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9篇
  免费   359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72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554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937篇
内科学   631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88篇
特种医学   3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724篇
综合类   2776篇
预防医学   1745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93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125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90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89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84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2篇
  1975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术(CT-PDLA)、腹腔镜下肝脓肿引流术(LD-LA)和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术(IDL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35例行CT-PDLA,B组34例行LD-LA,C组34例行IDLA,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B组为97.06%,C组为82.35%.结论 在同等条件下,确切的适应证,CT-PDLA治疗BLA具有可靠、简便、经济、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细菌性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吸烟、饮酒、体重指数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4 229例均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对照组4 133例均经内镜检查排除了早期ESCC和其他上消化道肿瘤,全部调查资料输入EXCEL表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烟、饮酒与ESCC发生无明显关联;经性别、诊断年龄、高低发区、家族史等因素调整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体重(I级BMI)人群ESCC发病风险高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4.87,95%CI=4.09~5.82);超重及肥胖(III+IV级BMI)人群ESCC的发病风险低于正常体重者(II级BMI)(P<0.05,OR=0.32,95%CI=0.28~0.37)。结论 ESCC的发生与吸烟、饮酒无关,与体重指数有关,低体重可能增加ESCC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讨论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相关的眼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视网膜有较多出血者可给予对症治疗,如应用促进吸收的药物.对急进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给内科医师或急诊室,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1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SLE患者,均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为首发症状,行血象、骨髓象、血清铁、网织红细胞计数及Coombs’试验。结果 Hb正常者3例(20.0%),贫血者12例(80.0%),WBC减少5例(33.3%),血小板减少5例(33.3%)。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者14例(93.3%),骨髓增生减低1例(6.7%),降低患者伴全血细胞减少;血清铁测定,正常者3例(20.0%),降低者12例(80.0%);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10例(66.7%),减低3例(20.0%),正常2例(13.3%);Coombs’试验:15例中直接抗体阳性11例(73.3%),抗C3与抗IgG抗体均阳性6例(40.0%),其中抗C3阳性5例(33.3%)。结论 SLE为育龄女性多发病,本组女性患者为93.3%(14/15),其中育龄患者为66.7%(14/15),SLE合并AIHA常合并血液系统异常,本组Hb减少占80.0%(12/15),同时合并WBC与PLT减少,各占33.3%(5/15),因此如果出现血液系统异常,则需进行SLE的相关筛查。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左室肥厚及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影响。方法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制作压力负荷左室肥厚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组和缬沙坦组,每组10只。饲养6周后测量体重(BW),通过测量左室重量(LVW)及计算左室肥厚指数(LVMI),行病理切片以证明心肌肥厚。检测左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浆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CaN-A,其活性亚基)、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各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组和缬沙坦组)LVW及LVMI明显增加(P〈0.05),病理切片示心肌细胞肥大,组织结构紊乱,各手术组血浆内AngⅡ、ET1明显增高(P〈0.05),其中缬沙坦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大蒜素组、缬沙坦组心肌CaN、C-fos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大蒜素对延缓腹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心肌肥厚有一定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少对CaN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996.
童为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43-144
目的探讨血糖升高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出血合并血糖升高患者87例(34例伴糖尿病),观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脑出血量、出血部位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情重,预后差,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出血后出血量多(〉30 mL),血糖水平升高(〉9.6 mmol/L),降糖速度慢(〉7d),显效率低。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糖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本文以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入我院治疗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相关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分析,根据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为单纯术组和融合术组,每组44例患者,针对治疗以后的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后下腰痛评价评分改善情况单纯术组的44例患者的合并腰推滑脱改善率为(70.44±6.43)%,合并腰椎管狭窄改善率为(70.43±5.22)%,单纯LDH改善率为(83.34±6.45)%;融合术组的44例患者的合并腰推滑脱改善率为(81.99±4.33)%,合并腰椎管狭窄改善率为(80.32±4.55)%,单纯LDH改善率为(64.56±9.66)%。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率,组间比较,融合术组均优于单纯术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采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的整体效果显著,是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因素及其治疗措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10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加重因素。结果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加重因素以各种感染(41.4%),高血压(28.3%),心衰(11.3%),使用各种肾毒性药物(11.3%),血容量不足(8.5%)多见,经治疗有82例肾功能恢复至原状态。结论对于病情稳定而短期内肾功能急剧恶化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积极寻找使肾功能恶化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骨科自2001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有效回访到128例患者资料,伤后2周内均行减压、脊柱内固定术,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NHBO组60例和HBO治疗组68例,HBO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HBO治疗。结果 HBO组临床疗效优于NHBO组(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脊髓损伤后可有效促进脊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持续牵引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的力学机制。方法:采用复位外固定器治疗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男4例,女26例;年龄18-85岁,平均61岁。按AO分型,其中A3型12例,B2型3例,C1型8例,C2型4例,C3型3例。分别测量患者术前与术后X线上的桡骨茎突与尺骨关节面之间的距离。结果:30例患者获得6-15个月的随访,平均11.2个月。测量X线结果为术前平均(0.55±0.22)cm,术后平均(1.07±0.23)cm,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位外固定器提供的持续牵引其作用机制可以通过筋束骨理论、韧带整复原理及牵拉成骨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