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70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 探寻成人心室双入口(double-inlet ventricle,DⅣ)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olor Doppler echocardiography,CDE)特征.方法 应用CDE检查32例成人DIV患者,寻找其CDE特征,所有患者均有心血管造影对照,25例经手术证实.结果 根据CDE特征表现对30例做出正...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总结超声诊断12例双调转术治疗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体会。材料与方法:12例中,大动脉转位SLL型11例,IDD 1例。手术方式:心房内调转1例,11例用改良sinning手术,即切开左房、房间隔将上、下腔静脉与解剖右心室、三尖瓣相通,用自体心包片将肺静脉与解剖左心室及二尖瓣相连;10例合并VSD与PS患者用心内修复采用人工血管在VSD与主动脉之间建立隧道,经解剖右心室到肺动脉用人工心外管道,2例肺动脉瓣正常患者经解剖右心室修补VSD,然后行主动脉、肺动脉两个大动脉调转术。使用日本东芝6000型,美国菲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3.75MHz。术前用体表超声(TTE)明确诊断,术后随诊用TTE。结果:12例C-TGA TTE准确诊断,超声诊断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符合率100%。12例C-TGA行双调转术,9例手术成功,3例死亡。术后用TTE随诊。9例中8例VSD补片完善,1例残余漏。9例存活双调转术患者,术前、后均用TTE监测左心室及右心室心功能正常。9例右心室到肺动脉心外管道血流正常。结论:超声诊断C-TGA及合并畸形及术前帮助选择适合行双调转术的病例,术后用TTE随诊手术效果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3.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导引介入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价值。方法:继发孔型ASD 215例,其中单一ASD 213例,多发性ASD 2例。男93例,女122例,年龄2~15岁,平均10.2岁。体重11~87kg,平均35.8kg。其中9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室上速、室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房室传导阻滞Ⅲ°,二尖瓣脱垂合并轻度关闭不全各1例。215例患者术前均作体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术中用TTE或食管超声(TEE)监测导引介入治疗全过程。术后用TTE随诊。结果:215例患者应用进口及国产闭合器成功闭合缺损,成功率100%。经TTE测量ASD直径5~32mm(平均17.14mm),TEE测量直径7~32mm(平均18.45mm),闭合器型号8~40mm(平均21.88mm)。215例患儿术后TTE随诊无并发症,无残余分流。结论:超声导引下介入治疗小儿ASD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4.
二尖瓣腱索断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已手术的6016例各种心血管疾病中检出5例二尖瓣腱索断裂(RMCT),CDE诊断准确率100%。本病的CDE表现是两维超声心动图(2DE)显示腱索断裂的二尖瓣叶呈“枷样”或“甩鞭样”改变,彩色多普勒(CD)显示收缩期过二尖瓣五彩相间返流束血流信号。结果表明CDE对本病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可代替心血管造影检查。CDE诊断本病需与二尖瓣脱垂(MVP)和二尖瓣叶赘生物(MVV)相鉴别。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5.
孤立性右心室发育不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检查5例孤立性右心室发育不全(IRVH),均经手术证实,结果5例CDE均正确诊断。本病CDE表现是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显示右心室内径明显变小,左心室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彩色多普勒(CD)显示右心室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作者认为CDE对本病有特异性诊断价值,诊断关键是2DE显示右心室内径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86.
患者男 ,2 8岁。运动后心慌、气短 2 1年。查体 :体温 36 .5℃ ,脉搏 80次 /min ,血压 2 7.9/ 4 .0kPa。无发绀及杵状指(趾 ) ,活动耐力略差 ,不喜蹲踞 ,无咯血、晕厥及抽搐史 ,双颈静脉无怒张 ,胸廓无畸形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干湿音。心率 80次 /min ,律齐。胸骨左缘 1、2肋间可闻及收缩期连续性杂音 ,胸骨左缘 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连续性杂音 ,向心尖部传导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分裂 ,周围血管征阳性。腹部平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电轴 +58°,左心室肥厚伴劳损。X线胸片示双肺纹…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方法选择老年PDA患者2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流束血流信号估测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对比判断其准确性;连续波多普勒测量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峰值,与心导管对比判断其准确性。结果 M型超声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100%)、左心室(88.0%)内径不同程度增大,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增大。所有患者CDFI均显示过动脉导管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PDA肺动脉端直径与心血管造影呈正相关(r=0.71,P<0.01);连续波多普勒估测肺动脉压力与心导管呈正相关(r=0.63,P<0.01)。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占88.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占80.0%、三尖瓣关闭不全占60.0%、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占28.0%。老年PDA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明显增多,占60.0%。女性(96.0%)明显多于男性(4.0%)。结论老年PDA患者的CDE特征明显,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8.
目的:调查和描述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门诊患者的分布特征。方法: 从2005年1月起,由先心病内科专家门诊负责,对先心病明确诊断的初诊患者连续登记至2011年1月,共11 780例,由26种畸形组成。统计分析26种先天畸形构成比以及其中8种常见畸形(VSD、ASD、PDA、TOF、PS、AVSD、AS、TGA)在婴幼儿、儿童和成年人等阶段比例和单病种先心病中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4种常见先心病(VSD、ASD、PDA、AS)的3种并发症(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感染性心内膜炎)呈现特点。结果: ①不同年龄段疾病构成比不同, VSD,TOF和TGA婴幼儿期明显高于成年人,VSD,TOF和TGA在婴幼儿和成人比例分别为53.8%和26.6%,8.6%和2.5%,5.1%和0.2%,而ASD和AS则成年人显著高于婴幼儿期,分别为41.1%和5.7%,6.8%和0.4%;②并发症呈现特点:艾森曼格综合征在VSD、ASD和PDA患者中绝大多数系成人,占97%,存活达50岁以上不足10%;心房颤动在ASD比较常见(2.4%),其次是PDA(1.1%),而VSD少见(0.2%);感染性心内膜炎在AS中较常见,发生率为6.1%,VSD和PDA分别为0.52%和0.55%。 结论: 先心病在各种不同年龄阶段的构成比不同;婴幼儿期或儿童期手术可预防致残或影响生活质量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9.
190.
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介入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体会。方法54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心房纤颤20例,频发室性早搏10例,频发房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Ⅰ°房室传导阻滞(AVB)14例,Ⅱ°、Ⅲ°AVB各1例。54例ASD均为中央型,合并肺动脉高压12例,合并其他疾病7例,其中二尖瓣狭窄、二尖瓣脱垂合并关闭不全、脑栓塞、血友病、高血压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各1例。54例患者术前、术后常规行TTE检查、胸部X线平片、12导联心电图及右心导管检查。术中均用TTE和TEE监测。结果54例患者均成功地行介入治疗ASD,技术成功率100%。闭合器型号10~40 mm,无任何并发症。5例患者(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频发室性早搏)先行射频消融术,而后成功闭合ASD。结论ASD合并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必须特殊对待心律失常,认真掌握各种心律失常治疗原则,而后介入治疗A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