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8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93篇
内科学   321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3篇
综合类   1379篇
预防医学   701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664篇
  2篇
中国医学   542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55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59年   1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国内外3种乙脑疫苗在小鼠体内的保护力试验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乙型脑炎(JE)SA14142减毒活疫苗、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HKV)和鼠脑纯化疫苗(MBV)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效果。采用免疫后以P3株和中山株(Nak)腹腔或脑内攻击的方法。结果表明乙脑SA14142减毒活疫苗免疫1次对2株乙脑病毒的腹腔攻击均有100%保护,对脑内攻击亦有较好的保护(40%~80%),而2种灭活疫苗仅对腹腔有一定的保护(40%~80%),对脑内几乎无保护。3种疫苗均可诱生中和抗体(NA),活疫苗与MBV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保护力活疫苗明显高于MBV。MBV虽较HKV诱生的中和抗体高,但保护力却不比HKV高。因此结果表明中和抗体与保护力并无绝对的相关关系,活疫苗具有诱生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全面免疫,而死疫苗则无有  相似文献   
102.
甄蓓  俞守义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2):1137-1137
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人、畜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1〕,其发病率占急性腹泻病之首。我军“八五“攻关课题(部队急性腹泻病防治)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急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是ETEC,极大地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军队在非常时期执行任务时,是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对部队进行肠溶型胶囊剂型rBSWC菌苗人群试验时,观察了此菌苗对ETEC腹泻的保护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广州军区某部队4063名官兵,年龄在17~38岁,试验前两周内也未发生过急性腹泻病。此部队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3.
俞永新 《首都医药》2003,10(14):2-4
自SARS爆发流行以来,我国大陆和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均致力于其病原的研究,在分离到病毒的基础上对各分离株进行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最终于4月16日由WHO正式宣布SARS的病原体为一种以前未知的新冠状病毒(Coronavirus),并命名为SARS冠状病毒(SARS-CoV)。  相似文献   
104.
俞信真 《中国药业》2003,12(5):41-42
目的:建立肤霉净中两种主要成分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iscovery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23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苯甲酸的线性范围为0.06704~0.8045μg(r=1.000),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0.07767~0.9321μg(r=0.9997);平均回收率苯甲酸为98.8%,RSD=1.07%(n=6),水杨酸为99.0%,RSD=1.65%(n=6)。结论:建立了同时对肤霉净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5.
科技的竞争就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所以研究生教育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突出个性特色要培养创造性人才,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在人才培养当中要给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观察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单盲自身对照方法 ,予益气维血颗粒 1包 ( 1 0 g)口服、 3次 /d ,连服 30日为 1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正式治疗前 ,治疗第 1周末及疗程结束时 ,分别测试血清铁蛋白 (SF)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和运铁血蛋白饱和度以及中医症状疗效评分各 1次 ,比较治疗前后贫血纠正情况和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血红蛋白 (Hb)、红细胞计数 (RBC)、血清铁蛋白 (SF)均升高 (P <0 0 1 ) ,运铁白蛋白饱和度也升高 (P <0 0 5) ,总铁结合力下降 (P <0 0 1 ) ,中压症状评分显著下降 (P <0 0 1 ) ,临床总有效率为 90 %。结论 :益气维血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较好 ,且价格便宜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7.
凯西莱与速尿存在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西莱是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物 ,速尿是常用的强效利尿剂。两种药物配伍应用时出现浑浊现象 ,但文献调查尚未见两者不能配伍的依据。因此 ,笔者进行了试验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70岁 ,主因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4个月 ,要求强化治疗收入我科。近日体温高 ,全身高度指凹性水肿 ,2 4h尿量 <10 0mL ,血肌酐尿素氮均高 ,考虑肾功能衰竭 ,遵医嘱给予 5 %葡萄糖液 2 5 0mL、凯西莱 0 .2g静点 ,速尿 2 0 0mg入壶。在配置本组溶液时 ,发现 2种药物混合后产生白色浑浊 ,立即请示主管医生 ,调整医嘱2 试  验将凯西莱加入 5 %的葡萄糖…  相似文献   
108.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 ,我们运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 89例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89例 ,男性 5 8例 ,女性 31例 ,年龄在 6 3岁~ 92岁之间 ,平均年龄 72 8岁 ;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 ,其中脑血栓形成 5 2例 ,脑栓塞 8例 ,腔隙性脑梗塞 2 9例 ;病程在 2 0d以内 5 9例 ,2 1d至 6个月者 2 0例 ,6个月至 1年 10例。初次中风者 6 0例 ,再次中风者 2 9例 ,有高血压病史者 4 0例 ,冠心病病史者 36例 ,糖尿病史者 8例 ,风心病史者 3例 ,低血压病史者 2例 ;有血液黏稠度增高、高脂血症者 86例。住院时间最…  相似文献   
109.
俞玬  周嵘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3):268-268
我们2000年2月~2002年2月以纳洛酮足三里穴位注射合维奥欣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60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符合1986年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相关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多排螺旋CT3D成像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了57例门静脉3D成像,6例正常,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42例肝癌门静脉癌栓,4例肝门部淋巴结肿大患者,所有病例来源于肝脏常规双期扫描。对比剂按1.5-2ml/kg,对比剂注射流率2.5-3ml/s,门脉期延迟时间60-70s。对肝癌形成的42例门静脉癌栓进行轴位和3D成像观察,并行两组对照。结果 根据癌栓不同部位分为门脉左支(13例)、右支(20例)、主干(9例)3种类型。3D成像与轴位之间对显示门静脉癌栓没有差异性(P>0.05),但3D对显示主干栓塞形成的侧支循环优于轴位。结论 门静脉癌栓多排螺旋CT3D成像可较好地多方位显示癌栓部位及癌栓类型,CT3D成像和轴位结合可更好地对门静脉癌栓作出判断,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对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