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0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1.
上肢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的形成及功能挽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的形成以及侧胸和背部组织在功能挽救中的应用方式和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03年9月共收治6例上肢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患者,所有病例行一期再植或寄养再植。术后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100°位石膏或支具固定,6周后去除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再植均顺利成活,随访3个月~2年,术后肩关节外展50°~90°,前屈50°~70°,后伸20°~30°,内收20°~40°;肘关节屈曲100°~140°,伸-20°~0°;重建术后3个月时屈肘肌力达Ⅳ~Ⅴ级。结论充分利用侧胸和背部组织特点进行分期、分层手术,解决创面覆盖和功能重建互相干扰的矛盾,是挽救严重轴向屈曲性旋转撕脱离断伤上肢,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随访资料完整的18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06例,女81例;年龄13~63岁。按照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131例,旋前外旋型33例,旋后内收型16例,旋前外展型7例。所有病例均行开放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4周。疗效按Leeds临床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59例,良22例,差6例。下胫腓关节固定58例,发生螺钉断裂5例,术后脱位再次手术1例。内、外踝切口表浅感染或坏死14例,无畸形愈合发生。结论:内固定治疗的关键是恢复踝关节解剖关系,腓骨及下胫腓韧带对踝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重视皮肤软组织的处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8岁。因右小腿枪击伤1小时被送急诊室。查体: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搏12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60/30mmHg(1kPa=7.5mmHg),右胫骨结节前外方有直径2cm伤口,窝下部有10cm×6cm不规则伤口,肌肉断裂、破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三维有限元分析的角度,探讨髋关节外固定器对股骨头压力的影响。方法建立正常的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安装单轴髋关节外固定器(A型)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安装双轴髋关节外固定器(B型)的髋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接触压力分析的方法,观察并分析髋关节双足站立位、单腿站立髋关节中立位股骨头的峰值压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髋关节外固定器均能减少股骨头的接触压力(P<0.05),髋关节外固定器在双腿站立时减少最明显,B型髋关节外固定器组较A型髋关节外固定器的股骨头接触压力减小。结论髋关节外固定器可减少股骨头的压力,可辅助治疗髋关节疾病。  相似文献   
15.
李忠海  侯树勋  李利  虞舜志  侯铁胜 《中国骨伤》2014,27(12):1050-1055
目的: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符合DCI植入指征的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年龄35~54岁,平均43.2岁.脊髓型颈椎病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4例.病变节段:C3,4 1例,C4,56例,C5,66例,C6,74例,C3,4合并C5,6、C6,72例.19例患者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其中2例同时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前和末次随访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mJOA)、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扣患者满意度(PSI)评价临床疗效.测量DCI植入节段的活动度(ROM)和椎间隙高度(DHI)以及相邻节段的ROM.采用Miyazaki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评定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19.8个月.mJOA评分术前13.6±1.1,末次随访16.3±1.2,平均改善率为85.0%;NDI评分术前17.1±7.4,末次随访6.1±3.9;VAS评分术前6.6±1.4,末次随访1.4±0.8;以上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CI植入节段术前ROM (7.6±1.9)°,末次随访(7.8±2.1)°;C2-C7节段术前ROM (38.6±7.2)°,末次随访(39.9±6.4)°;以上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I植入节段DHI术前(6.3±1.1)mm,末次随访(7.1±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未见异位骨化.MRI随访发现38个相邻节段中3个(8%)椎间盘退变分级加重1级,但无相关临床症状出现.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病早期随访的临床效果满意,手术节段活动度得到一定的保留,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较低,无相邻节段病发生,但仍然需要更长期的随访来进一步评价其功能和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离体培养脊髓片的理想厚度和大鼠的最佳周龄。方法通过不同周龄的大鼠(1周、2周、3周、4周龄各10只,共40只),以及不同厚度(切片厚度分为:100μm、200μm、300μm以及400μm 4种)的脊髓组织切片培养,采用MTT技术进行脊髓片培养细胞的活性鉴定,观察脊髓片培养不同时间点其神经细胞的活性。结果1~7 d鼠龄的脊髓组织片培养1~14 d时细胞活性最高,但其神经细胞结构形态容易受到破坏,不利于观察,且在培养超过14 d时神经细胞活性明显下降;2~3周鼠龄的脊髓组织片培养细胞,在培养14 d后仍有较高的神经细胞的活性并保持较好的细胞形态结构;1~4各周龄组大鼠200μm和300μm左右厚度的脊髓片培养神经细胞活性最稳定(85%~95%)。结论进行离体脊髓片培养,选择7~14 d(即1~2周龄)大鼠作为取材对象较为理想,选择200μm~300μm切片厚度的脊髓片进行培养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外固定器治疗侧方挤压损伤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器固定治疗侧方挤压损伤型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两侧髂嵴各穿放2枚固定针,外固定器挤压固定,早期负重功能康复训练(平均术后14d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结果所有病例骨盆两侧均获得对称性复位。平均愈合时间8·6周(7~14周)。平均随访4年(3~7年),初始复位后无明显的骨折再分离移位。结论外固定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侧方挤压损伤型骨盆骨折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型外固定架牵引固定Bennett骨折21例。结果21例术后随访3~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9周,平均6.7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照TAM系统评定,优良率达90.5%。结论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外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移植近期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衷鸿宾  侯树勋  徐莹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908-4909,F003
目的:观察犬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近期神经再生。方法:15犬分成去细胞神经移植组6犬、自体神经移植组6犬、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3犬。坐骨神经5.0cm长缺损,以3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神经再生的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段内大量新生神经纤维,新生血管及许旺细胞;远端胫神经内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靶肌肉运动终板的数量、形态及分布良好。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非常相似。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在修复犬的粗大和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其神经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摘要 背景:冻干骨是临床上常用的自体骨替代材料,在冻干骨中掺入成骨活性元素锶将有助于冻干骨在临床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的:观察含锶溶液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冻干骨浸泡掺锶的影响,并对锶离子的缓释特征进行观察。 方法:采用5~40 mmol/L的氯化锶溶液处理冻干骨,并对其中浓度10 mmol/L组分别在浸泡1.5,3,6,9 d进行检测,观察在不同时间内锶元素的掺入效率;在去离子水中进行锶离子的缓释效果评价。用ICP-OES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元素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随溶液浓度升高锶元素的掺入量增加,浓度在2.0%~5.1%范围。在所观察的9 d时间内,锶掺入浓度随浸泡时间延长持续增加。锶元素在初期存在爆释效应,之后进入较平稳的释放阶段。30 d内锶离子释放量始终高于松质骨中的钙离子释放量。提示在实验观察的范围内,采用较高含锶浓度溶液以及延长浸泡时间可以提高锶元素在冻干骨中的掺入量。掺锶冻干骨具有长期释放锶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