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 中国儿童细菌耐药监测组(ISPED)2015年成立后,每年对成员单位的耐药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代表中国监测儿童细菌耐药情况.目的 对我国儿童细菌感染和耐药现状进行监测汇总,以期指导儿童抗生素合理应用.设计横断面调查,ISPED要求成员单位统一细菌培养、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条件和方法,要求以统一格式上...  相似文献   
62.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也是儿科门诊特别是急诊最常见的主诉,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热时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热儿童何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何正确使用,在一些疾病或状态下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为了规范解热镇痛药在发热患儿中的合理使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专家共识(解热镇痛药无效的发热,不在本文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3.
64.
1980~1999年水痘患儿临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了解我院1980-1999年因水痘及其并发症住院的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80-1999年因水痘及其并发症住院的患儿的年龄分布、发病季节、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 水痘的发病年龄多见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发病季节以冬、春季较多,夏季较少。1980-1999年因水痘住院患者240例,并发症共160例,1994—1999年126例(占78.75%),并发症中以继发皮肤感染(71例,占44.38%)为最多,其次为并发脑炎(29例,占18.12%)。结论 水痘发病有增多及严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5.
禽流感病毒主要引起禽类的全身性或者呼吸系统疾病,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鸟、水禽、海鸟等均可感染。被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如唾液、粪便)中都含有禽流感病毒,并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皮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给人,但目前没有发现吃鸡肉、鸭肉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66.
21世纪初10余年,新型及变异人类呼吸道病毒已多次威胁全球人类。2012年9月2513,WHO发布3天前在英国确诊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致命性感染病例,并认为该病例与不久前往沙特阿拉们的1例新型冠状病毒致命性感染相关,新型人冠状病毒(HCoV)致命性感染人类再次发生[1]。随即这种新型HCoV的全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被公布.新的冠状病毒被命名为HCoV—EMC/20120。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回顾手术确诊非胆道闭锁和胆道闭锁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胆道闭锁疑似病例的临床特征和术前疑诊为胆道闭锁的原因.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10年本院术前拟诊为胆道闭锁而行腹腔镜或开腹胆道造影的60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胆道造影的诊断结果分为非胆道闭锁组和胆道闭锁组.分析近年非胆道闭锁病例所占比例,对照两组患儿黄疸发生日龄、肝功能及B型超声结果.计算同位素肝胆排泄性造影诊断胆道闭锁的阳性预测值及假阳性率,以及非胆道闭锁病例的疾病构成.结果 非胆道闭锁组83例,胆道闭锁组519例.近年行手术探查的所有患儿中非胆道闭锁比例无明显下降.两组出现黄疸的日龄、入院TBIL(169.9 mmol/L比172.3 mmol/L,P>0.05)、DBIL(128.7 mmol/L比132.5 mmol/L,P>0.05)、DBIL/TBIL(0.76比0.77,P>0.05)、ALT(141.3 mmol/L比114.9 mmol/L,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γ-GT非胆道闭锁组显著低于胆道闭锁组(263.2 mmol/L比902.7 mmol/L,P<0.01),B型超声检查肝脏肋下大小,非胆道闭锁组小于胆道闭锁组(2.99比3.61,P<0.01).同位素肝胆排泄性造影阳性患儿共498例,其中术后诊断为非胆道闭锁患儿66例,假阳性率为13.3%.83例非胆道闭锁组包括:婴儿肝炎综合征58例,胆道发育不良16例,TPN相关性胆汁淤积症5例,胆道穿孔和浓缩胆栓综合征各2例.结论 肝功能检查的相似性及过度依赖同位素肝胆排泄性造影可能是非胆道闭锁患儿疑诊为胆道闭锁的主要原因,术前仔细分析黄疸出现的日龄、γ-GT、B型超声检查肝脏大小有利于非胆道闭锁病例术前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8.
1病例资料
  女,5岁。因“反复呕吐2月余伴肝功能异常1月半”于2014年3月3日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病程中患儿无发热、寒战和抽搐等表现。  相似文献   
69.
HCV 于1989年由 Choo 等[1]分离鉴定,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为有包膜的单股正链 RNA 病毒。目前, HCV 感染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慢性肝病的重要病原体。据统计,全球 HCV 感染者超过1.7亿人[2]。HCV 感染易导致慢性化,55%~85%的成人急性感染后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3]。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的 CHC 患者中,约半数不能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4]。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御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NK 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承担者,不仅可清除癌细胞,对病毒等病原体亦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5]。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儿童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播散性隐球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8例播散性隐球菌病连续病例进入分析,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6.1岁。血清HIV抗体均阴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计数正常。2例起病前曾口服糖皮质激素,余6例否认免疫抑制剂服用史及基础疾病史。8例患儿家长均否认鸽子或其他禽类接触史。8例患儿起病均表现为持续发热,7例有明显的肝脾肿大,4例有黄疸,2例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2例服用糖皮质激素患儿有皮肤损害,8例均无头痛、呕吐或意识改变等神经系统症状。8例血清隐球菌抗原滴度均>1:640,6例血培养结果示新型隐球菌阳性,4例CSF隐球菌抗原升高,5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8例血清IgE均升高,平均3 896.5 KuA·L-1。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累及胆道,肝内胆管扩张,胸部CT示7例累及肺部。8例起病至确诊2~7周,均接受全身性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或氟康唑),其中1例治疗后出现隐球菌相关性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8例治疗反应良好。8例诱导治疗结束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IgE水平均恢复正常,停药后随访3~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播散性隐球菌病可发生于无HIV感染的儿童,可累及多系统脏器,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肺部受累多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和血清IgE水平升高是本病实验室检查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