.
<正>老人长期照护是使身心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在长时间内提供长期的医疗、护理、个人与社会支持的照顾,其目标是满足患有各种疾患或身体残疾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保健的需求,内容包括居家照顾、医疗照护、住院延伸服务、康复治疗等一系列长期服务。老年长期照护重点是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解决特定的医疗问题,用于满足老人的基本需求而非特殊需求。我国是世界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4.
大肠癌肿瘤抗原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测定经大肠癌肿瘤抗原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的活性. 方法:分离结肠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白细胞介素-4进行体外诱导,获取DC,以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鉴定;用Lovo细胞制备大肠癌肿瘤抗原并用以修饰DC,以肿瘤抗原修饰后的DC为刺激细胞,以自体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刺激细胞与效应细胞在不同比例(1:10,1:100,1:1 000)以及不同共孵时间(24 h,48 h,72 h)下,效应细胞对大肠癌细胞的排斥杀伤率.结果: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成功诱导出表达CD11c、CD80和HLA-DR的DC,经肿瘤抗原修饰后,上述分子表达上调.肿瘤抗原修饰后的DC与淋巴细胞以1:100共孵48 h时,淋巴细胞的肿瘤细胞排斥杀伤率较高.结论: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诱导出的DC,被肿瘤抗原修饰后,在体外可激活自体淋巴细胞,提高淋巴细胞的杀瘤活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对1996~1998年采集的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毒株样本的env基因的序列分析,阐明在中国流行的E亚型HIV-1毒株的特点、来源和传播方式。为中国E亚型HIV-1疫苗的研制和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HIV-1的env基因的C2V5区。PCR产物不经克隆直接测序并使用GCG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样品采自1996~1998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共发现37个E亚型HIV-1感染者。他们中大部分是通过性途径感染(23人,占62.2%);部分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10人,占27.0%);少数是在职业献血员中发现(4人,占10.8%)。经C2-V3区序列分析发现,大部分中国E亚型HIV-1毒株与泰国株很相近,而与非洲株相差很大。而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毒株与越南吸毒人群中的流行株U48720相一致;系统树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的E亚型HIV-1株与泰国(CM240X、H93TH966)、越南(U48720)的代表株聚在一起。结论 中国E亚型HIV-1毒株目前仅在东南沿海地区流行,涉及静脉吸毒、输供血和性乱等各种人群,通过env区的序列分析发现其主要来源于泰国,部分来源于与中国接壤的越南。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艾滋病病毒1型(HIV-1)Gp120膜蛋白免疫小鼠后的IFN-γ的表达。方法 构建表达HIV-1gp120基因的复制型重组痘苗病毒。与DNA疫苗联合免疫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的表达。结果 获得表达中国HIV-1流行株gp120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Vgp120、rVVM304,能正确表达Gp120蛋白。与DNA疫苗p120-VRC、pM304-VRC联合免疫小鼠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小鼠脾淋巴细胞能特异性的表达IFN-γ。结论 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成功检测到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特异性的表达IFN-γ,用此方法可方便快捷地检测小鼠的细胞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艾滋病病毒(HIV)毒株基因序列构建北京男男性行为者(MSM)传播关系的分子网络,探索HIV毒株在该人群中的传播特征。方法以2013年在北京招募的MSM感染者为调查对象,收集问卷并采集全血。使用比对好的pol基因区序列构建进化树判定亚型。计算两两序列间的基因距离,确定鉴别能力最高的基因距离阈值,最终构建传播网络。结果共获得pol基因区序列405条,主要的亚型为CRF01_AE(230,56.8%)和CRF07_BC(116,28.6%),其他亚型分别为B(40,9.9%)、CRF55_01B(1.2%)、C(1.0%)、CRF15_01B(0.2%)。拟合曲线,观测一系列阈值下传播簇、连接总数的变化,得到1.25%为该人群的最佳基因距离阈值。在此条件下,有233条序列(57.5%)进入传播网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5岁、在北京居住时间≥4年、过去3个月与男性有无保护被动肛交及亚型为CRF07_BC的感染者,入网率显著偏高。秩和检验表明,网络内CRF07_BC感染者的关联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亚型的感染者。结论入网率高、关联程度高的人群具有更高的传播风险,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具有高风险特征的人群的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亚型为CRF65_CPX艾滋病病毒(HIV)毒株在中国不同高危人群间的传播特征,基因序列及其CTL表位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6月之前中国鉴定HIV-1亚型为CRF65_CPX的毒株的pol基因区序列,使用比对好的pol基因区序列进行贝叶斯分析。以系统进化树为根据,选择其中同性性传播人群和异性性传播人群序列,分别生成共享序列后,比较两个人群氨基酸位点和HLA-B位点等位基因限制的CTL表位的差异。结果共收集获得CRF65_CPX HIVpol基因区序列52条。贝叶斯分析结果显示,异性性传播人群的最近共同祖先的时间为1999年,同性性传播人群的最近共同祖先的时间为2003年,CRF65_CPX毒株出现在异性性传播人群的时间早于同性性传播人群。与异性性传播人群相比,同性性传播人群pol区共享序列有10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化;丢失了两个有数据证明的保护性CTL表位(B*2702、B*5103)。结论 CRF65_CPX毒株为中国近些年才发现的多重重组的新型毒株,其在中国的传播途径从异性性传播转变为以同性性传播为主,氨基酸位点和CTL表位在传播过程中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加速了疾病进程,故应引起并加强对该亚型及其类似的新型病毒株不断扩散传播的重视。  相似文献   
29.
脊柱结核是脊柱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当患者出现脊柱稳定性进行性降低,严重结核中毒症状,严重神经压迫症状时,常需手术治疗.正确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手术治疗的基础.一期前路手术是脊柱结核手术的经典入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被验证.近年,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推崇.有效的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以及坚强内...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山西省太原市男男同性性行为(man who sex with man, MSM)人群新报告I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 HIV-1)感染者毒株传播与耐药特征。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2016—2021年MSM人群中部分新报告HIV-1感染者进行调查和采样, 提取病毒RNA并扩增获得pol区序列, 对序列进行亚型判定、耐药位点和分子网络分析, 通过SAS 9.4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505条序列, 发现流行的主要亚型为CRF01AE(44.0%, 222/505)和CRF07BC(37.6%, 190/505);2019—2021年较2016—2017年CRF01AE亚型占比下降13.9%(P=0.007)。该人群的治疗前耐药率为4.6%(23/505), 针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耐药位点, 2019—2021年种类有所增加。在1.5%基因距离下构建分子网络, 入网率为45.9%(232/505), 发现一个含耐药位点G190A的传播簇。l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