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4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40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525篇
内科学   47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03篇
特种医学   2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29篇
综合类   1291篇
预防医学   412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411篇
  1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15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液pH值的监测,对指导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意义。方法本文通过对10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液pH值连续监测,阶梯使用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奥美拉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结果用西米替丁可达到预防性治疗52例,需改用雷尼替丁且达到预防性治疗的21例,需改用法莫替丁且达到预防性治疗的16例,需改用奥美拉唑治疗的19例。结论动态监测胃液pH值的变化,有助于更合理的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相似文献   
13.
GIEBEL系统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GIEBEL内固定系统固定的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的效果。[方法]对19例31膝,平均53.5岁的膝内翻患者进行评价。术前内翻畸形平均12.29°;膝关节症状以内侧间室疼痛为主。不伴有其他关节间室病变。对患膝进行精确的胫骨高位截骨术后应用GIEBEL系统内固定截骨端。手术前后拍摄双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内翻角、机械轴线和解剖轴线。记录内外侧关节间隙距离的差值以及关节活动度。同时进行Lysholm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对19例患者平均随访22个月。术后1例腓总神经一过性麻痹,2例切口脂肪液化延迟愈合。截骨处至术后12~16周均骨性愈合。测量矫正角度平均12.32°。3例患者残留膝前疼痛和关节绞锁症状。在随访期间膝内外侧间隙无明显退变加重。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9.5%。84.2%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除膝关节活动度外,Lysholm评分、内外关节间隙差以及内翻角度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GIEBEL系统可有效地固定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端,对轻中度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固定强度大,骨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造血微环境(HME)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各种血液癌中的病理改变,对认识直液病的发病机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骨髓基质细胞(FCFU)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培养、细胞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和羟基脲自杀试验方法,结合临床对HME的某些生理功能及其在一些血液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作了广泛的讨。1、首先在国内建立了人。  相似文献   
15.
促进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对胎儿的影响,进而提高医疗质量,提高人口的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6.
17.
CD3A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极高,相当一部分患者会成为肝硬变,甚至肝细胞癌。干扰索的疗效也仅为30%~40%,且其费用昂贵,还有一定的副作用。有必要寻求有效、低费用和副作用小的免疫调节治疗。自1993年7月至1995年2月我们试用抗CD3抗体的活化的杀伤细胞(CD3A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7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多发的临床常见疾病,我院内分泌科,近年来对应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例进行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莱波特(LaboTech)检验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院信息系统在医院得到广泛的运用,检验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但相对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其它子系统而言专业性强,结合我们多年来对检验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些经验,使得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且能够与我院使用的“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无缝连接,实现检验信息与医院信息共享,现将程序开发及功能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在肝硬化组织中的分布、意义及肝细胞癌变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硬化组织和1例大致正常肝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用Masson染色显示胶原纤维,Gordon-Sweet染色显示网状纤维.CMIAS-8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阳性目标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TGFβ1主要位于肝非实质细胞胞浆内,这些细胞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间隔、炎症区;纤维组织中有少量TGFβ1存在;少数肝细胞胞浆内也表达TGFβ1,总阳性率为20%,肝炎肝硬化组TGFβ1阳性表达率与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肝炎肝硬化组TGFβ1的IOD为395.3±291.3,胶原纤维的AD为(6.3±3.8)%,网状纤维的AD为(5.4±2.3)%.TGFβ1的IOD与胶原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991,P<0.01),与网状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317,P<0.01);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TGFβ1 的IOD为840.7±449.6,胶原纤维的AD为(12.5±4.9)%,网状纤维的AD为(9.2±3.2)%.TGFβ1的IOD与胶原纤维的AD呈正相关(r=0.8025,P<0.01),与网状纤维的AD无相关(r=0.4314,P>0. 05).肝炎肝硬化组TGFβ1的表达、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分布与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3)胶原纤维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隔,炎症区,肝窦旁也可见少量存在;网状纤维主要分布在汇管区、纤维隔、炎症区、肝窦旁、实质细胞周围;原发性肝癌及外周肝硬化组织Gordon-Sweet染色显示肝癌细胞区网状纤维不显色.结论 TGFβ1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肝炎肝硬化,TGFβ1表达增强,当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时,TGFβ1有极强表达;TGFβ1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清学辅助诊断,Gordon-Sweet染色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理学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