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检测肾病综合征患儿不同病期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急性期低中高切变率,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缓解期血浆粘度恢复正常,但全血表观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仍高于正常。提示肾病综合征患儿不仅急性期而且缓解期仍存在高粘滞血症。上述血液流变性异常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2.
冯学斌  刘凤 《现代免疫学》1998,18(5):F003-F003
<正>IgG亚类缺陷病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体液免疫缺陷病.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已证实缺铁缺锌易致反复呼吸道感染,且IgG亚类缺陷检出率明显增高.本文对38例IgG亚类缺陷伴呼吸道感染患儿测定了血清11种微量元素并观察了补充铁锌后有关免疫指标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IgG亚类缺陷组38例,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4.42岁(1~13岁);其血清IgG亚类浓度均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参考值下限((?)—1.96s).均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其中选择性缺陷25例(65.70%),以IgG_2缺陷为主;联合缺陷13例(34.30%).自儿童保健门诊、幼儿园选择42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男女各21例,平均4.25岁(1~10岁),均无反复感染史.1.2 方法 血清微量元素测定采用等离子体直读光谱法,同时测定血清11种微量元素含量;血清IgG亚类浓度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IgG、IgA、IgM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采用抗人T细胞McAb致敏红细胞花环法;T细胞增殖反应为PHA刺激~3H-TdR掺入法.治疗与随访:对伴有血清铁和(或)锌降低的IgG亚类缺陷患儿,补充硫酸锌2.3~4.5mg/(kg·d),富马酸亚铁4.5~6mg/(kg·d)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2 结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哮喘病人胸导管淋巴液和血清IL-6、IL-8、IL-10、IL-12及TNF-α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行胸导管引流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0 d、3 d、5 d淋巴液及0 d、5 d血清IL-6、IL-8、IL-10、IL-12以及TNF-α水平。结果:哮喘病人胸导管引流淋巴液中IL-6、IL-8、IL-10、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水平,而IL-12则明显低于正常血清水平;引流5 d淋巴液中IL-6、IL-8、IL-10及TNF-α明显低于,IL-12则显著高于引流0 d时水平;同时哮喘病人血清IL-10、TNF-α含量低于,血清IL-12则高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哮喘病人淋巴液中存在以IL-12产生受抑和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亢进为特征的细胞因子失调,且淋巴液中CK变化与血清变化大致平行。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液和淋巴液流变性特点及胸导管淋巴液引流(TDD)的影响。方法 检测21例中重度哮喘TDD治疗0d、5d血液及淋巴液表观粘度,血浆粘度及淋巴上清液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RAI)、红细胞刚性指数(TK)、氧释放系数(OD)等,并观察TDD术后缓解期哮喘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哮喘病人急性期各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RAI均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OD值则明显低于缓解期;缓解期血浆粘度,RAI,OD值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各切变率下的全血表观粘度仍高于正常水平;TDD治疗可使哮喘病人血液粘度有所下降,哮喘病人淋巴液表观粘度,淋巴上清液粘度均明显低于其作血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相差约4-5倍和1.5倍),TDD治疗可使淋巴液粘度明显降低。结论 中重度哮喘病人存在严重的高粘滞血症,其在哮喘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TDD可降低哮喘病人血液,淋巴液粘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淋巴液中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 及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水平,并与其血清水平相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行胸导管引流 (TDD)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0d、3d、5d淋巴液及0d、5d 外周血IL-6、IL-10、IL-12以及IgG亚类水平。结果哮喘 病人治疗前IL-6、IL-10明显增高,而IL12、IgG1、IgG2、IgG3、 IgG4则明显降低。血清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85.71%,以 IgG1缺陷为主;血清IgG亚类增高检出率为44.44%,IgG4增 高占100%。结论哮喘淋巴液与血清均存在以IL-12产生受 抑和1L-6、IL-10产生增多为特征的CK失调以及严重的1gG 亚类失衡。  相似文献   
106.
自然杀伤T(NKT)细胞是一类参与先天性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特殊的T淋巴细胞,近年来研究发现,NKT细胞对哮喘的Th1/Th2失衡以及气道高反应性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NKT细胞对揭示哮喘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课堂教学评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杠杆,而探究与分析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影响因素是完善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有力保证.本文从课堂教学评估的过程入手,分析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四大因素,即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机制、评估环境因素.为提高课堂教学评估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宫内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由于采取三项支持疗法和三项对症处理,HIE患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其后遗症发生率亦明显降低.90年代后期,采用高压氧(HBO)治疗HIE有了很大进展.诸多资料表明HBO治疗HIE有明显效果,可加快患儿症状消失,明显改善其后期的智力和运动发育,降低脑瘫、癫痫、智力低下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支气管哮喘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并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的反应性增高[1].  相似文献   
110.
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imperfecta)又称脆骨病。是由遗传性中胚层发育障碍造成的全身性结缔组织发育障碍所致。我科于1985年2月2日曾诊治1例并随访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