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北京儿童医院脓疱疮患儿临床分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S)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3—2008年收治的1735例脓疱疮儿童皮损部位分离出的52株GAS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值;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上述菌株进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A和mefA检测以及emm分型情况。结果分离株对四环素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均为100%,MIC>256mg/L;对青霉素、头孢拉啶及氧氟沙星的敏感率高达10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ermB、ermA和mefA和阳性率分别为92.30%、7.70%和0;分离株的emm分型最常见的为emm12.0(53.85%),emm1.0(36.54%)。结论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脓疱疮儿童GAS感染流行菌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很高,主要耐药机制为ermB编码的23SrRNA甲基化酶导致靶位改变,在北京地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仍是治疗GAS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在中国儿童中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状况。方法对2006—2008年中国11家儿童医院分离的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采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试剂盒进行血清型分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7个看家基因并测序,根据7个基因型的组合确定序列分型(ST)。结果 171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常见的血清型为19F(19.9%),14(19.3%),19A(18.1%),6B(9.4%)和23F(6.4%),其中有5株(2.0%)用丹麦抗血清无法确定血清型。共检出65种ST,12个克隆群,有1株因未扩增出aroe位点的等位基因无法分型。其中ST320最常见,占17.5%,其次为ST271(13.5%)、ST876(10.5%)。常见的ST同源复合群是CC320(33.9%)和CC876(13.3%)。发现20种新的ST型,已被MLST数据库录入,并有3个新的等位基因序列。结论分离自中国儿童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主要为ST320、ST271和ST876等3种,流行的克隆群为CC271、CC876。  相似文献   
5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B型胃炎和相关的消化道溃疡病的致病原因。有多种方法可检测Hp,但都有局限性1。对于Hp感染的诊断,可以通过内窥镜进行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和细菌培养)和非侵入性检测(13碳尿素呼吸试验、血清学和粪便试验)。尿素呼吸试验是目前Hp治疗后随访的最重要的检测。血清学试验广泛用于Hp感染病人的筛查,其有高敏感性,也相对便宜。尿素呼吸试验较昂贵,需要专门设备1。但血清学试验不用于治疗后的病人,原因可能是特异性较低。大多数Hp感染病人由全科医生给予治疗。这些医…  相似文献   
54.
致儿童咽扁桃体炎酿脓链球菌emm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导致儿童咽扁桃体炎的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即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的emm分型.方法 2007年1 - 12月共获取119株GAS,分别来自于重庆(42株)、深圳(30株)和上海(47株)3个地区.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编码成熟M蛋白基因(emm基因).对PCR扩增后的emm基因产物进行测序,并将所测得的emm基因序列提交到相关网站,获取emm分型结果.结果 共有13种emm型GAS可导致儿童发生咽扁桃体炎:emm1.0(24.37%),emm3.1(0.83%),emm4.0(0.83%),emm6.5(1.68%),emm12.0(55.46%),emm22.0(10.08%),emm63.0(0.83%),emm77.0(0.83%),emm80.0(0.83%),emm102.2(1.68%),emm104.0(0.83%),st1815.0(0.83%)和stG485.0(0.83%).重庆地区可见10种emm分型:emm1.0(11.90%),emm3.1(2.38%),emm6.5(4.76%),emm12.0(61.90%),emm22.0(4.76%),emm63.0(2.38%),emm80.0(2.38%),emm102.2(4.76%),st1815.0(2.38%)和stG485.0(2.38%).深圳地区可见5种emm分型:emm1.0(16.67%),emm12.0(50.00%),emm22.0(26.67%),emm77.0(3.33%)和emm104.0(3.33%).上海地区可见4种emm分型:emm1.0(40.42%),emm4.0(2.13%),emm12.0(53.19%)和emm22.0(4.26%).结论 emm1.0、emm12.0和emm22.0克隆流行菌株是最常见的导致重庆、深圳和上海3地区儿童发生咽扁桃体炎的酿脓链球菌.3地区导致儿童发生咽扁桃体炎的克隆流行菌株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55.
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研究80年代中期的90年代中期肺炎链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80年代中期49株和90年代中期33株Sp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水平。结果 Sp对青霉素的耐药率由80年代中期的6%升到90年代中期的21%,对头孢呋新,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0分别升至15%,9%和12%。  相似文献   
56.
目的 研究我国儿科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菌株emm分型及其超抗原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测序对来自中国儿科2005年-2006年222株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菌株进行emm分型;PCR检测speA, speC, speH, speI, speG, speJ, ssa和 SMEZ超抗原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检测到9个emm型,emm12为主占55.86%(124/222),其次emm1占39.64%(88/222);78.39%的GAS分离株携带有6个或6个以上的超抗原基因,emm型和超抗原基因谱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结论 中国儿科GAS感染流行菌株具有emm型分布集中和超抗原基因携带率高的特点,不同的emm分型有不同的超抗原基因谱,这将为我国GAS疫苗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分子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通过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菌株进行分型以示CNS菌种间及菌种内的异质性和亲缘性,协助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方法 将本院新生儿病房2001年11月至2003年3月血培养为CNS的患儿列入本研究.对入选的CNS茵株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菌株.结果 共有80例患儿入选,其中9例患儿分离出≥2株CNS茵株.血培养为CNS的临床分离菌株共有90株.在临床诊断的27例(33.8%)败血症中,表皮葡萄球茵18例(66.7%),溶血葡萄球茵7例(25.9%),人葡萄球菌2例(7.4%).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对90株入选菌株共分为50型,其中表皮葡萄球茵37型,溶血葡萄球茵10型,人葡萄球菌2型,华纳葡萄球菌1型.在临床分离的90株CNS菌株中,共有6组图形完全一致,属于同一菌株.其中两组(4株CNS菌株)分别来自2例患儿不同时期的血培养结果,故脉冲电场凝胶电泳可以协助临床明确诊断败血症.结论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是一种敏感性高的CNS茵株分型方法,可协助临床诊断败血症.  相似文献   
58.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儿科医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常引起爆发性流行,故进行MRSA分型监测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PFGE)对儿童医院烧伤病房2003年10-11月小规模流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基因分型及联合耐药表型分型分析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59.
肺炎链球菌感染至今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我国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Ds)诊治水平及实验室检测水平在不同地区、医院、科室间差异较大,且临床医师对疫苗免疫关注不够。为了进一步规范PDs的防治,我们组织国内呼吸、感染、免疫和急救领域里在PDs和肺炎链球菌临床与科研方面有经验的儿科专家,制定出一个能代表临床医师观点的共识,以提高我国儿童PDs诊治及防控水平,保障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60.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疾病,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细菌性脑膜炎是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高等特点。肺炎链球菌(SP)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耳炎、脓毒症、细菌性脑膜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明确SP病原是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前提。细菌分离培养法仍是目前明确SP感染的"金标准",但培养阳性率低,耗时较长,不利于SP快速检测。免疫层析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乳颗粒凝集试验等免疫学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性较高、操作简便、不受抗菌药物影响等优点,是检测SP感染细菌培养之外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