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20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 调查本地区人群血小板抗原(HPA)系统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并进行随机输血风险评估.方法 随机收集无偿献血者样本400份,应用PCR-SSP技术检测血小板抗原的基因型.结果 所有样本中均含有高频基因“a”、“aa”、“ab”、"bb”三种基因,在HPA-3和HPA-15中所占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所检测的其他抗原中分布不均,各种抗原引起随机输血不合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A-3和HPA-15是引起洛阳地区血小板输注不合的主要原因,基因鉴定技术可为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提供HPA相合的血小板.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不同条件对脐血造血细胞回收的影响。方法 运用6%羟乙基淀粉(HES)沉降法分离脐血,以程序降温法冻存脐 血造血细胞。结果 HES两次离心法分离脐血,造血细胞回收率高,活力好,费时短。脐血分离前在4℃或室温下可放置24小时而不影响细胞活力。HES终浓度以1%~2%为宜。以0.9%生理盐水 DMSO做保护剂对脐血造血细胞损伤小。复苏后脐血造血细胞可放置60分钟,洗涤会造成约10%的细胞损失,但能延长放置时间达120分钟以上。结论 HES两次离心法分离脐血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3.
横向联合:血液中心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手段之一.输血方法虽然发轫于中世纪,但直到1900年Landstin发现ABO血型后方进入安全输血时代;至20世纪80年代,国外才形成了一门新学科,始称输血学(Transfusionology)或输血医学(Transfusion Medicine)[1].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已先后建立起(或健全)了省级血液中心,在地市一级都建立起了中心血站,相应的是各级、各类临床医院也建立了输血科(或血库),至此,1个庞大的血液采集、加工、质检、临床应用的网络在我国成型[2].  相似文献   
74.
血小板HLA抗原修饰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PEG-BTC对HLA修饰的生物学意义及机理及其用于“通用”血小板开发的可行性。方法以HLA-A2型淋巴细胞为指示细胞,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研究mPEG修饰HLA的效果,检测修饰对血小板聚集、粘附、释放功能的影响,兔和猴动物试验观察修饰血小板的效果。结果mPEG-BTC修饰血小板HLA抗原成功,修饰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功能有所增强,分泌功能不受影响,实验动物输注修饰血小板后无不良反应,24h血小板升高指数及血小板回收率显示输注有效。结论MPEG-BTC可以修饰血小板HLA抗原,提示制备“通用”血小板可能可行。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贮存血中sHLA I浓度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中sHLA I ,检测 6 0例正常广东人sHLA I水平 ,2 0名献血者成分血中sHLA I含量。结果 采用ELISA ,技术 ,可溶性HLA I最低检测限为 2 .84ng/ml,批内变异系数为 5 .80 % ,批间变异系数为 9.0 0 % ,回收率为 98.5 7%~ 1 0 0 .1 5 % ,广东人sHLA I参考值为 (6 99.5 4± 36 0 .1 0 )ng/ml。贮存 2 8d的RBC和随机供者血小板的sHLA I的浓度明显高于其它成分血 ,并且与成分血中残存的白细胞数和贮存时间有关。结论 用ELISA法检测sHLA I灵敏、特异、稳定。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可考虑选择性输注含有不同浓度sHLA I的成分血  相似文献   
76.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抗体筛选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性(AIHA)患者的同种抗体,用氯奎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用乙醚放散试验检测自身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38例AIHA病人中,间抗阳性者19例.其中含同种抗体者7例(抗-D1例,抗-E4例,抗-CE2例),自身抗体具有D-型特异性者5例(抗-E3例.抗-C1例.抗-c 1例)。结论:采用氯奎放散试验、乙醚放散试验等检测被自身抗体掩盖的同种抗体,对AIHA患者的安全输血很重要。  相似文献   
77.
补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补体过度激活可引起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及各类免疫性溶血反应。临床上常见的溶血反应多为新生儿溶血及血型不合溶血性输血反应,两者均由补体活化介导红细胞破坏而发生溶血,且危害较大。目前,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虽起效快,但具有一定毒副作用。然而,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应用理论博大精深,若能以中药抑制补体活性,采用中西医结合输血,溶血性疾病的防治将会更加安全有效。因此,本文将对部分已知中药在抑制补体活性及减轻溶血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全面了解中药在补体抑制剂研发及溶血性疾病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114例输血后HLA抗体的初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79.
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稀有血型库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通过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稀有血型库现状的调查,为建立一个实用性强、全国联网的稀有血型库提供依据。方法查阅国内1989年以来发表的有关稀有血型库和抗体筛查的文章,汇总分析抗体筛查结果,找出不规则抗体出现频率,调查各地血液中心现有稀有血型库的建库情况和运作方式。结果226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显示抗体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h 171例(抗-E>-D>-c>-C>-e),H15例,MNSs 14例,Lewis 12例,Kidd 7例,P 4例,Diego 2例,Duffy 1例,未发现Kell系统的抗体。现报道的血液中心/血站建立的稀有血型库大都存在库容量小,共用性差,稀有血型种类单一的缺陷,大多只是一个RhD(-)资料库,主要为临床提供RhD(-)血。结论在不规则抗体筛查和各血液中心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全国联网的中华稀有血型库很有必要,非常有利于稀有血型人群。这是一项庞大和系统的公益事业,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80.
Objective:To study enzymatical digestion of human B-like antigen of cynomolgus monkey for providing basis of preparation of human type O red cells. Methods :The B-like blood group antigen of eynomlgus monkey was digested by reeombined α-galactosidase and various biochemistry parameters were tested for pre- and post-digestion red cells and it was transfused to animal. Results :The shape and various biochemistry parameters as weU as function of post-digestion were normal. The blood pressure, pulse and respiration of recipient monkeys had not distinctly charged post-transfusion compared with pre-transfusion. Viabilities within 24 h of digestion cells in vivo were 96.5% and 95.0% versus 97.1% in control,T1/2 were all 16 d versus 16 d in control. Components and concentration in recipient blood and urine did not show a significant change compared with eontrol(P 〉 0.05). Conelusion:Human B-like antigen on eynomolgus monkey could be α-galaetosidase digested and it did not change the shape and function. There was no transfusion after human A-like eynomolgus monkeys received enzye-digestion huan B-like red cell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may be possible to modify human ABO blood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