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右美托咪定是一种具有镇静、镇痛、抗交感同时无呼吸抑制作用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有效降低围术期心率和血压异常升高的作用;我们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300例眼底病科玻璃体出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中的镇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黄斑前膜眼的黄斑形态及功能变化,探讨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2年8月因“继发性黄斑前膜”行剥除黄斑前膜手术55例(55眼)的临床资料,对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病因及发病情况作分类和比较,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黄斑形态的变化、黄斑中心神经上皮层厚度(CMT)、IS/OS层的完整性,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的变化。手术前后视力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IS/OS层完整组与不完整组的视力及CMT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造成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病因有眼外伤、白内障手术、激光视网膜光凝术、视网膜静脉栓塞等。除5例失访(9.09%)外,完成随访的50例视力与术前相比,40例(80.00%)提高,10例(20.00%)不变;术后BCVA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7, P<0.001)。IS/OS层完整组的术后BCVA好于IS/OS不完整组(t=-4.437, P<0.001),而两组间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0, P=0.329)。结论 继发性黄斑前膜对黄斑功能影响显著,手术治疗可以保存或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23.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和致病菌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了解感染性眼内炎流行病学特点及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内213例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患者的资料,对病因及其致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眼外伤是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占85.92%;在儿童组占98.67%,其中一次性废弃注射器致伤者最多 占33.33%。内眼手术后感染主要发生在老年组占29.27%。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细菌,分别占48.49%和25.35%;真菌占21.23%。细菌感染对环丙沙星敏感者最多,为96.08%,头孢唑啉次之。经治疗后92.49%的患者炎症得到控制,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应重视眼外伤预防,加强一次性注射器管理。早期诊断、及时玻璃体腔注药和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眼内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眼外伤患者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例(19眼)眼外伤患者选择悬吊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情况。结果随访6~25个月,0.3~0.5者4眼(21.1%),0.6~0.7者5眼(26.3%),0.8~1.0者9眼(52.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悬吊术恢复眼外伤患者的视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无足够后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外伤性黄斑孔的效果并探讨其优势.方法 回顾性观察手术治疗的外伤性黄斑孔共11例(11眼).排除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继发性黄斑孔及视神经萎缩.观察视力恢复及黄斑孔形态改变.结果 患者年龄16 ~56岁,平均(36.00±12.61)岁.外伤时间1~12个月,平均(4.59±4.18)月.术前最佳矫正视力(Sellen表)0.02~0.15,平均LogMAR 1.12±0.2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Sellen表)0.02~0.8,平均LogMAR 0.80±0.45.术后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t=3.761,P=O.004).术前黄斑孔最大直径336~1020 μm,平均(671.36±220.87)μm.10眼术后黄斑孔闭合.1眼黄斑孔直径1020 μm,未闭合.闭合时间5~30d,平均(17.42±1O.44)d.40岁以上者视力提高0~2行,平均(1±1)行,黄斑孔闭合时间20~30 d,平均(26.5+4.43)d;40岁以下者视力提高2~8行,平均(3.83±2.13)行,黄斑孔闭合时间5~28d,平均(14.8±8.47)d.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外伤性黄斑孔愈合,并显著改善视力预后.黄斑孔大者闭合几率低.黄斑孔大和年龄大者视功能预后差.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西兰大白兔眼玻璃体地塞米松磷酸钠含量.方法:玻璃体溶液0.1 mL经70 ℃干燥变性蛋白并浓缩标本,流动相20 μL溶解浓缩回收,离心.色谱条件为流动相:甲醇-0.34%磷酸二氢钾(55∶45),流速:0.20 mL·min-1,C18色谱柱,柱温:25 ℃,检测波长:240 nm.结果:地塞米松磷酸钠在0.062 5~2.5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8),方法回收率为100.2%~106.3%,绝对回收率为70.7%~80.1%,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9%~4.4%,5.1%~8.3%;检测灵敏度0.020 mg·L-1.结论:标本前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蛋白,过程简单,方法稳定,灵敏度高,结果可靠,适用于兔眼玻璃体腔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7.
闫妍  原公强  董晓光  郑丽  陈蕊 《眼科研究》2007,25(6):449-449
眼球摘除病因很大程度反映了严重眼病的构成,了解眼球摘除的病因及构成对防盲治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1993年4月至2006年7月实施的眼球摘除病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在抢救脑血管意外病人的过程中,常因高应激状态、严重感染、过多应用脱水剂等诱发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HNKDC)其临床特征为严重高血糖、高血钠、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伴有意识障碍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我们曾抢救8例以脑血管病为首发的HNKDC,且有MOF.本文着重介绍其中抢救成功一例,并综合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8例为我院住院病人,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68.4岁。诊断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以及符合糖尿病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血清脑特异性蛋白(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97例来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COPD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患者(病例组),并根据FEV1值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对所有入选者均进行血清S100b、NSE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S100b、NSE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2)病情严重程度级别高者,S100b、NSE值高,呈高度正相关(分别为γ=0.744,r=O.674).结论:提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存在一定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现象,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加剧,故进行血清S100b、NSE水平检测有助于临床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缓释系统(DexDDS)和维甲酸缓释系统(RADDS)预防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只兔随机分为7组,A~E组建立PVR模型,A、B组为对照组,C、D、E组分别植入DexDDS、RADDS、DexDDS+RADDS,观察术眼前后段变化;F、G组植入DexDDS或RADDS,观察药物的毒性作用;检测各组玻璃体中Dex和RA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 A、B组术眼术后前后段反应重,E组反应最轻,C、D组为中度反应。F、G组未见毒性作用;DexDDS在植入后1周即达到较高质量浓度并持续到6周,而RADDS在植入后6周质量浓度达到高峰并持续到8周。结论 DexDDS和RADDS玻璃体腔内植入安全,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抑制PV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