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王琦教授认为"方为人所用,方为人所宜",主张"主病主方论",在"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下辨体用方。阳虚质辨证多为肺气虚、脾阳虚、肾阳虚等。对于阳虚质未病状态,可以采取不同的灸法,尤其在春夏阳气较为旺盛的阶段进行分时调理。灸法调理时根据阳虚质不同证型,针对不同怕冷部位灸,针对不同病证择时灸,针对不同病证循经灸。根据阳虚质兼夹体质或病证的不同,采取多种疗法相结合,"杂合以治",是调治兼夹体质的优势方案。不同的灸法、灸质、灸量、灸治过程等对疗效具有影响,灸法不是阳虚质的调体专利,亦可通过选择不同的灸法调理其他中医体质类型或兼夹体质。因此,正确掌握艾灸的灸治方法,针对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灵活选用相应的灸治对策或杂合以其他疗法,保证灸法施治效果,对改善体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曲安奈德、透明质酸钠注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6例,在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曲安奈德、透明质酸钠注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复发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分别于术后3个月、12个月时对其Ly-sholm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O、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术后3个月、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曲安奈德、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临床症状的好转,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作用、手术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应用美国Biomet公司人工全髋关节假体及手术器械,对100 例患者(112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其中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78髋,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22髋,杂交固定型人工全髋关节12髋,平均随访5年。结果:患者平均术后3-4周离床活动,1例术后发生关节脱位,3例发生手术侧肢体深静脉栓塞,所有患者经5年随访,假体无松动,无翻修,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术前优良。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很大程度地改善了病人关节功能,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4.
中西药合理使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中西药合理使用原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先中后西、先西后中、替代用药、互补用药、内外结合用药、动静结合用药、梯级用药、治防结合用药等8种中西药合理使用方法;指出8法在具体应用时,必须“四因制宜”,做到治疗个体化。  相似文献   
75.
在考察、梳理历代方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讨了方论运用模式,指出肇始于宋代的方论仅有君臣佐使、各药功效主治及其相互关系二维模式,但已成为当时医学教育的一个部分;构建于金元时期的方论扩展为君臣佐使组方理论、药性理论、据证遣药三维模式,并有机结合起来诠释制方原理,实现了从经验组方向理论制方的转变,从而形成了比较综合和完善的制方理论体系;而成熟于明清的方论则演变成君臣佐使、药性、阴阳、五行、标本、六气淫胜等多维制方理论模式并加以综合运用,同时方论专著的大量涌现又促进了方剂学向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76.
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属中医瘾疹范畴,主要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发无定处,突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为主要表现。急性者可在数小时或数日痊愈,慢性者迁延数月或数年。其发作时伴有剧烈瘙痒感或烧灼感,以此起彼伏为特点,常反复发作,难  相似文献   
77.
自20世纪70年代中医体质学提出以来,研究体质的学者多从体质类型、体质的判定、体质与病、证的相关性、体质干预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随着现代环境、气候的改变,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湿热体质成为现代人群中一种常见的偏颇体质。  相似文献   
78.
<正>1王琦教授开讲大家好!我们新一期的讲堂又开始了。前面4期,我们主要是以"体病相关,调体为先"这个治疗原则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医案讨论。同学们的反馈都很不错,许多同学都说对于我的临床诊病思路和遣方用药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新的体会。我很欣慰我们的医案讲堂能够给大家开辟一种新的讨论和学习模式,的确,平  相似文献   
79.
目的:从化学角度探查黄芪对广、粉防己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广防己及其配伍黄芪水提物中马兜铃酸含量;粉防己及其配伍黄芪水提物中粉防己碱的含量.结果:广防己和广防己配伍黄芪水提物中马兜铃酸转移率分别为86.21%,51.86%;粉防己和粉防己配伍黄芪水提物中粉防己碱转移率分别为56.45%,63.03%.结论: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和粉防己中的粉防己碱在水提过程中均有损耗,其配伍黄芪则分别增加和减少马兜铃酸和粉防己碱的溶出率.该结果为黄芪与广、粉防己配伍的减毒、增效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解,提示复方汤药制备对药物不同成分溶出的影响是中药配伍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8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英文版创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腋臭是皮肤科门诊常见病症.其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类。但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其最根本的是能否永久性地消除或破坏腋部大汗腺或阻断其出路且不会使腋部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为此我们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切口直视下电灼破坏大汗腺技术,于1999年6月以来.已治疗127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