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目的 探究听障儿童塞音嗓音起始时间特点及与呼吸能力的相关性,为其塞音的习得及矫正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5岁听障儿童及健听儿童各20例,录取6个塞音(/b/、/p/、/d/、/t/、/g/、/k/)与3个单元音(/a/、/i/或/e/、/u/)所组成的18个辅-元(consonant vowel,CV)音节,声调均为一声,提取嗓音起始时间(voice onset time,VOT)。对两组儿童进行最长声时(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测试并对VOT与MPT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在不送气塞音中,听障儿童/da/的VOT值显著大于健听儿童(P<0.05),其余音节的VOT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送气塞音中,听障儿童所有音节VOT值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P<0.05);听障儿童的MPT显著小于健听儿童(P<0.05);送气塞音VOT值与MPT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0)。结论 听障儿童的呼吸能力显著弱于健听儿童,需要加强呼吸训练,有利于听障儿童送气塞音的学习。  相似文献   
42.
含精油漱口液对成人牙菌斑和牙龈炎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含精油漱口液作为机械性控制菌斑的辅助措施,对成年人减少菌斑积聚和预防牙龈炎的效果.方法:82名年龄在18~70岁的健康志愿者纳人为期6个月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对试验对象进行洁治和牙面抛光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给含精油的漱口液和不含精油的安慰剂漱口液.所有试验对象每天使用分发的漱口液漱口2次,每次20mL.除使用检查者统一提供的牙膏和牙刷早晚刷牙外,不进行其他口腔保健措施.分别于基线、3个月和6个月时检查受试对象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的变化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3个月检查时,使用含精油成分漱口液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菌斑指数和龈炎指数分别降低9.02%与11.88%;6个月检查时,试验组菌斑指数和龈炎指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6.98%和21.4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精油的漱口液与安慰剂漱口液相比,具有控制牙菌斑、降低牙龈指数、改善牙龈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贝那普利组(32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处理,贝那普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d,分别于入院后即刻和第3天采血测激活的凝血时间(ACT)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I)。结果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ACT均无显著变化;两组t-PA活性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而PAI-I活性明显降低(均P<0.05及<0.01),组间比较贝那普利组升高及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贝那普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凝血系统无明显影响,但可使t-PA活性增高而PAI-I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44.
福建省城乡15岁以上人群乳牙滞留状况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福建省居民乳牙滞留状况及分布规律,为临床滞留乳牙的治疗及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岁、18岁、35~44岁、65~74岁年龄组8528人的乳牙滞留情况。结果:15岁、18岁、35~44岁、65~74岁年龄组乳牙滞留率为1.41%、1.31%、0.38%、0。其中年龄最大为36岁,单人滞留牙最多为4颗,以下颌第二乳磨牙和上颌尖牙最常见。结论:对没有恒牙胚的滞留乳牙,可尽量保存,对有恒牙胚的可拔除滞留乳牙,引导恒牙萌出。在进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时应考虑乳牙滞留问题。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GsRg1)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HGFs,并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荧光鉴定;取第3代HGFs, CCK-8法检测6种浓度的GsRg1(0、6.25、12.5、25、50、100 mg/L)对HGFs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不同浓度GsRg1对HGFs迁移能力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染色检测成骨能力;茜素红染色观察并定量钙结节;qRT-PCR检测COL-Ⅰ、OCN和OPN成骨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OCN、OPN和COL-Ⅰ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12.5、25、50、100mg/L GsRg1可明显提高HGFs增殖能力(P<0.05),其中100 mg/L GsRg1促增殖作用最强,6.25 mg/L GsRg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Rg1处理后HGFs迁移能力增强,且呈浓度依赖。与对照组比较,100 mg/L GsRg1组ALP活性明显增加(P<0.01);茜素红染色钙结节定量明显...  相似文献   
46.
正我国献血工作基本实现了由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但是,无偿献血工作也存在着困难和不足,例如2008年初我国东部的大雪灾、2009年的寒流和甲型流感等突发事件,对血液的紧急大量需求,每年春节长假、高温季节出现的血液供应保障能力脆弱,及献血者保留等均成为无偿献血可持续发展的瓶颈[1]。如何有效的建立并发动稳定的、高素质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保持采供血数量四季平衡,是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比较和评价自酸蚀粘接剂XenoⅢ(XO)和Adper Prompt(AP)以及全酸蚀粘接剂Single bond2(SB)三者的细胞毒性大小。方法将3种牙本质粘接剂XO、AP和SB涂布于直径为5.0 mm、厚度为0.5 mm的牙本质圆片的两面,置于DMEM培养液中获得材料的浸提液,然后将培养液稀释成100.0%、50.0%、25.0%和12.5%四种体积分数。选用组织块法体外原代培养人牙髓成纤维细胞,并将不同体积分数的材料浸提液与第5代人牙髓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通过MTT法评价材料24、72、120 h的细胞毒性。结果牙本质粘接系统XO、AP和SB在体外对人牙髓成纤维细胞均有一定程度的细胞毒性,两种自酸蚀粘接剂XO和AP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全酸蚀粘接剂SB,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剂XO和AP的细胞毒性小于全酸蚀牙本质粘接剂SB。  相似文献   
48.
现代信息技术在献血者招募及保留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血液供应紧张的报道.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是血液稳定供应的基础工作.为搭建献血者与采供血机构以及献血者之间的互动平台,扩大固定献血者队伍,我们结合社会营销管理的理念,将呼叫中心、短信平台、网络媒体、视频中心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献血者招募及保留领域进行了应用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依维莫司对氯化亚铁皮质注射诱导的创伤后癫痫(PTE)大鼠自噬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PTE组、依维莫司组,采用氯化亚铁注射大鼠右侧额叶皮质建立PTE模型,依维莫司组大鼠给予依维莫司[5 mg·(kg·d)-1]灌胃治疗,PTE组和Sham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处理,监测各组大鼠脑电变化、Racine评分癫痫发作,2周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脑组织前额叶区和海马区病理变化,尼氏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元变化,免疫印迹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P62。结果 与Sham组相比,PTE组脑电呈现高尖波形,脑组织病理形态及神经元损伤加重,尼氏染色见海马区神经元和尼氏体减少,炎性因子IL-1β、IL-4、TNF-α增加,组织和血清中自噬蛋白Beclin-1降低、P62增加(P均<0.05)。与PTE组相比,依维莫司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尼氏染色见神经元、尼氏体增加,炎性因子IL-1β、IL-4、TNF-α降低,自噬蛋白Beclin-1增加、P62降低(...  相似文献   
50.
内质网作为细胞内的一种膜质细胞器,通过参与分泌蛋白和跨膜蛋白的合成、折叠、成熟和翻译后修饰以维持细胞内稳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内质网环境受到干扰后蛋白质将发生折叠或错误折叠,此时内质网应激被激活,可对神经元的凋亡与自噬进行调控,在缺血性脑卒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内质网应激的信号通路入手,探讨内质网应激与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的关系,介绍中医药通过内质网应激途径调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凋亡与自噬的研究概况,为研究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