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7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6篇 |
综合类 | 59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药学 | 36篇 |
中国医学 | 36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12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评价西红花苷和西红花酸在小鼠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从栀子中分离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纯品,普通昆明小鼠灌胃给药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剂量分别是西红花酸6.25、12.5和25.0mg·kg-1和西红花苷18.7、37.5和75.0mg·kg-1.d-1,采用测定普通小鼠体内抗氧化指标(SOD、GSH-Px、TAOC和MDA)的方法对比评价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两种化合物都能明显提高小鼠肾脏和肝脏的SOD,肝脏的GSH-Px,心脏和肾脏的TAOC,降低血浆的MDA。结论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1具有相似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其主要活性部位可能是肝脏和肾脏。 相似文献
32.
空肠营养管置入是全胃切除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常用的方法。饲入体内的营养液温度亦保持在38℃左右。若温度不当,则可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临床加温方法通常采用热水袋或暖水瓶加温装置,但对营养液温度监测,目前尚无简便易行的办法报道。一种新型的粘贴于前额或太阳穴处用于测量体温的“易测得”数字式温度计(下称“易测得”),我们将其用于监测营养液的温度,效果满意,方法如下。 肠内营养制剂启盖后接专用输液器,输液器的前端与空肠营养管之间利用乳胶管连接一个玻璃接头,玻璃接头表面粘贴“易测得”(透明胶布加固)。将距玻璃接头…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临床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保证产妇安全。方法:对2000年元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1991年产科病历进行回顾性统计(其中自然分娩786人,产钳助产37人,臂位助产10人,剖宫产1158人)。结果:全年分娩总人数为1991例,发生产后出血105例,其发生率为5.27%,其它剖8产与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27%及5.28%,理的产后出血病例多发生在剖宫产,出血原因占首位的仍为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病例中的65.71%,各种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亦占很大比例;子宫切口出血不容忽视,产道损伤占产后出血病例的36.19%,结论: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适当限制剖宫产率已成为产科关注的问题,应重视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的疾病,及时发现,积极处理,正确使用缩宫素。提醒产科工作者重视胎盘种植的位置,选择适当的子宫切口,提高手术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35.
患者男 ,42岁 ,因中上腹部疼痛 4d ,2 0 0 0年 11月 8日收入我科。患者于2 0 0 0年 11月 4日因生气后出现中上腹部疼痛 ,呈持续性 ,不伴恶心、呕吐及腹泻 ,曾服胃舒平、氟哌酸症状不缓解 ,腹痛较固定 ,能忍受。既往无胃及胆道疾病史。曾测血压偶高 ,但无头痛症状 ,未服用过降压药。父母无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 :体温 36 4℃ ,呼吸 2 0次 /min脉搏 80次 /min ,血压 15 0 /90mmHg ,神清语明 ,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 ,巩膜及皮肤无黄染 ,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叩诊心界不大 ,心率 80次 /min ,律齐 ,心脏… 相似文献
36.
冯丽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81)
目的探讨在脑血栓患者中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住院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经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全面护理,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中,全面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提高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婴儿下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1岁以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上肢和下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24 h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和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儿下肢PICC置管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退热止痛散活性部位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在已提取分离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药效评价.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测定痛阈和扭体抑制率;解热实验采用脂多糖(LPS)致大鼠发热模型,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记录大鼠体温变化△T.结果: 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P<0.01),扭体抑制率阳性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4.89%、63.91%、61.80%和48.81%,解热实验各提取物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体温(P<0.01).结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乳酸钠林格液预扩容对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人流术者80例,随机分为乳酸钠林格液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40例。麻醉前R组以20 mL/(kg.h)的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液500 mL,A组建立静脉通路但不输液。2组麻醉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且麻醉管理相似。观察2组麻醉后1,3,5,10 min各时点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结果麻醉后1,3,5 min各时点C组的平均动脉压与R组比较明显降低(P均<0.05),麻醉后10 min 2组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C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及应用麻黄碱的例数多于R组(P均<0.05)。结论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用乳酸钠林格液预扩容能保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