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自制穿颊器微创治疗下颌角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凡  关崧华  郭毅  邓书海  赵继刚 《口腔医学研究》2011,27(8):730+734-730,734
下颌角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我科从2009年1月开始尝试应用穿颊器经颊部小切口,结合口内切开复位治疗下颌角骨折,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糖络宁配合中药泡洗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糖络宁,同时配合中药泡洗治疗;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甲钴胺)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症状评分量表(TSS)及密西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DNS)神经症状积分、双侧胫神经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4.3%(P<0.05);2组TSS、MDNS积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双侧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的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糖络宁加中药泡洗可明显提高DPN临床疗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3.
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客观评价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10例DPN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治疗组用糖络宁复方免煎颗粒口服,对照组用甲钴胺片口服治疗。重点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病变积分等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经Ridit检验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侧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中药糖络宁可明显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病变积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降糖保肾合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DN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降糖保肾合剂;对照组予以福辛普利治疗。观察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UAE)、内生肌酐清除率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4小时UAE均明显降低(P〈0.01或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DN患者UAE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降低(P〈0.01或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能更好地改善DN患者的高滤过状态(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降糖保肾合剂可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UAE,改善患者的高滤过状态,疗效优于福辛普利。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络宁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糖络宁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共给药12周,给药结束后,观察糖络宁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病理的影响。结果:组间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2、4、8、12周时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减慢(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在4、8、12周可以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在各周均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P<0.05或P<0.01);与西药组比较,高剂量组在12周时有更加明显的改善效果(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神经纤维变性及断裂均明显减少,其中中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神经纤维断裂及变性均很少,基本恢复至正常组水平;其次是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最后是西药组,虽然与模型组比较有所改善,但仍出现不少神经断裂及变性;结论:糖络宁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26.
27.
编读往来     
(一) 编辑同志:您好! 我父亲今年61岁,患心脏病多年。10年前又查出有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待血糖平稳后停药。现在他的血糖升到8.8,肾也不太好,所以他不太愿意长时间服用二甲双胍,怕影响肾脏功能。请问应该怎么治疗?  相似文献   
28.
糖尿病(DM)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诊治消渴病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消渴的论述。自《内经》后,历代医家大多以阴虚燥热立论。治疗上分上中下三消。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才逐渐突破传统“阴虚燥热”之说,对其病因病机见仁见智,提出如“气虚致消”、“脾虚致消”、“瘀血致消”、“肝郁气滞”、“痰浊阻络”、“毒邪伤络”等一些较之以往不同的学说,这些学说中尤以“脾虚致消”说在近年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接纳。本文试主要从病因病机、现代研究角度探讨脾胃与糖尿病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9.
现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行医经验,谈一下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消渴)的经验。细观《伤寒论》中条文,不难发现,其所论消渴与今之所言消渴(糖尿病)有所不同。今之消渴专与西医之糖尿病相对应,而《伤寒论》中言及消渴者有两条,一为71条(五苓散膀胱蓄水证):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相似文献   
30.
脂多糖对复合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Janus激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复合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中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复合培养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正常组、LPS2、8、16h组的JAK2和TYK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LPS复合培养2h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JAK2 mRNA表达水平升高,在LPS8h组达最高,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在正常组和LPS刺激组均未见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TYK2基因。结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不表达TYK2基因;LPS可使复合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中JAK2基因的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