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及其对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共108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共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瘦素水平,分析其与脑出血后3个月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血浆瘦素水平[(33.24±15.25)ng/ml]与对照组[(10.31±4.93)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瘦素水平是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95%CI=1.08~2.2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瘦素水平对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6,95%CI=0.78~0.92,P<0.01),且判定血浆瘦素水平大于41.73ng/ml,对预测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的灵敏度为71.43%和特异度为87.50%。结论脑出血后血浆瘦素水平升高,检测血浆瘦素水平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分析和总结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近10年手术的326例脑动脉瘤发生术中破裂的31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生率为9.5%,其原因主要有:①剪开硬脑膜(6.5%);②脑组织过度牵拉(16.1%);③血肿清除(16.1%):④解剖分离载瘤动脉和动脉瘤颈(38.7%);⑤放置和调整动脉瘤夹(22.6%)。且早期破裂较晚期预后差(P<0.05),破裂持续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P<0.01)。双吸引器吸引,临时阻断以及小止血纱布压迫出血部位是控制出血的有效方法,超早期破裂往往需迅速切除部分脑叶以尽快达到出血部位。结论:对动脉瘤术中破裂随时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并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采用显微手术、临时阻断载瘤动脉、避免过度钝性牵拉瘤体可减少术中破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3.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简称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对其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能力素质具有直接的和深远的影响。由于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在专业针对性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打造一门符合专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创新型生物化学特色课程,是医学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深度教学改革,2...  相似文献   
144.
【】 和肽素是精氨酸加压素前段的羟基肽部分,作为精氨酸加压素的部分活性片段,具有易保存、易检测等优点,其在血浆中的变化趋势与精氨酸加压素一样,可作为检测精氨酸加压素的替代物。脑出血患者外周血和肽素浓度显著升高,其水平与脑出血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可独立预测脑出血患者短期和长期临床预后,可显著提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因此,和肽素有望成为评价脑出血预后及指导临床对脑出血进行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PER1、PER2、CRY1、CRY2、CLOCK、BMAL1和NPAS2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脑胶质瘤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对照)PER1、CRY1、CRY2、CLOCK、BMAL1、NPAS2等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脑胶质瘤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PER1、CLOCK时钟基因启动子区均未有甲基化;脑胶质瘤组织中NPAS2、PER2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两种组织中CRY1、CRY2和BMAL1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PER1、CLOCK时钟基因启动子区均未有甲基化;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组织中NPAS2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组织(P<0.05);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CRY1、CRY2、BMAL1和PER2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PAS2、PER2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明显增高;NPAS2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频率越高,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越高。NPAS2、PER2时钟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修饰可能是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术中的应用,为精准手术提供良好的准备。方法 选择行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83例,术前应用3Dslicer软件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在颅骨内横窦沟与乙状窦沟结合处下缘模拟出“关键孔“并在颅骨外表面标记,然后测量“关键孔”与星点及二腹肌沟顶点的距离,术中根据这两组距离指导“关键孔”的定位。结果 本组患者无横窦或乙状窦损伤,77例术中通过“关键孔”清晰显露横窦与乙状窦结合处,未清晰显露6例。结论 应用3Dslilcer进行颅骨CT三维重建的方法可以客观、准确地定位“关键孔”,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颅骨缺损,降低静脉窦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