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9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6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515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41篇
  13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郭高锋  孟星  阮孝国  容雄飞  王婕  张加强 《广东医学》2020,41(17):1758-1762
目的 观察不同导向液体治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根治术女性患者50例,年龄25~60岁,ASA分级为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心静脉压(CVP)治疗组(对照组)和Flotrac/Vigileo指导治疗组(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根据患者术中MAP、HR和CVP等进行液体治疗。观察组在Flotrac/Vigileo监护仪指导下,根据SVV和CI行液体治疗。分别于入室建立监测后(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开始后2 h(T2)、术毕(T3)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CVP、心输出指数(CI)、每搏变异度(SVV)的变化;并统计术中液体出入量及相应时间点乳酸(LAC)。探讨两组患者术后0~2 h、2~6 h、6~12 h、12~24 h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比较相应时间MAP、HR。结果T1时,对照组患者MAP低于观察组,HR高于观察组(P <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液体总入量少于观察组(P <0.05)。两组患者PONV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0~2 h、2~6 h、6~12 h 3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术后恶心VAS评分、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在12~24 h时间段,上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2 h、2~6 h、6~12 h 3个时间段,观察组患者MAP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2~24 h时间段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lotrac/Vigileo指导的液体治疗能实现术中更加有效的液体管理,且有利于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72.
73.
74.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上腹部疼痛3 d”于2017年10月7日入本院。既往史:糖尿病病史5年,口服二甲双胍,控制情况不详。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吸烟饮酒嗜好,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腹部平软,上腹部有压痛伴肌卫,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12名子宫肌瘤并行子宫全切除的患者,其中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组)51例,经腹子宫切除术(TAH)组5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发热、血栓性静脉炎、阴道残端感染、胃肠功能紊乱、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 结果 LAVH组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者2例,无术后发热、血栓性静脉炎、阴道残端感染者,手术平均时间123±6分钟,术中出血量150±30ml;TAH组患者术后出现发热者8例、血栓性静脉炎者3例、阴道残端感染者2例、胃肠功能紊乱者43例,手术平均时间98±4分钟,术中出血量145±28ml.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5). 结论 LAVH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具有腹腔镜及阴式手术共同的微创优点,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6.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的功能研究和神经外科手术制订上应用广泛.运动皮层在个体内定位稳定,手运动的复杂程度、频率、强度及单双侧不同,参与研究者的年龄和利手不同,都可激活不同的脑功能皮层;手运动区已成功用于各运动区外科手术前的定位,对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及脑功能皮层病变的摘除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3-D多孔结构的小肠黏膜下组织(small intestine submucosa,SIS)在新西兰大白兔膀胱再生中的应用.方法 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制备具有3-D多孔结构的SIS.将24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n=8),分别行膀胱半切术建立膀胱缺损模型,使用3种不同处理的SIS进行膀胱重建.A组:未经过氧乙酸(peroxyacetic acid,PAA)处理的SIS组;B组:PAA处理的SIS组;C组:PAA处理后100%胎牛血清浸润的SIS组.3组在术前及术后4周测定膀胱容量,并于术后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检测,评估膀胱再生情况.结果 应用SIS行兔膀胱重建术后4周,3组再生膀胱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依次降低,结石率分别为33.3%、28.6%、14.31%.与术前自身比较,术后4周3组膀胱最大容量均缩小且依次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织学检测示3组膀胱上皮细胞均有再生,与A组比较,B、C组的上皮再生更好,边缘区和中心区无明显差异.3组膀胱平滑肌的再生均不理想,但边缘区平滑肌再生较中心区多;在边缘区和中心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边缘区和中心区的再生血管面积依次增加,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PPA及胎牛血清处理后3-D多孔结构的SIS,具有良好的促进膀胱组织再生能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活动低下逼尿肌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数及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e,DU)组以及DU+ SCF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SCF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ICCs细胞数目,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c-kit以及SCF的组织水平表达;体外肌条实验检测逼尿肌收缩能力.结果 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显著减少(P<0.05),SCF及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5),逼尿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显著下降(P<0.05);外源性SCF可以显著增加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P<0.05),增加SCF及c-kit的表达(P<0.05),显著提升逼尿肌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P<0.05).结论 外源性SCF可以影响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进而改变逼尿肌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79.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目前已公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MS的早期阶段一般有复发一缓解过程,有些病人在急性复发后能完全复原,而有些病人复发加重后,其恢复旦不完全而留下功能缺失,这当中还有些病人随即进入了疾病的进展阶段。因此,这几年来对MS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和控制疾病进展的治疗研究有了进展,特别是一些已进人临床Ⅲ期试验的药物已显示了明显的疗效。现简要综述如下。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MS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基于它是一种自身免疫…  相似文献   
80.
目的:了解意外妊娠青少年对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流产的意外妊娠青少年745例,分为青少年组(≤18岁)263例和青年组(19~24岁)482例,均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随访,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除安全套避孕及阴道避孕环外,对其他避孕措施的知晓率,青少年组低于青年组,未采取避孕措施比例(73.4%)高于青年组(37.6%)(均P0.05)。在青年组中,使用较频繁的避孕方式为安全期(21.8%)、体外射精(18.7%)及紧急避孕药(10.2%)。青少年组58.2%不了解人工流产风险,青年组为40.0%(P0.05)。流产后立即落实避孕措施比率青少年组(27.4%)低于青年组(43.5%)(P0.05)。结论:缺乏避孕知识是导致青少年组青少年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未掌握正确有效的避孕措施和缺乏人工流产风险意识是导致青年组青少年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建议青少年流产后应立即落实避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