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21.
目的揭示不同剂量FTY72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两次注血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予以1ml 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按1mg/kg和5mg/kg剂量予以FTY720腹腔注射。每组6只大鼠断头处死,采用四肽荧光底物法检测海马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海马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每组剩余6只大鼠逃避潜伏期同时评价大鼠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改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增高,海马组织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显著升高,海马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活性显著增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均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也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FTY720可通过抑制脑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功能,其作用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2.
王家栋  杜垣锋  王昊  沈永峰  王鼎  江力  曹阳  鲁张帆  俞文华 《浙江医学》2022,44(21):2328-2329,2336
目的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舌咽神经痛(GPN)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小脑绒球下入路MVD治疗的GPN患者107例,完成随访89例,分析手术探查结果、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探查发现责任血管为小脑后下动脉(PICA)66例,小脑前下动脉4例,椎动脉(VA)4例,VA推挤PICA10例,岩下静脉2例,多个动脉或静脉16例,未见明显责任血管5例。术后即刻疗效极高99例(92.5%),疗效良好6例(5.6%),疗效一般2例(1.9%);末次随访疗效极高85例(95.5%),疗效良好1例(1.1%),疗效不佳3例(3.4%)。至随访结束,有3例患者复发。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经小脑绒球下入路MVD治疗GPN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3.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正成为全国及全世界范围的公共问题。虽然中国儿童肥胖症的患病率比一些发达国家要低,但增长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如何控制儿童肥胖发生率,提高治愈率,预防再发生率已是儿保医师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以2005年10月~2006年3月期间萃庄镇卫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分析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包括疼痛治疗、心理治疗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家属对临床疗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家属,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能提高其疼痛缓解率,改善其焦虑的状态,提高患者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术中监测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575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未在AMR监测下行MVD手术257例(MVD组),在术中AMR全程监测下行MVD手术318例(MVD+AMR组)。对比两组术后近期(术后1周)和远期(术后1年)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MVD组:术后1周患者疗效:治愈181例(70.4%),缓解72例(28.0%),无效4例(1.56%);术后1年患者疗效:治愈230例(89.5%),缓解24例(9.34%),无效3例(1.17%);术后并发症:听力下降11例,轻度面瘫4例。MVD+AMR组:术后1周患者疗效:治愈266例(84.1%),缓解50例(14.7%),无效2例(0.63%);术后1年患者疗效:治愈297例(93.4%),缓解19例(5.97%),无效2例(0.63%);术后并发症:听力下降4例,轻度面瘫3例。两组近期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监测AMR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并且在AMR监测下对面神经进行全程探查减压能够提高近期手术疗效,但不能认为AMR的应用可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6.
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老年无功能性垂 体腺瘤行经蝶窦显微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放大8-10倍下切除肿瘤。结果:本组大腺瘤30例,巨腺瘤12例,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无死亡。随访6 月-5年,肿瘤消失20例,残瘤静止7例,复发再手术3例。结论: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经蝶窦 显微外科治疗老年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7.
颅内静脉窦损伤是颅脑外伤较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是外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院从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共手术治疗16例静脉窦损伤,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8.
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男性泌乳素腺瘤的长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男性泌乳素腺瘤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经蝶窦显微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男性泌乳素腺瘤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结果52例患者平均病程7.2年,性功能障碍31例,视力视野障碍25例,头痛6例。肿瘤大于4cm有17例。手术采用经蝶人路,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11例,大部分及部分切除5例。随访3-17年(平均5.6年),视力视野改善20例,性功能改善10例。术后随访复查CT或MRI提示肿瘤消失37例,残留静止8例,复发7例。结论经蝶人路显微手术是首选手术治疗方法;术后PRL水平、肿瘤的大小以及术中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但术后PRL水平是预测预后的最好因素。  相似文献   
129.
对双侧震颤明显的PD患者,一侧丘脑腹外侧核(VL)中丘脑腹外侧中间核(Vim)核毁损后,对侧震颤消失;另一侧试用了Bertrand所介绍的丘系前区(pr1)替代Vim核,以避免左侧脑内手术可能发生的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结果:107例手术证明丘系前区毁损对震颤疗效显著,对僵直也有良好疗效。除3例语言受到一定损害、恢复不理想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认为,prl作靶点组合是PD第二次对侧手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0.
目的:分析总结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10年手术治疗的13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位于三角区、体部9例,枕角2例,颞角2例,肿瘤最大径4.1~8.0cm。结果:本组10例经顶枕入路,2例经颞中回入路,1例经胼胝体后部入路,均获肿瘤全切。无死亡及其他主要并发症。结论:侧脑室脑膜瘤早期临床无特异症状,肿瘤大小、位置、供血影响手术入路的选择。选择合适入路、应用显微技术、保护瘤周重要结构是全切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