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内脏伤害性刺激后Fos在大鼠脑内NOS阳性神经元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倪晶晶  凌树才  朱晞 《解剖学杂志》2004,27(5):514-517,F003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通路上的分布。方法:给予大鼠内脏伤害性刺激后,采用Fos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的方法,观察脑内NOS和F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脑内Fos/NOS双标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孤束核,中缝背核,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室旁核、室周核、背内侧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部、背外侧部,臂旁内侧核,内侧缰核,杏仁复合体内侧部等部位。结论:NO是内脏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通路上的神经递质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内是否存在γ-氨基丁酸(GABA)与一氧化氮(NO)共存的神经元。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显示GABA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染成棕黄色多散在分布于皮质以小型为主,中型较少,NADPH-d阳性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染成蓝色多散在分布于皮质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双标神经元(GABA/NADPH-d均阳性)的胞体和突起染成棕褐色,多散在分布于嗅周皮质(PRh),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双标神经元与单标神经元的比例分别7.5%(GABA),12.7%(NADPH-d)。结论大鼠皮质内有GABA与NO共存的神经元,在嗅周皮质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致病因素、病原茵分布、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12月33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35例,分析其病原菌分布、病原菌药敏试验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35例患者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28株,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革兰阳性球菌10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2株,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采取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抗菌药,病死率为14.3%。结论采取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抗菌药,兼顾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常见病原菌的联合覆盖,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助产专业人体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级助产专业学生随机分成两组,通过调查问卷、成绩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估.结果:任务驱动教学实验组在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传统教学对照组.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可使基础知识变得灵活,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并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大鼠杏仁复合体分布有较多的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也是广泛地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与一氧化氮合酶是否在大鼠杏仁复合体内共存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杏仁皮质核内是否存在γ-氨基丁酸与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共存的神经元.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验证性对照研究.单位两所大学的解剖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5/06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选择SD大鼠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00 g.干预制备大鼠脑组织冠状连续冰冻切片,取4套切片分别用作尼氏染色、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和γ-氨基丁酸免疫组化双重染色以及检查抗体特异性的对照实验.计数杏仁皮质核核团内γ-氨基丁酸标记神经元数目、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数目以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y-氨基丁酸双标神经元的数目,计算出双标阳性神经元数占单标阳性神经元数的百分比.内氏染色用作核团定位.主要观察指标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和γ-氨基丁酸双标和单标神经元分布情况.结果显示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内侧核、杏仁皮质后外侧核,以小型为主,中型较少,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内侧核、杏仁皮质后外侧核,杏仁皮质前核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双标神经元(γ-氨基丁酸/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均阳性)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外侧核,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和γ-氨基丁酸双标神经元与单标神经元的比例分别24.5%(γ-氨基丁酸),46.7%(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结论大鼠杏仁皮质核内有γ-氨基丁酸与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共存的神经元,提示一氧化氮对杏仁皮质核内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可能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Ghrelin对正常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突触及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小鼠 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Ghrelin和等量生理盐水,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海马Ghrelin受体GHS-R表达,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水迷宫隐匿平台实验中,第2、3、4天,实验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 <0.05),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 <0.05),海马CA3和齿状回区GHS-R免疫阳性产物表达明显增强(P <0.05),神经元突触数量明显增加(P <0.05)。结论 Ghrelin可能通过结合GHS-R,增加海马神经元突触数量,显著改善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成功培养扩增的条件,以提高其培养的成功率。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胎儿脐带6份,分离培养UCMSCs,观察比较不同的新鲜程度、不同分离方法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UCMSCs培养的影响,并对优化条件下培养的UCMSCs进行扩增,评估其贴壁细胞形成集落数。对培养得到的细胞进行表面抗原标志检测及其鉴定。结果:从足月胎儿新鲜脐带中采用组织块贴壁的方法,在5%血清浓度的IMDM培养基中,分离培养得到的UCMSCs成功机率最高,且生成集落数最多为(5.3±0.28)×105/0.5cm脐带组织,与双酶法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胶原酶法接种后未见明显贴壁细胞。培养得到的UCMSCs细胞表面表达MSCs相关抗原CD29,但不表达造血细胞相关抗原CD34,表明此种自脐带中分离得到并诱导扩增的成纤维样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结论:优化UCMSCs的培养条件,成功地建立稳定的培养方法,可提高UCMSCs培养成功率,为UCMSCs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护理学教材中,70%左右的内容与人体解剖学相关,各项护理操作技术的实现也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其中抢救技术操作100%与解剖学有关[1].目前,我院护理专业学生获取解剖学知识的教材为《人体形态学》,该教材整合了《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此书虽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知识,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未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临床护理的实际需要.因此,本教研室对高职护理专业的《人体形态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融入了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倪晶晶  凌树才  朱晞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4):216-217,i008
背景:大鼠杏仁复合体分布有较多的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γ-氨基丁酸也是广泛地存在于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与一氧化氮合酶是否在大鼠杏仁复合体内共存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相结合的方法,观察杏仁皮质核内是否存在γ-氨基丁酸与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共存的神经元.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验证性对照研究.单位:两所大学的解剖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5/06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选择SD大鼠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50~300 g.干预:制备大鼠脑组织冠状连续冰冻切片,取4套切片分别用作尼氏染色、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和γ-氨基丁酸免疫组化双重染色以及检查抗体特异性的对照实验.计数杏仁皮质核核团内γ-氨基丁酸标记神经元数目、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数目以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y-氨基丁酸双标神经元的数目,计算出双标阳性神经元数占单标阳性神经元数的百分比.内氏染色用作核团定位.主要观察指标: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和γ-氨基丁酸双标和单标神经元分布情况.结果:显示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内侧核、杏仁皮质后外侧核,以小型为主,中型较少,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阳性神经元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内侧核、杏仁皮质后外侧核,杏仁皮质前核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双标神经元(γ-氨基丁酸/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均阳性)多散在分布于杏仁皮质后外侧核,以中、小型神经元为主.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和γ-氨基丁酸双标神经元与单标神经元的比例分别24.5%(γ-氨基丁酸),46.7%(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结论:大鼠杏仁皮质核内有γ-氨基丁酸与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共存的神经元,提示一氧化氮对杏仁皮质核内的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可能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给家免耳静脉注射阿克拉霉素(ACM),病理证实能产生心肌病变,成功地建立了蒽环类药物致心肌损害的动物模型。实验将家兔分为:①正常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②治疗组,注入ACM+参麦注射液。③对照组,注入ACM+生理盐水。实验第20天测血心肌酶谱(CK、CK-MB、AST、LDH),心肌标本在光镜下进行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家兔CK、CK-MB显著低于对照组(t(cK-MB)=3.155,t(CK)=244,P<005~0.01),光镜下心肌病理改变,治疗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0.01)。实验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能治疗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肌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