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386篇
内科学   175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606篇
预防医学   367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25篇
  6篇
中国医学   234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分析孢子丝菌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孢子丝菌病诊疗及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且资料完整的655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分析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皮损分布、既往诊治情况等。结果: 655例患者中,男253例,女402例,男女比例1  ∶1.59;年龄3个月~81岁,36~65岁占67.79%;病程4天~8年,2~4个月占60.92%。临床以固定型(77.25%)和淋巴管型(21.83%)为主,以丘疹结节损害居多,主要分布于面部(51.45%)和四肢(43.82%)。133例有明确外伤史。499例(76.18%)患者有该病既往外院就诊史,其中误诊293例(58.72%)。误诊疾病以皮肤感染、皮炎诊断最多。结论:孢子丝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固定型和淋巴管型表现为主,主要累及面部、躯干,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应用耳穴贴压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P <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5.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耳穴贴压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性激素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消痈汤熏洗合三间隙引流术对急性肛周脓肿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三间隙引流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痈汤熏洗。系统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创面情况、血清IL-6、IL-8、IL-10、TNF-α水平及肛门功能。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创面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各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较前均显著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消痈汤熏洗联合三间隙引流术治疗急性肛周脓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创面愈合,恢复肛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构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用于术前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的组织学分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9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7例经病理证实的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和低级别尿路上皮癌,随机分为训练集89例和验证集38例。在平扫、动脉期、静脉期CT图像上提取病灶影像组学特征。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预测BUC组织学分级的效能,采用决策曲线评价模型鉴别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和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的净获益。结果 基于每例患者的三期CT图像共提取出5 202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后最终得到20个特征用于构建预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诊断BUC组织学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5%CI0.83~0.96)和0.93(95%CI 0.85~1.00)。结论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构建的模型术前预测BUC组织学分级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反流对冠状动脉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因心悸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161例,其中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瓣反流患者86例,并分为轻度组(45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11例);其余75例为对照组.测量各人的冠状动脉舒张期峰值流速(PDV)、舒张期平均流速(MDV)、血流速度积分(VTI),并比较所得的数据.结果:各主动脉瓣反流组冠状动脉的PDV、MDV、VT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的增加,PDV、MDV、VTI呈下降趋势.结论:主动脉瓣反流会降低冠状动脉的PDV、MDV、VTI,从而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56.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V)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可防不可治是共识,病死率100%,全世界每年报告的狂犬病死亡人数约有5.5万例。农村社区居民养狗数量多,狗咬伤患者多见,狂犬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危险。本文探讨对农村社区狗咬伤患者的急诊处置,以便取得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验证杰雪消毒效果的可靠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30例患者,采用同体对照法,杰雪消毒患者右手背皮肤,为试验组;碘酊酒精消毒患者左手背皮肤,为对照组。检测2种消毒方法的细菌总数。选取30个瓶塞采用杰雪消毒,30个瓶塞采用碘酊酒精消毒,检测2种消毒方法的细菌总数。结果杰雪和碘酊酒精消毒后的细菌计数均显著少于消毒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杰雪对皮肤和瓶塞的消毒效果均可靠。  相似文献   
58.
人参皂甙抗休克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对内毒素休克致急性肾衰大鼠起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人参皂甙组,观察各组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后平均动脉压、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肾血浆流量的变化。结果:与脂多糖组比较,人参皂甙组平均动脉压不同时间点均有回升,内生肌酐清除率在注射脂多糖后8h和10h有所恢复,肾血浆流量在注射脂多糖后6h,8h和10h,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人参皂甙对内毒素休克致肾衰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9.
脊柱侧凸表现为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失衡, 病因复杂, 先天性椎体异常、神经系统病变导致椎旁肌左右不对称、骨组织营养不良或代谢障碍等均可引起脊柱侧凸。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尤其是对骨骼生长具有关键作用一种肽类激素。对处于快速生长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 如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则可能会导致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ISS)和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GHD), 临床上主要通过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进行治疗。既往临床研究显示在使用rhGH治疗ISS和GHD的过程中, 很多患儿发生脊柱侧凸或原有的脊柱侧凸进展加重, 据此很多学者得出结论:rhGH治疗ISS或GHD时会导致脊柱侧凸的发生或进展。但随着临床统计数据的增多以及研究的进展, 许多学者发现rhGH治疗ISS或GHD时仅会使既往患有脊柱侧凸的患者Cobb角增加, 而不会导致脊柱侧凸的发生, 即不会使脊柱侧凸的患病率增加。目前对以上结论以及发病...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索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KGF)对于大鼠皮肤伤口局部的促血管化作用.以探究其可能的促进愈合的机理.方法:构建大鼠背部皮肤全层缺损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不作特殊处理),空白膜组(放置空白胶原膜),KGF膜组(放置加载KGF的胶原膜).通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