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应用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肾小球平均体积、肾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药联用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缬沙坦与丹参联合治疗组(联合组).8 w后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的平均体积、电镜观察并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bAlc、Ccr、UAE、β2-MG均显著上升(P<0.01);肾小球平均体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均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和(或)丹参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HbAlc外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联合组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丹参对DM大鼠具有改善肾脏病理结构的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胞膜小凹(caveolae)在高糖(HG)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MCs同步化后分为:(1)正常糖组;(2)HG组;(3)HG+甲基-β-环糊精(β-MCD)组;(4)HG+β-MCD+胆固醇组。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凹蛋白1(Cav-1)、磷酸化小凹蛋白1(p-Cav-1-Y14)和Ⅰ型胶原(ColⅠ)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Cav-1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上清中纤维连接蛋白(FN)的蛋白含量。结果: (1)高糖状态下, 系膜细胞 FN和ColⅠ 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2)高糖培养显著增加p-Cav-1-Y14水平(P<0.01),而对Cav-1 mRNA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3)β-MCD预处理抑制了高糖诱导的 p-Cav-1-Y14升高(P<0.01)及FN表达(P<0.05),但对高糖诱导的Col I表达无影响;β-MCD的作用可被胆固醇抑制。结论:高糖可显著增加系膜细胞1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高糖诱导的纤维连接蛋白合成与Cav-1磷酸化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微量白蛋白尿发生前后应用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单侧肾切除的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氯沙坦治疗1组和氯沙坦治疗2组。观测肾脏形态学及肾功能变化,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UAER)持续上升;血肌酐(Scr)、肾脏肥大指数(KW/BW)、肾小球平均体积(MGV)、系膜面积比(FMA)以及肾脏TGF-β1、CTGF、PAI-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而肌酐清除率(Ccr)已开始下降。氯沙坦治疗1组和2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氯沙坦可通过下调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起到保护肾脏作用,但在微量白蛋白尿出现之前进行干预的效果并不比之后更好。 相似文献
4.
5.
烫发液和摩丝对孕鼠受孕及胎鼠发育的毒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烫发液和摩丝对孕鼠受孕及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 用两种美发剂的不同剂量对昆明小鼠进行灌胃染毒 ,观察孕鼠受孕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高、低剂量的烫发液均对孕鼠的体重有显着性影响 ;高、低剂量的烫发液和摩丝组的活胎百分率和一般发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而吸收胎、死胎及吸收死胎总数百分率均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 ,并呈剂量 反应关系。高剂量烫发液和摩丝组外部畸形率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 ;高剂量烫发液组活胎鼠骨骼畸形率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1) ,内脏系统检查 ,未发现畸形改变。结论 烫发液和摩丝对孕鼠受孕及胚胎发育具有明显的毒性 相似文献
6.
冬虫夏草制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余芹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1):21-21,26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主要表现为代谢产物潴留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病人易于并发感染 ,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功能异常、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关。笔者旨在通过观察冬虫夏草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T细胞亚群的影响 ,进而探讨冬虫夏草影响机体免疫力的具体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病人的来源及分组 治疗组 :6 0例 ,男 4 1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46 .16± 14 .39)岁。患者均为我院肾内科住院病人。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达到下列标准者 :BUN <2 2mmol/L ,Scr 17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内皮素-1(ET-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缬沙坦与丹参联合治疗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单肾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丹参组(C组)、缬沙坦组(D组)及缬沙坦与丹参联合给药组(E组),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陆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尿液及肾组织中ET-1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尿液中TGF-β1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hAlc、Ccr、UAE、β2-MG,血、尿中ET-1、TGF-β1及肾组织中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B组血、尿中ET-1、TGF-β1,及肾组织中ET-1水平明显高于各给药组(P〈0.05)。③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尿中ET-1、TGF-β1和肾组织中ET-1水平及Ccr、UAE、β2-MG(P〈0.01),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优于单药治疗。并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ET-1、TGF-β1等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协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单侧肾切除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M)、缬沙坦组(DM V)、丹参组(DM S)及缬沙坦与丹参联合给药组(DM V S),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尿液及肾组织中内皮素(ET-1)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尿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bAlc、Ccr、UAE、β2-MG,血、尿中ET-1、TGF-β1及肾组织中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②模型组血、尿中ET-1、TGF-β1及肾组织中ET-1水平明显高于各给药组(P<0.05)。③各给药组均可降低血、尿中ET-1、TGF-β1及肾组织中ET-1水平及Ccr、UAE、β2-MG(P均<0.01),联合组优于单给药组(P<0.05,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优于单药治疗。其机制部分与其抑制ET-1、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缬沙坦联合丹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其对肾小球平均体积、肾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及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两药联用的肾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缬沙坦与丹参联合治疗组(联合组).8 w后观察各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β2微球蛋白排泄率(β2-MG)等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的平均体积、电镜观察并测定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血糖、HbAlc、Ccr、UAE、β2-MG均显著上升(P<0.01);肾小球平均体积、毛细血管基底膜平均厚度均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中TGF-β1的蛋白质表达显著上调(P<0.01).缬沙坦和(或)丹参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血糖、HbAlc外均被显著抑制(P<0.05或0.01),联合组优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丹参对DM大鼠具有改善肾脏病理结构的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