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06篇 |
免费 | 227篇 |
国内免费 | 18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篇 |
儿科学 | 78篇 |
妇产科学 | 26篇 |
基础医学 | 187篇 |
口腔科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528篇 |
内科学 | 294篇 |
皮肤病学 | 97篇 |
神经病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16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28篇 |
综合类 | 1273篇 |
预防医学 | 639篇 |
眼科学 | 101篇 |
药学 | 623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514篇 |
肿瘤学 | 7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96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70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84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189篇 |
2011年 | 213篇 |
2010年 | 222篇 |
2009年 | 176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48篇 |
2006年 | 241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220篇 |
2003年 | 226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45篇 |
1999年 | 121篇 |
1998年 | 90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102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53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47篇 |
1987年 | 52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43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8篇 |
1959年 | 14篇 |
1958年 | 9篇 |
1957年 | 5篇 |
1955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51.
目的 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和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100例,观察患者用药管理的效果.其中随机将100例患者的用药管理采用常规管理方法,并定为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管理,并设为观察组.结果 针对性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明显较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无差异的基础上分组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效果的影响较为积极,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2.
小腿下段及踝部平面的断肢由于其解剖特殊性,因此如何成功再植修复重建有一定的难度,我们结合小腿下段和踝部三大主干动脉及其各终末支、交通支吻合网的结构特点,在一期再植手术和二期创面修复中灵活运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我院从1994年6月~1999年10月共进行小腿下段和踝部断肢再植术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应用解剖小腿下段和足踝部的血供主要由胫前、后动脉和腓动脉的终末支及其间的交通支吻合网构成。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较恒定的交通支是由胫前动脉的终末支—足底深支与胫后动脉的终末支—足底外侧动脉形成的足底交通,并通…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γ-synuclein基因的表达与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修饰之间的关系,以及γ-synuclein基因去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的表达及去甲基化试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干预对结直肠癌细胞COLO205、LoVo和SW480的γ-synuclein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亚硫酸氢盐修饰测序(BSP)法检测5-Aza-C处理前后CpG岛的甲基化情况.采用巢式甲基化PCR(NMSP)及实时荧光定量MSP法检测6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γ-synuclein mRNA的表达水平0.66±0.34,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0.45±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Aza-C处理后,COLO205、LoVo和SW480细胞γ-synucle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同时γ-synuclein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80.0%(24/30)的结直肠癌组织和50.0%(15/30)的相应癌旁组织的γ-synuclein基因被去甲基化,结直肠癌组织中γ-synuclein基因去甲基化的趋势明显强于相应癌旁组织(P=0.030).γ-synuclein基因的去甲基化水平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结论 结直肠癌中γ-synuclein基因的上调表达与启动子区CpG岛的去甲基化状态有一定关联,γ-synuclein基因的去甲基化水平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判断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54.
