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NPPV,2小时后观察心率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后,心率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使用前有显著改善。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行NPPV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2.
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做皮试时一般都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局部皮肤因酒精的刺激而发红,易与阳性反应相混淆,影响结果的判定,导致出现假阳性反应,影响临床药物的有效应用。因此,尝试用碘伏消毒皮肤,碘伏属于高效消毒剂,消毒彻底,没有刺激性,虽有颜色,但干后皮肤不着色,不影响皮试结果的判定。为进一步证实碘伏应用的优越性,与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45岁,临床检查(7|、8|)牙冠完全融合成一个巨牙,其近远中径16mm,相当于一颗半后牙的近远中径长度:颊舌径12mm,略大于(6|)的颊舌径.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X线表现.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经骨髓、淋巴结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X线资料.结果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X线表现主要为肺间质性病变或渗出性病变,骨质破坏,骨质硬化,骨质增生或骨质疏松,肠壁结节样增厚和肠腔狭窄.结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X线表现虽然没有特异性,但是正确认识它对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5.
Kallikreins 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至今已发现178种人类丝氨酸蛋白酶,占人类基因组编码总蛋白水解酶的32%.可将Kallikreins分成两大类:基质型Kallikreins和组织型Kallikreins.基质型Kallikreins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位于人染色体的4q35.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染色体数目畸变与膀胱癌分期、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膀胱癌患者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畸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中亚二倍体、超二倍体、多倍体的出现率及总畸变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染色体变异范围扩大,多倍体的出现可能预示着肿瘤的恶性倾向和患者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 MSCT 扫描并双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S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4年6月9例经病理证实 PSH 的 MSCT 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学、密度(CT值)、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双期增强特点。结果本组9例 PSH 病灶均为随机分布、单发、边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灶,7例边缘光滑,2例可见浅分叶,均未见毛刺,6例密度均匀,9例均未见钙化或囊变,7例见支气管血管束挤压征象(贴边血管征),3例见空气新月征,2例可见周围肺野磨玻璃影;双期增强扫描示中度强化并显示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强的特点。结论 MSCT 扫描并双期增强扫描有利于进一步显示病变细节的 CT 表现,可提高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检测肾癌基因组 D 环区体细胞突变及种系性变异情况,探讨其与肾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肾癌患者20例,对其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外周血细胞总 DNA进行 PCR扩增并测序,相关结果与线粒体文库中剑桥序列进行比对,综合分析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在20例肾癌患者各组织中,共有7例检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D-环区(displancement loop,D-Loop)存在突变,突变发生率为35%,涉及突变位点17个,其中4个属微卫星不稳定序列;20例患者中共发现9个基因库未记载的新的多态性变化。结论肾癌患者mtDNA的D环区具有高度多态性和高度突变率,该区的基因突变在肾癌的形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rh17细胞数量、相关功能分子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h17细胞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ITP患者40例,正常对照组14名。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骨髓IL-23R+CD4+/CD4+细胞比例;应用ELISA检测骨髓上清液IL-17、IL-23水平;RT—PCR测定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17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TP患者骨髓中IL-23R+CD4+/CD4+细胞比例[(4.933±6.162)%]、IL-17水平[(13.434±7.189)ng/L]、IL-23水平[(56.930±58.512)ng/L]、IL-17mRNA相对表达水平(O.921±0.19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897±0.803)%]、[(4.134±2.879ng/E]、[(17.841±11.033)ng/L]、(0.749±0.136)(P〈0.05);活动期ITP患者IL-23R+CD4+/CD4+细胞比例[(6.699±7.008)%]、IL-17水平[(16.021±7.114)ns/L]、IL-23水平[(72.474±64.835)ng,L1、IL-17mRNA相对表达水平[0.967±0.186]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1.656±1.286)%]、[(7.972±3.326)ng/L]、[(24.114±17.654)ng/L)]、(0.801±0.163)(P〈0.05)。ITP患者上述指标与其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Th17细胞在ITP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ITP患者中不仅数量增加,而且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孕妇23例为病例组(其中,最大直径≥4 cm为巨大组、最大直径<4 cm为普通组),以及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P<0.05)。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表现:胎盘实质区内及胎盘边缘可见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肿物,常靠近脐带插入部,部分内可见血流信号。与普通组相比,巨大组的中孕期检出率高达100%、并发症高(P<0.05)。与普通组、对照组相比,巨大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新生儿具有早产率高、出生体重低、阿普加评分低、以及NICU入院率及住院天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为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