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95篇 |
免费 | 873篇 |
国内免费 | 42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4篇 |
儿科学 | 108篇 |
妇产科学 | 126篇 |
基础医学 | 599篇 |
口腔科学 | 55篇 |
临床医学 | 3336篇 |
内科学 | 1333篇 |
皮肤病学 | 145篇 |
神经病学 | 160篇 |
特种医学 | 4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575篇 |
综合类 | 4760篇 |
预防医学 | 2466篇 |
眼科学 | 163篇 |
药学 | 1880篇 |
31篇 | |
中国医学 | 1652篇 |
肿瘤学 | 2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0篇 |
2023年 | 404篇 |
2022年 | 461篇 |
2021年 | 620篇 |
2020年 | 516篇 |
2019年 | 457篇 |
2018年 | 455篇 |
2017年 | 284篇 |
2016年 | 336篇 |
2015年 | 372篇 |
2014年 | 932篇 |
2013年 | 869篇 |
2012年 | 985篇 |
2011年 | 1050篇 |
2010年 | 1040篇 |
2009年 | 889篇 |
2008年 | 839篇 |
2007年 | 807篇 |
2006年 | 782篇 |
2005年 | 762篇 |
2004年 | 683篇 |
2003年 | 620篇 |
2002年 | 481篇 |
2001年 | 381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305篇 |
1998年 | 293篇 |
1997年 | 258篇 |
1996年 | 283篇 |
1995年 | 288篇 |
1994年 | 225篇 |
1993年 | 181篇 |
1992年 | 168篇 |
1991年 | 82篇 |
1990年 | 104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50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41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4篇 |
195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32.
新生儿腹胀是一种常见症状,临床一般采用多用水袋热敷法或药物镇静法消胀。我们从1989年以来,对200例腹胀的新生儿采用人体腹贴消胀法与前两种方法在临床进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人体腹贴法在短时间内治愈率达90%,明显高于水袋热敷法(治愈率为9%)和药物镇静法(治愈率为44%),而且,人体腹贴消胀法更安全、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及家庭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SARS患者康复期间心理症状影响因素的路径关系。方法:应用路径分析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等评定患者的心理症状及相关情况。结果: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总作用为0.405,心理干预、后遗症、职业、应对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对心理症状产生较大作用,总作用分别为-0.412,0、536,0.312,-0.298。结论: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起到“扳机”作用,“后遗症”是导致康复期患者产生心理症状直接主要原因,心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应对方式、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多种相关因素整合在一起对患者的心理症状起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不同门诊随访时间间隔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2月-2007年4月定期门诊随访的298例CAP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组患者按随访时间间隔是否大于3个月分为2组,A组160例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B组138例随访时间间隔>3个月.对2组患者的透析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分别为(112.19±20.62)mmol/L,(40.45±4.50)mmol/L,(2.43±0.29)mmol/L,显著高于B组的(99.63±20.69)mmol/L,(38.01±5.02)mmol/L,(2.29±0.36)mmol/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2组患者在水肿程度构成比、生活自理和工作人数、腹膜透析时间、文化程度构成比及家庭住址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短门诊随访时间间隔对于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60,自引:3,他引:160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 /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严格、有效、细致的气道管理 ,往往是疾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护理界同行在气道管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尤其是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痰液抽吸、气囊管理、医源性气道感染控制等方面 ,现就上述问题综述如下。1 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管理正常时鼻、咽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 ,[1] 当建立人工气道后 ,吸入气体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额窦和上呼吸道 ,只能从呼吸道本身吸收水分而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 ,其发生率达 30 %~ 6 6 %。[2 ] 造成 :… 相似文献
36.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病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随有意识障碍且发病持续24 h或以上. 相似文献
37.
38.
我国临床护理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1997年由卫生部向全国护理界推行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护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高等护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使得临床护理人员中护理专业本、专科学生比例增加,护士的综合素质也在逐步提高,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喂养后采集足跟血的最佳时机。方法对203例NICU新生儿依据采血距末次喂养后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即:末次喂养后 ̄0.5h组;0.5 ̄1h组;1 ̄1.5h组;1.5 ̄2h组;比较各组在不同时间段采血的难易程度。结果末次喂养后 ̄0.5h组优良率88.0%,0.5 ̄1h组优良率62.7%,1 ̄1.5h组优良率48.9%,1.5 ̄2h组优良率45.3%,末次喂养后 ̄0.5h组优良率最高,与其他组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相互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次喂养后采血时间不同对采血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采血距末次喂养后时间≤0.5h为最佳采血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