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7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91.
凋亡是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死亡的主要方式,凋亡的发生受相关基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近几年针刺对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显示:针刺可以减少凋亡细胞的数量,抑制Caspase家族、Bax、Fas/Fasl、P53的表达,促进Bcl-2、HSP的表达,影响即早基因中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92.
93.
94.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参考Bederson6级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24h后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针刺组较非穴位针刺组扣模型组更显著的改善大鼠缺损的神经功能(P<0.05).穴位针刺可以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非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能够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aspase-3的表达,抑制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及非穴位针刺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2 h后进行再灌注建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后即刻,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进行干预,穴取双侧“内关”及“水沟”,非穴位针刺组在非穴点行针刺干预,留针30 min。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后24 h取材。Zea-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对大鼠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评估,TTC染色法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法观察大鼠右侧大脑皮层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右侧大脑皮层HIF-1α、NLR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P<0.01),HIF-1α、NLRP3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P<0.01),HIF-1α、... 相似文献
96.
97.
我们在从事针灸临床工作过程中 ,观察到针刺能对患者的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寻求其规律 ,特作如下小结 ,并初步探讨其机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共观察病例 87人 ,均由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随机获得。患者因不同病证 (包括内、外、妇、五官、皮肤等科病证 )前来就诊。其中男性 32例 ,女性 5 5例 ;年龄 2 1~ 80岁 ,平均年龄 (49.4 0± 16 .76 )岁。同时在血压观测 (治疗前 )中发现 ,血压高于正常值的患者 2 4例 ,其中男性 9例 ,女性 15例(这些患者均因其他病证而来就诊 ,无 1例单因高血压而来针灸治疗 )。1.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
针刺地87例不同类型患者血压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7例不同类型患者行针刺治疗,观察血压的变化,结果显示:87例患者的收缩压总体水平有下降趋势(P<0.05),其中又以高血压患者(均因其他病症而来就诊,非单因高血压而来治疗)收缩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针刺对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对其收缩压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自动降低作用,而对血压正常的患者,不管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9.
以舌下针对70例中风(缺血性)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观察到针刺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包括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及血浆比粘度等指标均有降低。其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可见用舌下针针刺后,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凝固性,粘滞性,聚集性均较针刺前有显著改善。这表明针刺后能使血液粘度降低,血管阻力减弱,血液流动加快,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了中风(缺血性)患者的脑部的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