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70篇
内科学   13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628篇
预防医学   20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249篇
  3篇
中国医学   333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993.
994.
995.
996.
997.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封堵术前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CHD并肺动脉高压(PH)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90例CHD患儿.均经体检、辅助检查及心脏彩色B超确诊.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4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30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20例.依据心导管测压,将90例CHD患儿分为3组:中重度PH组(肺动脉收缩压6.66 kPa)30例和轻度PH组(3.99 kPa<肺动脉收缩压<6.66 kPa)30例、无PH组(肺动脉收缩压<3.99 kPa)30例.3个亚组的年龄及性别无统计学差异.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3、6及12个月血浆AngⅡ及血清NO水平.另选取年龄及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检测其血浆AngⅡ及血清NO水平.结果 介入封堵术前,CHD并PH组患儿血浆AngⅡ水平明显高于CHD无PH组(Pa<0.01);CHD并PH组患儿血清NO水平均明显低于CHD无PH组(Pa<0.01).CHD患儿介入封堵术24 h后,血浆AngⅡ逐渐下降,至12个月下降接近正常水平;CHD患儿介入封堵术24 h后,血清NO开始逐渐上升,至12个月上升接近正常水平.AngⅡ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r=0.811 P<0.01);NO与肺动脉收缩压呈负相关(r=-0.421 P<0.05).结论 AngⅡ及NO可能参与CHD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浆Ang Ⅱ及血清NO水平可作为判定其CHD患儿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与病死率、职业分布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 1 2 0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从出血量、出血部位、职业分布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明显关系 ,职业分布与预后也有一定关系 (P <0 .0 1 )。结论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大小、出血部位及文化层次高低与预后有关 ,早期综合治疗尤显关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肿瘤79例。X线显示恶性淋巴瘤为扩张性病变、狭窄性病变、息肉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和外压性病变;平滑肌肿瘤为腔内型、腔外型和壁内型改变;小肠癌为溃疡型、息肉型、环型、狭窄型和广泛浸润型。以上三种肿瘤共占93.8%。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流行特征,为政府制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柳州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2004年性传播疾病报告病例数为11532例,较2003年增长了3.42%,年报告总发病率为325.07/10万。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最高,且位居性病构成比第1位,淋病列第2位,尖锐湿疣排第3位,仍是性病优势病种。结论HIV/AIDS、NGU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大力加强对孕产妇的产前性病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