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54篇 |
免费 | 132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篇 |
儿科学 | 53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91篇 |
口腔科学 | 44篇 |
临床医学 | 183篇 |
内科学 | 194篇 |
皮肤病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26篇 |
特种医学 | 6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43篇 |
综合类 | 874篇 |
预防医学 | 350篇 |
眼科学 | 16篇 |
药学 | 246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657篇 |
肿瘤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88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83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47篇 |
2013年 | 113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94篇 |
2006年 | 106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235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80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古人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应亦之。”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阶段。冬天里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通过食补暖胃是再恰当不过的好时机。各色美味养生锅,在暖身暖胃的同时,使畏寒、易疲劳等现象得到改善,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2.
44.
颈动脉斑块能够有效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故寻找其相关危险因素、防止斑块形成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非同寻常的作用。本文将详细说明颈动脉斑块形成发展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及中心动脉压的病理生理特点,两者之间的联系及监测中心动脉压对预防劲动脉斑块形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金灿日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23):32-33
当膀胱癌已侵犯膀胱颈及后尿道时,为寻找腹腔内的尿流改道方法,我们自1997年1月~1998年6月对膀胱癌已侵犯膀胱颈的6例患者施行了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BPPV发病的一般特征及其蒙医范畴。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就诊并诊断的149例BPPV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性别、年龄分布分析及其与各半规管的关联研究,并结合蒙医理论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49例当中女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发病高峰女性在50岁左右,而男性则较女性晚10年。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规则"右后→女"的支持度最高,而规则"五十、右后→女"的置信度最高。总的数据表明,女性患者、年龄在50~60岁之间、右侧后半规管病变等特征之间有较强的关联。BPPV发病的大部分相关因素符合蒙医赫依病理论。结论:BPPV发病特征中,性别、年龄、时间分布显著,现代医学的发现与蒙医古老的赫依病理论吻合。蒙医疾病理论有较可靠的发病因素预测及关联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7.
背景:纳米材料是抗肿瘤药物的理想载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为临床抗肿瘤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
目的:系统评价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方法:以“nanoparticle, cancer, drug delivery system, nanotube, nanosphere”为关键词,计算机检索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01-01/2012-12-31发表的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相关临床试验注册项目及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检索结果以注册号、注册题目、项目状态、干预措施、试验的申办者、试验的疾病种类导出进行评价质量及文献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关于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开始于1999年,共检索到注册项目489项,经查阅后,共有429项纳入了分析。美国注册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临床试验项目最多,共112项,其次为加拿大24项。中国注册的临床试验有22项,其中大陆注册8项,香港地区注册4项,台湾地区注册10项。研究的注册数量2003年跌至谷底,只有5项注册项目,之后数量大幅度升高,在2008年注册项目数量达到顶峰,为56项。2008年后,注册的项目数量处于波动状态。②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靶向治疗的相关临床试验项目样本量在1-2 000之间,以50人以下的小样本研究为主。研究的肿瘤类型以乳腺癌为主,其次为内分泌腺瘤及淋巴瘤。③2000-01-01/2012-12-31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发表的纳米载体肿瘤靶向给药相关文章4 497篇,其中,美国发文量占总数比重最大(66.42%),发表文章2 987篇。高被引文章主要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科学院院刊》)。 相似文献
48.
在多种肿瘤组织中,MUC1呈异常表达和异常糖基化,虽然在肝胆系肿瘤,如肝癌,胆管癌,胆囊癌,其确切功能尚不清楚,但其在这些肿瘤的的特征性变化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就MUC1的表达与肝胆系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右心室心肌梗死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漏诊。本文收集1998年1月至2004年3月住院期间确诊为单纯或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8例临床资料,分析其误、漏诊原因。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保肝消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影响的研究,探讨保肝消脂颗粒治疗NAFLD的机理.方法 高脂饲料制备SD大鼠脂肪肝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保肝消脂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并设空白组.治疗8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肝指数,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肝匀浆中细胞色素P450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组肝指数、肝组织中的细胞色素P45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保肝消脂颗粒治疗后,肝指数、肝匀浆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水平明显下降,其中保肝消脂颗粒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具显著性.结论 保肝消脂颗粒可有效地降低肝组织匀浆细胞色素P450水平,该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