Tau基因表达与紫杉醇治疗胃癌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的Tau基因表达丰度与紫杉醇治疗敏感性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筛选出Tau基因高表达和低表达的胃癌细胞株各一,然后观察两细胞株对紫杉醇的反应;并应用细胞增殖实验(CCK8方法)、流式细胞技术(AnnexinⅤ标记)检测紫杉醇在体外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对于Tau基因高表达的胃癌细胞,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等技术,观察其敲低Tau基因表达后,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有无变化。结果:体外增殖实验显示,紫杉醇对Tau表达低的胃癌细胞的增殖生长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而体外凋亡实验显示,紫杉醇更能促进Tau基因低表达胃癌细胞的凋亡(P0.05),在整个细胞周期中以G2/M期为主。而应用siRNA技术将Tau基因高表达的胃癌细胞降为低基因表达后,紫杉醇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高(P0.05),更能促进转染后细胞的凋亡(P0.05);且对整个细胞周期,以作用于G2/M期为主。结论:紫杉醇对Tau基因表达低的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抑制作用,且更能促进其凋亡。而对干扰后的胃癌细胞,紫杉醇具有更强的抑制增殖作用,且更能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0.1%DMSO组,白藜芦醇组(50、100、200 μmol/L).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侵袭的影响;荧光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对细胞Bax、Bcl-2、MMP-2、MMP-9表达的影响.数据以-x±s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1)空白对照组抑制率为0;0.1%DMSO组细胞抑制率为3.25%±0.42%;白藜芦醇50 μmol/L组细胞抑制率为13.23%±1.68%;白藜芦醇100μmol/L组细胞抑制率为42.25%±3.20%;白藜芦醇200μmol/L组细胞抑制率为56.94%±5.3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10,P<0.05).(2)空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0.05%±0.03%;0.1%DMSO组细胞为凋亡率为3.39%±1.77%;白藜芦醇5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为6.92%±1.85%;白藜芦醇10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为19.05%±2.01%;白藜芦醇20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为27.17%±6.43%.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4,P<0.05).(3)0.1%DMSO组对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白藜芦醇引起PANC-1细胞G0/G1期和S期阻滞,G2/M期细胞减少.(4)空白对照组平均穿膜细胞数为61±13;0.1%DMSO组为54±13;白藜芦醇50 μmol/L组为48±15;白藜芦醇100 μmol/L组为23±6;白藜芦醇200 μmol/L组为18±7.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08,P<0.05).(5)白藜芦醇可使PANC-1细胞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下调.MMP-2、MMP-9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一致.结论 白藜芦醇可明显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其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7.
浙江省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情况,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9个县129个村,各调查县收集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调查来自血吸虫病疫情未控制县和疫情回升县人口与流动人口的构成比。各调查村抽取来自上述疫区人群中6~65岁流动人口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查。IHA阳性者再以尼龙绢集卵孵化结合沉渣镜检法检查粪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共收集流动人群信息3357420人,其中来自疫情未控制和疫情回升县人数303219人,占9.03%。IHA检查13898人,阳性率为2.06%(286/13898)。对276例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粪检,查出病原学阳性者7例,阳性率为2.52%(7/276)。根据来自疫区流动人群构成比及血清学、病原学调查结果推算血吸虫病血清学阳性人数约为3.35万人,病原学阳性人数约为845人。结论浙江省有血吸虫病患者输入,存在m吸虫病重新传播流行威胁。 相似文献
58.
股前外侧分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应用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四肢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肢体邻近双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病例,采用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4 cm×15 cm,最小5 cm×9 cm。结果6例分叶皮瓣完全存活,随访12~36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股前外侧分叶皮瓣较好的解决了四肢邻近多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难的问题,该皮瓣切取方便,分叶后旋转弧度大,面积大,能满意地修复四肢邻近复合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9.
组织工程支架作为ECM的人工模拟物,其设计原则之一是尽可能地模拟天然ECM的精细结构及成分[1]。因此,支架的构建材料及制备方法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材料主要包括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和天然来源的生物大分子蛋白。前者尽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控的降解速率和优良的机械性能,但往往缺乏生物模拟信号和细胞亲和性;天然来源的生物材料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是构建组织工程支架的理想材料之一。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较佳的天然生物材料,安全无毒、无刺激性,且具有独特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不但可以单独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还可与其他生物材料联用构建各种支架,广泛应用于皮肤、神经、血管、骨及软骨组织工程领域。本文就SF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总结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
方法对26例结肠扭曲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讨论结肠扭曲的诊治问题。
结果19例痉挛性腹痛及便秘患者经结肠镜和结肠钡餐造影诊断为结肠扭曲,肠镜检查及复位后腹痛或便秘症状明显缓解,无需口服泻药及解痉药。7例急性结肠扭曲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复位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结肠扭曲即可复位。
结论痉挛性腹痛、腹胀的老年患者,便秘患者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对无肠坏死及腹膜炎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有明显优点,诊断后即可复位,成功率高,风险小,对有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应首选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