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女,46岁,因左耳吹风样杂音1个月,左侧颜面部发麻半个月,头晕呕吐1周于2009年7月19日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突感左耳有吹风样杂音,杂音呈持续性,与心脏搏动一致,半月前患者突发左侧颜面部针刺样剧烈疼痛,数秒钟后缓解,之后出现左侧颜面部持续麻木,分布区域为三叉神经的第二、三支,患者当地医院就诊,行MRI提示左侧天幕缘CP角处可见球样流空,周围可见紊乱血管影(图1),左侧中脑旁可见流空血管(图2);头颅MRA提示脑膜垂体干明显增粗,其小脑天幕缘支向天幕区供血,并可见血管瘤样扩张,引流静脉依稀可见向横窦引流(图3).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蓝斑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揭示雌激素在PSD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经Open-Field行为学评分随机分成对照组、PSD组和雌激素治疗组,所有大鼠均行卵巢切除术(去卵巢)。对照组为常规喂养;PSD组去卵巢后7d,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并结合孤养、束缚应激制成PSD大鼠模型;雌激素治疗组对去卵巢后的PSD大鼠模型皮下包埋雌激素释放管(17β-雌二醇维持在生理浓度)。观察雌激素对PSD大鼠自发性行为和蓝斑c-fos表达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SD大鼠旷场实验中水平和垂直得分明显减少,蓝斑c-fos表达明显增加。与PSD组比较,雌激素治疗组能增加大鼠在旷场实验中得分,蓝斑c-fos表达减少。结论:雌激素对PSD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c-fo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制备脑卒中模型结合束缚应激和孤养法复制了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模型。观察PSD大鼠模型行为学改变和下丘脑室旁核c-fos表达,及盐酸帕罗西汀对PSD的干预作用。结果:PSD模型大鼠蔗糖水消耗量降低、Open-Field测定直立评分和水平评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糖水消耗量增加、Open-Field测定水平得分和直立得分增加,与PS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D组下丘脑室旁核c-fos蛋白的表达较卒中组或抑郁组有所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SD组比较药物组下丘脑室旁核c-fos蛋白的表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帕罗西汀可以改善PSD大鼠抑郁行为,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下调下丘脑室旁核c-fo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后血栓大小及成分的影响。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接受机械取栓的98例AIS患者进入研究, 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桥接治疗组和单纯取栓组, 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预后情况及血栓特征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基线评分、血管闭塞部位、血管闭塞类型、TOAST病因学分型、时间节点、机械取栓次数、取栓技术、血管成功再通情况、90 d预后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取栓组患者血栓比较, 桥接治疗组患者的血栓面积明显减小[37(22, 78) mm2vs. 27(14, 62) mm2 ], 血栓中的主要病理成分面积明显减小[红细胞:16.1(9.0, 37.4) mm2vs. 11.8(6.1, 22.1) mm2, 纤维蛋白/血小板:19.5(9.5, 26.4)) mm2vs. 10.7(5.0, 22.8) mm2, 白细胞:4.0(2.2, 8.0) mm2vs. 2.4(1.4, 5.7) mm2], ...  相似文献   
25.
卒中后抑郁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简便性.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并结合孤养、束缚应激制成PSD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糖水消耗试验,自发性行为改变,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蔗糖水饮用量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旷野试验中模型组大鼠水平及垂直得分均小于正常组(P<0.01);模型组大鼠下丘脑NE、5-HT、DA含量均明显小于正常组(P<0.01或0.05).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基础上结合孤养、束缚应激制成的PSD大鼠模型,可为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6.
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成人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结果:首发症状表现TIA 8例,急性脑梗死表现6例,因反复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检查发现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显示20例均有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和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易变,常以继发病出现.MRA和(或)DSA仍是诊断烟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合适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和评价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卡马西平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卡马西平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取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后第2、4周的治疗效果,并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前VAS为(8.0±0.6)分,治疗2周后VAS为(3.1±0.9)分,治疗4周后VAS为(2.2±0.9)分,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4周比较VAS评分差异显著(P<0.001),治疗后疼痛严重程度有明显改善。其中7例出现一过性疲乏、嗜睡、头晕、恶心。结论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能有效改善对卡马西平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  相似文献   
28.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4岁.反复发作左肢无力伴左手抽搐5年于2010年12月住院.发作时意识清楚,左手抓物不紧、物体脱落,身体欲跌向左侧,左手指抽搐,持续约1 min.高血压史4个月.近1个月左侧无力及左手抽搐发作达每日数10次.  相似文献   
29.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贵华  邵蓓 《医学综述》2006,12(11):689-691
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本文就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相关因素和治疗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原因。方法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神经科自2007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住院期间死亡或即将死亡的11例颅内前交通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死亡原因。结果死亡原因分别为,再出血7例,其中术前再出血5例,栓塞术后颅内出血增加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2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再出血、脑梗死或脑血管痉挛、肺部感染是动脉瘤性SAH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