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解郁通腑汤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功能性便秘(肝郁气滞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解郁通腑汤治疗.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2.
胸膜炎或胸腔积液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早期临床表现,且多出现在其他脏器受累之前,故诊断较为困难。据统计,狼疮性胸膜疾病的发生率为42~75%,其中胸腔积液占16~55%。此类患者的胸水多为小量或中量,大量时则提示继发感染,胸水多为双侧性。胸膜炎和胸腔积液常与  相似文献   
13.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前S_1蛋白中的第21~47氨基酸决定簇人工合成肽P21~47。将P21~47与破伤风类毒素偶联成免疫原,免疫家兔获得了抗体。该抗体不仅可与P 21~47反应,还可与乙型肝炎病毒的PreS_1抗原发生反应。鉴于PreS_1与乙型肝炎病毒吸附于靶细胞表面受体有关,本抗体不仅可用于检测PreS_1抗原,还可研究病毒与受体间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从1987年6月以来连续收治的4例重症肝炎患者施用生命信息仪治疗并辅以一般支持疗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4例患者,3男1女,年龄25~38岁。按1984年全国肝炎会议标准,2例为亚重  相似文献   
15.
本测定所用方法为以聚苯乙烯反应板为载体的双抗体夹心法。用于包被反应板及酶标记的抗HBeIgG系用DEAE-纤维素层析法从抗HBe阳性血清中提取而得。检测的操作步骤如下:(1)用0.75%鞣酸溶液处理聚苯乙烯反应板。43℃,1小时。洗涤。(2)加入抗HBe IgG(20~25微克/毫升)100微升。4℃过夜。洗涤。(3)在测定孔中加入血清标本50微升,正常人血清50微升;阳性对照孔中用HBeAg阳性血清代替血清标本;阴性对照孔中只加正常人血清。43℃,1小时。洗涤。(4)加入用含  相似文献   
16.
62例肝硬变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对1993~1997年间收治的62例肝硬变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2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变并发低钠血症患者,诊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捷  戴令娟  候杰  朱云华 《江苏医药》1999,25(3):230-23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日本学者山中等于1969年首先提出的一种临床和病理独立性疾病。本病病理上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临床上患者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最终导致严重呼吸衰竭。DPB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患者主要为日本人,而极少见于欧美国家。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DPB患者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2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五年,胸闷二年入院。五年前受凉后咳嗽,咳白粘痰,以后时有发作。近两年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并伴有胸闷,活动后气短。无抽烟史。有两次鼻息肉手术史。体检:呼吸平稳,无紫组。…  相似文献   
18.
张茜  候杰  王淑婉  张海凡 《光明中医》2022,(22):4037-4039
目的 观察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通心膏治疗胸痹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4月—2021年4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98例气虚血瘀证胸痹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通心膏治疗,观察组给予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联合通心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色紫暗)、心绞痛相关指标[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血清相关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SA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VCAM-1、s CD40L、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隔离气道部分灌洗(Airway seg-ment lavage,ASL)新技术,对32例(18例正常人,14例轻度哮喘患者)志愿者进行研究。ASL 使用长110cm,直径2mm 的1根双囊导管,用可塑性聚氯乙烯制成,末端有2个气囊,两囊相距2~4cm,每个囊内可充入2.5ml 空气或液体,两个气囊之间有几个开口,分别与输入和回收管相通,整个导管中有4条通道,2条用于气囊充气,两条用于注入和回收液体。受试者先测定比气道阻力(SRaw),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联合米司非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激素(P)和促卵泡生长激素(FSH)水平;血清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子宫和肌瘤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2、LH、P、FSH、hs-CRP、TNF-α、IGF-1、EGF水平及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E2、LH、P、FSH、hs-CRP、TNF-α、IGF-1、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及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亮丙瑞林联合米司非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