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入院首次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1年1月由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急诊收入并转入康复科住院治疗的SCI患者62例,根据伤后ASIA损伤分级将纳入患者分为完全性运动损伤组(ASIA损伤分级A级或B级)35例,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组(ASIA损伤分级C级、D级)27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验资料,根据入院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间资料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完全性运动损伤的可能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各指标的评估能力。结果:完全性运动损伤组患者的入院后首次NLR值水平显著高于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明显低于不完全性运动损伤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升高是脊髓损伤后完全性运动损伤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11,95%CI:0.051~0.878,P<0.05)。NLR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726(95%CI:0.598~0.854,P<0.05),当截断值为9.711时,有最大约登指数0.398,其敏感度为65.71%,特异度为74.07%;淋巴细胞计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40(95%CI:0.610~0.870,P<0.05),当截断值为1.220时,有最大约登指数0.461,其敏感度为94.29%,特异度为51.85%;二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0.751(95%CI:0.625~0.878,P<0.05)。结论:入院后首次NLR值作为简单、便宜、容易获得的检验指标,可能对早期SCI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帕金森的病例19例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3例,平均年龄76.4(64~89)岁;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7例,Ⅴ型6例。动力髋螺钉(DHS)治疗6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13例。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 Harris评分。结果19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所有病例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2(6~72)个月,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和再骨折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从术前的24~36(25.7±6.0)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65~86(78.5±4.9)分,DHS组1例遗留轻度跛行及髋内翻,主钉切割股骨头,行胫骨结节骨牵引3周并延迟下地至达到骨性愈合。PFNA组13例手术后随访固定效果较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后遗症。结论对于伴有帕金森病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在围手术注意处理合并症及并发症,选择正确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种类,可以使患者早日获得痊愈。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 PD )对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军区总医院病案室选取2002年3月~2012年10月的病例资料,筛选出来自血管外科、创伤科、普外科合并PD(观察组)及相应科室不伴PD的患者(对照组)各48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跌倒、尿路感染、肺炎)、治疗时间(术前、术后、ICU及住院)和手术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跌倒10例、手术康复26例,对照组分别为2、35例, P均<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P均>0.05。观察组中来自创伤科的患者术后跌倒7例、手术康复5例、术后治疗时间为(18.5±5.7) d、住院时间(17.1±6.9)d,对照组分别为1、12例及(13.1±5.3)、(15.7±5.1)d,P均<0.05;两组同科室其他指标比较,P均>0.05。结论 PD可影响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康复出院,尤其是在创伤科。 相似文献
24.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 其对医疗健康保健起了非常主要的作用.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抗生素在预防、控制和治疗感染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 抗生素处方使用仍是一个普遍难题.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乱用、滥用抗生素的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过分依赖抗生素的作用,忽视临床治疗的基本原则;②不注意配伍禁忌;③只想到药物的治疗效果而忽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④用药方法不当;⑤经验用药,替代药敏试验;⑥盲目追求使用新药及特效药,忽视了老药新用;⑦使用抗生素的单一性.目前,抗生素疗法有很多种,现主要归纳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单次延长刺激(single prolonging stress,SPS)大鼠模型中各个脑区铁蛋白(ferritin,Fn)含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探讨脑内铁蛋白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模型组(n=35)和对照组(n=25).建立SPS模型,采用行为学验证模型是否成功;Western blot观察大鼠各个脑区铁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一步研究海马区域铁蛋白表达改变情况.Western blot观察SPS后铁蛋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发生明显改变(P<0.05);模型组在海马区域铁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减少,在纹状体区域铁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在应激后1、3d,模型组海马区域铁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7d时基本恢复.结论 在SPS大鼠模型中,脑铁蛋白发生变化,表明铁蛋白异常可能参与了PTS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