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螺旋CT牙体表面成像对骨内埋伏牙的定位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牙齿立体表面形态图像并探讨用于术前检查骨内埋伏牙的效果。方法:应用三维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在牙颌骨表面重建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图像处理表面遮盖法,消除周围骨组织的影像,获得单纯牙体表面图像。应用该方法检查9例患的骨内埋伏多生牙和阻生牙。结果:能清楚显示上颌骨埋伏多生牙的畸形形态、在牙列唇侧或腭侧的位置及与牙列牙根的关系;上颌埋伏恒尖牙萌出方向与正畸牵引方向的角度;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的  相似文献   
52.
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单纯化疗难以使晚期患者总生存获益。超声热化疗是常规治疗手段之外,目前发展较快的一种新的针对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目前超声热化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中尚未普及,为推广和规范超声热化疗在此领域的临床实践,特制订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超声热化疗专家共识, 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估MRI对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口腔鳞癌病例48例术前行MRI检查及临床触诊,术后行病理检查.结果 MRI对本组口腔癌病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检查的敏感率、特异率及准确率均高于临床触诊.结论 MRI对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的术前评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4.
化疗是口腔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口腔鳞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化疗药物在体内既杀伤癌细胞又杀伤正常细胞的“双刃剑”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人体昼夜节律变化规律进行的时辰化疗比常规化疗更安全和更有效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为了推广和规范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了专家共识。该共识对口腔鳞癌时辰化疗的原则、药物选择、给药时间和方法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可供临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新生儿唇裂修复术的安全性和优缺点.方法:对在新生儿期行唇裂修复术的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诊断及手术方式与之相匹配的3个月龄行唇裂修复术的11例患儿比较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能很好地耐受手术,上唇形态恢复良好,手术瘢痕两组差异不明显,两组患儿家属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均为91%(均为10/11).结论:新生儿唇裂修复术是安全可行的,其最大优点是能尽早缓解患儿家属的心理压力,其手术修复效果及瘢痕形成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其手术、麻醉及护理的难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内源性二氢尿嘧啶(UH2)与尿嘧啶(U)血浆浓度的比值及其在5-Fu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口腔癌患者术后给予DDP 5-Fu辅助化疗,化疗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患者血浆中UH2和U的比值(RUH2/U),并根据RUH2/U调整5-Fu的给药剂量,化疗中检测5-Fu的血药浓度并观察其毒副作用。结果:口腔癌患者RUH2/U值为2.31±1.06(0.61~5.18),其中2例RUH2/U比值低于1.0;RUH2/U值男女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各年龄段间无显著性差异;5-Fu的给药剂量范围为0.89~3.09g/m2,患者5-Fu的血药浓度为318.96±150.62μg/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结论:RUH2/U大小可用于调整5-Fu的剂量,以达到5-Fu的个体化化疗。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人颌面部微循环形态学的三维构型和走行特点.[方法]采用改进的甲基丙烯酸甲酯法,收集21具新鲜尸体灌注成功获取到了完整的人颌面部微血管的立体构型.并按特定区域取材,对颌面部不同区域的微血管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扫描电镜分类、观察.[结果]发现颌面部的微血管无论在密度还是在形态上都有其独特的立体构型,人颌面微血管与每个特定区域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连,在其行走中连络成丰富而相互密集吻合的毛细血管网.[结论]获取到了人颌面微血管三维而直观的立体图象,进而验证了颌面部微循环极为丰富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58.
用扫描电镜观察清除了细胞外物质后的人舌表面细微结构:丝状乳头遍布舌背,略呈前外-后中方向排列,轻度向后倾斜。菌状乳头在丝状乳头之间,顶部呈火山口状。叶状乳头在舌后部侧缘。轮廓乳头顶部也呈火山口状,外周有1~2条深沟环绕。表层细胞脱落后乳头表面仍见到细胞之间的连接,乳头表面的微皱折清楚。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婴儿期腭裂修复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84例7-12个月的先天性腭裂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腭裂整复术,观察其术中、术后情况,并对102例术后1-5年的患儿进行随访.对其语音进行了初步的评价。【结果】全部患儿均能很好地耐受麻醉及手术,手术时间为(105.2±14.5)min,手术失血量为(35±5.4)mL。除1例双侧腭裂患儿术后发生腭瘘外,其余全部愈合良好。语音评价优良率达93.1%。【结论】婴儿期腭裂整复术是安全可行的,早期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  相似文献   
60.
采用爆炸喷涂与等离子喷涂两种工艺复合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梯度涂层人造齿根。基体为Ti-6A1-4V,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涂层厚度为100~150t-tm,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底层和中间层采用爆炸喷涂工艺制备,结合强度高,结构致密,孔隙率小于2%,无连通孔隙,可防止生物液体沿连通孔隙渗透至基体界面,造成界面腐蚀及涂层脱落。涂层的表面层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可在致密中间层的基础上获得孔隙率为20~30%、厚度为40/~m左右的多孔结构表面层,具有极好的生物活性,有利于生体组织的长入及材料与生体组织的生物结合。经X—射线物相分析,证实涂层的主晶相为羟基磷灰石;对喷涂后的涂层材料进行适当后处理可使喷涂过程中失掉的羟基恢复。对涂层横截面进行SEM显微结构形貌观察,发现涂层具有从基体处的致密结构至涂层表面疏松结构的梯度分布。这种结构有利于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提高及涂层与基体组织的生物结合。该材料涂层结合强度可达50~60MPa,高于国内外同类材料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