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观察并分析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掌侧锁定板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石膏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尺偏角以及掌倾角方面观察临床效果,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尺偏角以及掌倾角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神经损伤1例,急性腕管综合征2例,感染4例,关节炎2例,克氏针松动1例;对照组有神经损伤3例,急性腕管综合征4例,感染8例,关节炎5例,克氏针松动2例。实验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侧锁定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临床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Meta 分析方法评价药涂球囊(DCB)对比非药涂球囊(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
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DCB和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
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再狭窄率、晚期管径丢
失、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术后1年通畅率、术后1年的死亡率及截肢率。结果共纳入11个试验,1853名患者共有2150
处动脉病变,其中DCB组有1110 名患者,1288 处动脉病变;UCB组有743 名患者,862 处动脉病变。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
UCB组相比,DCB成形术明显降低了术后6个月的再狭窄率(15.2% vs 39.0%;OR:0.28;95%CI:0.17~0.48;P<0.000 01)、晚期管
径丢失(-0.05~0.56 vs 0.54~1.7;WMD:-0.57;95%CI:-0.93~-0.21)和术后1年靶病变血运重建率(13.0% vs 28.1%;OR:0.39;95%
CI:0.23~0.64;P=0.0002),提高了术后1 年的通畅率(71.8% vs 52.9%;OR:2.32;95%CI:1.21~4.43;P=0.001),而两组的死亡率
(4.8% vs 5.0%;OR:1.00;95%CI:0.62~1.63;P=0.99)及截肢率(3.4% vs 2.9%;OR:1.41;95%CI:0.74~2.70;P=0.30)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UCB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相比,DCB成形术是一种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无明显差异的腔内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帕珠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患者合并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耐药性.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收治的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194例,分为帕珠沙星治疗组和左氧氟沙星对照组.对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株进行耐药率分析,并比较其耐药率.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系统对感染的细菌作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帕珠沙星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对照组(93.8% vs.83.5%,x2=5.127,P<0.05).葡萄球菌属对帕珠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16.5%和41.7%(x2 =29.979,P<0.0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帕珠沙星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左氧氟沙星(P<0.05);人葡萄球菌、其他葡萄球菌对帕珠沙星的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珠沙星对老年葡萄球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且耐药性较低,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