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4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90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711篇
内科学   374篇
皮肤病学   153篇
神经病学   173篇
特种医学   2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608篇
综合类   1722篇
预防医学   553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664篇
  12篇
中国医学   607篇
肿瘤学   13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294篇
  2003年   24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目的研究分析腹内疝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接收的32例腹内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均通过手术证实,临床资料完整,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CT与手术证实的符合率。结果多排螺旋CT确诊率高达90.63%,与手术证实结果无差异(P> 0.05);同时,通过多排螺旋CT检查,可清晰的观察到腹内疝相关征象,与手术证实结果高度一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技术能够较好的诊断腹内疝,且CT征象清晰,为临床有效诊治腹内疝提供了可靠指导,值得在临床中普及。  相似文献   
983.
了解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艾滋病检测情况,为校内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8年10月,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市属10所技工院校1 112名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情况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生主动参与HIV检测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主动进行HIV检测率为10.3%.男性、<18岁、每月生活费>3000元和家庭氛围较差学生的HIV主动检测率(12.1%~24.3%)高于对应组别(6.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07,7.25,10.73,9.77,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8岁、愿意参加相关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同性恋、支持多个性伴侣和发生过性行为等因素与学生主动进行HIV检测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属技工院校学生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主动进行HIV检测率较低,尤其是男男同性恋.卫生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学生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和提高学生艾滋病危险感认知,提高学生检测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984.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的癌症,并且是第四个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尽管在HCC诊断处理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仅1/3的新确诊患者适合于治愈性治疗。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HCC生物学的理解增加,不断有新的标志物被发现。由于具有非侵入性、目的性及能反复评估的潜力,血清标志物是非常有潜力监测和早期诊断HCC的工具。在科学发展的契机下,多学科交叉对这一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预后预测模式与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在某些方面有相同之处,或可为中医对疾病整体观与微观辨证之间的关系架起研究的桥梁,从而发展建立客观可行的中医辨证模式,亦是中医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85.
98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NⅣ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中医辨证后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方,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蛋白定量(U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两组治疗后HbAlc和肾功能指标UP、S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DN疗效明显,值得肯定与推广。  相似文献   
987.
988.
文题释义: 肱骨近端骨折:指发生在肱骨近端、外科颈及以上部位一类骨折的总称。解剖颈是真正意义上的肱骨颈,是在肱骨头下方的一个收窄环。而外科颈,是肱骨近心端骨密质和骨松质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是肱骨骨折最易发的部位,所以叫外科颈。位于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的部分,解剖颈下2.0-3.0 cm处。 Meta分析:中文译为“荟萃分析”,定义是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广义上的Meta指的是一个科学的临床研究活动,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整个过程;狭义上的Meta指的是一种单纯的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 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而其治疗方法目前依然存在争议。 目的:用Meta分析的研究方法,比较锁定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数据库,收集使用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文献,制定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入选文献提取数据,选择连续性变量(Constant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二分类变量(总并发症、术后感染、螺钉切出及内固定失效、肱骨头坏死、二次手术、肩峰撞击)进行分析,作为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使用统计软件Stata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一共纳入8篇文献,一共891例患者,对9项数据进行了分析;②其中在出血量(SMD=-1.82, 95%CI:-2.77至-0.87,P < 0.001)、手术时间(SMD=-1.47,95%CI:-2.13至-0.80,P < 0.001)方面,髓内钉组优于钢板组,其余结果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说明髓内钉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优于锁定钢板;在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上两者结果相近。 ORCID: 0000-0003-0064-0430(陈锦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89.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治疗在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方法: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GDT组(目标导向治疗组)和CG组(经典输液组)。所有患者均监测B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尿量、出血量、晶体输入量、胶体输入量、总液体输入量及术毕乳酸值,记录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GDT组连接Flo Trac/Vigileo心排量监测仪监测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及每搏变异度(SVV)。将CI≥2.5L·min-1·m-2为目标作为GDT组的目标导向治疗,将MAP:65~90mm Hg(1 mm Hg=0.133 k Pa),CVP:8~12mm Hg,尿量≥0.5m L·kg-1·h-1为目标作为CG组的目标导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ASA分级、NYAH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G组比较,GDT组晶体液用量,总入量,多巴胺用量,术毕乳酸值明显减少(P<0.05),胶体液用量,术中MAP,CVP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G组患者相比,GDT组患者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减少。结论:目标导向治疗用于合并冠心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能提供更好的容量治疗,可降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构建肝血管瘤自动检测系统,观察其检出增强CT图像中的肝血管瘤的效能。方法 收集经腹部增强CT诊断的128例肝血管瘤患者、共2 304幅增强CT图像,按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2)和测试集(n=26),分别含1 836幅及468幅增强CT图像。利用Faster R-CNN、针对增强CT图像构建自动检测肝血管瘤系统,基于迁移学习方案,采用Resnet50预训练分类网络作为提取特征模块的基础骨架,以区域提议网络提取训练集增强CT图像特征,以边界框分类回归模块输出预测边框的精确位置坐标和类别的概率分数。训练过程中绘制Loss曲线,评估模型对训练集的训练效果及其稳定性;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作为优化器对参数进行调整,以提升模型性能。通过平均精度均值(mAP)评估系统检出测试集增强CT图像中的肝血管瘤的效能。结果 训练集训练过程损失函数Loss曲线中,自动检测系统呈快速下降趋势,提示模型学习能力良好,预测性能稳定。mAP曲线显示,迭代次数epoch为40~80时,系统对测试集468幅增强CT图像检出肝血管瘤的mAP为0.962~0.973,波动小,提示模型已收敛,自动检测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Faster R-CNN的增强CT图像自动检测系统可有效检出肝血管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